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黃永年的人物貢獻

黃永年的人物貢獻

黃永年先生學識廣博,視野開闊,其深厚的文獻功力,當世學界罕有其匹。他幾十年潛心精研,著作等身,在歷史學、中國古代文學和古文獻學等諸多研究領域均有精深造詣,不僅是中國古代史尤其是北朝隋唐史及唐代文學、古典詩詞小說的著名研究專家,更在版本學、目錄學、碑刻學、古籍整理等領域內做出了開拓性的貢獻,是古文獻學學科的壹代宗師。

黃永年先生先後師從史學大師呂思勉先生、顧頡剛先生、童書業先生,受業名門,學有淵源。他早在大學學習期間發表的論文就引起學界關註,受到著名史家陳寅恪先生的嘉許。近六十年的生涯裏,他筆耕不輟,即使在錯劃右派期間,仍未放棄學術追求,其間撰寫有關唐代經濟和碑刻書法的文章,直到“文革”以後才陸續發表。 二十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初,黃永年先生主要從事唐史研究,兼及古典詩詞和小說。研究玄武門之變、武周政權及其影響、宦官與禁軍、肅代朝政局、涇師之變、二王八司馬政局、元和後期黨爭。弄清楚這些無非是權力之爭,而並非如通常所說庶族士族之爭。

黃永年先生在90年代中後期又上溯北齊、北周和楊隋,探討這壹時期的史事。弄清楚北周實較北齊落後而被視為夷狄,周之滅齊惟恃府兵之強實為落後吞滅先進,但府兵緣隋開皇時“墾田籍帳,壹與民同”而失去戰鬥力,文武合壹之關隴集團在隋至唐初亦不復存在。其中仍多有與陳寅恪先生舊說之異同之處。

至於古典文學方面,則寫過《士先器識而後文藝正義》、《長恨歌新解》等文字,並發現了僅存的元刻《新編紅白蜘蛛小說》殘頁,點校了《西遊證道書》並考知《西遊記》成書經過和版本源流,考知《西洋記》金碧峰的本來面目。黃永年先生註重運用馬克思主義歷史觀來指導學術研究,抵制所謂“古為今用”之類的庸俗方法,並註重解決歷史研究中的實際問題,諸多研究成果以史料紮實、考證細密、見解精卓而引起學術界的廣泛矚目和推重,他的學術論文多收在已結集出版的《唐代史事考釋》、《文史探微》、《文史存稿》、《樹新義室筆談》、《學苑零拾》、《學苑與書林》等著作中。尤其是凝聚他數十年心血研究中古史的力作《六至九世紀中國政治史》,以歷史上北朝至中晚唐壹系列影響巨大的事件和制度為重點,進行了系統考察,他以敏銳的歷史洞察能力,全面深厚的文獻功底,縝密嫻熟的考據方法,不僅厘清了諸多千古疑案,大大擴展了對這壹時期某些重大史實的深入認識,填補了北朝及隋唐史研究的空白,而且以歷史發展的宏觀視野,提出若幹獨具創見的新觀點,代表著研究這壹時期政治史的最高水平,充分展現了壹代史學大家的風範。

黃永年先生參與了古文獻學學科體系的創立和建設,撰寫了《古籍整理概論》、《古籍版本學》、《古文獻學四講》、《史部要籍概述》、《子部要籍概述》和《唐史史料學》等多部著作,享有很高聲譽,被中國國內多所著名大學選作教材,為文獻學人才的培養,發揮了重要作用。黃先生還積極從事古籍整理事業的實踐,精心標點校勘《類編長安誌》、《雍錄》、《西遊證道書》等多種古代典籍,均以質量精良而被視作權威性的版本。 黃永年先生對古代文史知識的普及工作十分盡力,主持完成國家教委古籍整理重點項目《二十四史全譯》中的《舊唐書全譯》與《新唐書全譯》;並為《祖國叢書》撰寫《舊唐書與新唐書》、《唐太宗李世民》;還承擔了《古代文史名著選譯叢書》內《舊唐書》等六種選譯,成為該類讀物具有典範性的佳作。 黃永年先生堪稱教書育人的楷模。他是陜西師範大學歷史文獻學的創建人,自1979年起招收中國古代史唐史方向碩士生,1982年起又奉部命招收歷史文獻學碩士生,得其親傳的及門弟子已近百人。黃永年先生先後開設目錄學、版本學、碑刻學、文史工具書簡介、古籍整理概論、唐史史料學、舊唐書研究、太平廣記研究、吳梅村詩研究、隋唐史專題(政治部分)、隋唐史專題(經濟文化部分)等課程。

黃永年印

這些課程和學問都不是當年哪位老師直接傳授的,而是憑黃永年先生多年自學而自行建立體系的。其中撰成教材已出版和即將出版的有《唐史史料學》、《古籍整理概論》、《古籍版本學》以及包括目錄學、版本學、碑刻學、文史工具書的《古文獻學四講》。 黃永年先生授課內容豐富,貫通古今,揮灑縱橫,深入淺出,具有極大的啟發性。他所培養的學生,多人已成為學界翹楚,國家棟梁,他所傳授的各門學問業已後繼有人,他倡導謹嚴治學的優良傳統和樸實學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