ěr gēn dú
2 英文參考acute retroauricular lymphadenitis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mastoidea ulcer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acute lymphadenitis below the ear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耳根毒(acute retroauricular lymphadenitis[1])為病名[2]。出《證治準繩·瘍醫》卷三。又稱耳後附骨癰[3][4]。是指以耳後完骨部紅腫疼痛、焮熱、觸之波動、甚至潰破流膿為主要表現的耳病[1]。
中醫的耳後附骨癰與西醫的耳後骨膜下膿腫類似[4]。
另請參見耳發。
4 耳根毒的癥狀患者膿耳,耳內流膿不暢,耳內疼痛,連及耳後,耳後完骨部疼痛、壓痛,甚則腫起如半球狀,耳殼常被推向前方,數天之後,腫起處尚可變軟,穿潰流膿。[3][4]。
初起耳根處腫大如痰核,按之不動而微疼,腫勢漸增,狀如伏鼠,焮赤疼痛[3]。
全身癥狀可見發熱,頭痛,口幹,小便黃,大便秘結,舌紅苔黃燥,脈數[4]。
若因體虛或治療不當,潰口經久不愈,時常滲出膿水,則成虛證痿管,較難治療[4]。
5 耳根毒的病因病機耳根毒由少陽膽經風熱所致[3]。
耳根毒多因膿耳火熱邪毒熾盛,肝膽濕熱壅盛,或治療不當,膿液引流障礙,邪毒不隨膿液流出而外泄,反而困結於內,灼腐完骨,血肉腐敗,聚為癰腫而成[4]。
《外科證治準繩》卷三:“耳根毒,在耳根,結核狀如痰核,按之不動而微痛,屬足少陽膽經,兼三焦風熱所致。”
《青囊秘錄》又曰:“耳根毒受在心腎,怒氣傷心,流滯肝經,風熱壅聚而成也。”
由少陽膽經風熱所致[2]。
6 耳根毒的診斷膿耳並見耳後完骨紅腫疼痛,壓痛,或潰破流膿,即為耳根毒[4]。
7 證候分析膿耳的火熱邪毒熾盛,犯及耳後完骨,故該部疼痛、壓痛[4]。
邪毒困結於內,灼腐完骨,血肉腐敗,聚為癰腫,故胂起如半球狀,耳殼常被推向前方[4]。
膿已成,故腫處變軟,有波動感,並可穿潰流膿[4]。
口幹,舌紅苔黃燥,小便黃,大便秘結,均為熱盛傷津。發熱不退,脈數有力,為邪盛正實[4]。
若因體虛,正氣不勝邪毒,邪毒久困,腐肉不去,新肌不生,故潰口經久不愈,清膿常滲而成瘺管[4]。
8 耳根毒的治療 8.1 辨證分型耳後附骨癰·熱毒壅盛證(postauricularsubperiosteal abscess with pattern of heattoxin congestion and excessiveness)是指熱毒壅盛,以膿耳病程中耳流膿突然減少,耳內及耳後疼痛加劇,全身可有發熱、頭痛、口苦咽幹、尿黃便秘,舌質紅,苔黃厚,脈弦數或滑數等為常見癥的耳後附骨癰證候[3]。
耳後附骨癰·正虛毒滯證(postauricular subperiosteal abscess with pattern of healthy qi deficiency and toxin stagnation)是指正虛毒滯,以膿耳日久,耳後流膿,反復發作,纏綿不愈,耳後癰腫潰破,潰口經久不愈,形成瘺道,膿稀色白,瘡口暗淡,伴頭暈乏力、面色蒼白,唇舌淡,脈細等為常見癥的耳後附骨癰證候[3]。
8.2 方藥治療 8.2.1 治法瀉火解毒,祛瘀排膿[4]。
8.2.2 方藥可在治療膿耳方藥基礎上,重用金銀花、連翹、蒲公英、黃連之類,以清熱解毒[4]。
耳後紅腫有波動感,用仙方活命飲,取其清熱解毒,並以乳香、沒藥行氣活血止痛,皂角刺、穿山甲之類以活血解毒排膿,促其膿出,邪熱得以外泄[4]。
大便秘結者,可加大黃、芒硝以瀉熱通便。熱盛,口幹苦者,加龍膽草、梔子等,癰腫已潰破流膿量多者,去皂角刺、穿山甲,加桔梗、薏苡仁等[4]。
潰口經久不愈者,宜補益氣血,托裏排膿,去腐生肌,用托裏消毒散加減[4]。
若身發寒熱者,荊防敗毒散汗之[3]。
發熱腫痛甚者,仙方活命飲加升麻、柴胡,水酒各半煎服[3]。
膿成者服透膿散[3]。
虛者服托裏透膿湯,並及時切開引流,小者可自潰,外撒紅靈藥,貼太乙膏[3]。
膿盡用生肌玉紅膏,若潰後膿水清稀,瘡口愈合遲緩,則應服香貝養榮湯補之[3]。
8.2.3 古方參考《外科大成·耳根毒》:生於耳根,狀如痰核,不動而微痛,屬膽與三焦二經風熱所致,宜衛生散或加升麻、柴胡,或貴金丸下之,弱者神效瓜蔞散托之。因怒而耳下腫者,或肋痛脈弦緊者,小柴胡湯加青皮、紅花、桃仁、牛蒡子。再寒熱,加荊芥、防風,蓋肝者內主藏血,外主榮筋,怒則氣逆,故筋畜結腫,若不自加調攝,肝叠受傷,遷延結核,再犯追蝕之藥,因而不斂不治者多。
8.3 外治法1)耳內處理同膿耳,主要是清除膿痂,保證引流通暢,滴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藥物。如黃連滴耳液[4]。
2)耳後腫脹,可用如意金黃散或紫金錠調敷患處。或用新鮮羊蹄草、芙蓉花葉搗爛外敷[4]。
3)如腫脹處按之有波動感,為膿腫已成,可切開排膿[4]。
9 膿耳患者日常保健膿耳的護理,要註意經常將耳內膿液清除幹凈及正確使用滴耳、吹耳藥物,滴耳、吹耳前清除膿液及停積的藥粉,滴耳時宜側臥,患耳向上,滴入藥液後,用手指輕輕按壓耳屏數次,使藥液能達患處,並停留較長時間。吹耳藥物宜研成極細粉末,每次吹入不宜過多,防止堵塞耳道,妨礙引流。另外,密切觀察病情尤要註意流膿、頭痛、發熱、神誌等癥狀變化,預防或及時發現膿耳變證。[5]
在飲食上要少食蛋類、豆類制品及其他引發邪毒的食物[5]。
患膿耳而耳膜穿孔未愈者,應禁忌遊泳,以免水入耳中,加重病情[5]。
10 膿耳的預防預防膿耳的關鍵是提高抗病能力[5]。小兒患麻疹、疫喉痧等疾病後,抵抗力降低,容易罹患本病,更要註意預防,發現耳部癥狀,及時進行診治,以免致成流膿[5]。
乳兒哺乳 *** 不當,也易引致本病,故要戒除臥位哺乳的習慣,以免由於乳汁濫入耳竅誘發本病[5]。
另外,避免汙水入耳,有水入耳時,要及早拭抹幹凈,保持耳道的清潔衛生[5]。
膿耳初起者,要及早徹底地進行治療,以免遷延日久演變成慢性,或變生他證[5]。
11 關於膿耳變證膿耳變證(deteriorated case of purulent ear)是指膿耳變生的耳後附骨癰(耳根毒)、膿耳面癱(膿耳口眼?斜)、膿耳眩暈及黃耳傷寒等病證[3]。
膿耳變證多因膿耳邪毒熾盛,或治療不當,邪毒久蘊,腐蝕骨質,膿汁流竄,邪毒擴散而變生他證。故病情更為復雜、嚴重,甚至可以危及生命[6]。
膿耳(purulent ear;suppurative otitis media)為病證名[7][8]。又稱聤耳[8]、耳疳[5]、纏耳[9]、耳底子[5]、耳癰[5]、耳濕[5]、耳中生毒[5],為五般聤耳之壹[7]。是指以鼓膜穿孔、耳內流膿、聽力下降為主要表現的耳病[3][9][1]。有急慢、虛實之分[5]。膿耳是耳科常見病、多發病,尤多發於小兒。常致聽力損害,影響患者學習、工作及生活,甚至可以出現並發癥,危及生命,應積極做好防治工作。
《外科大成》卷三:“耳疳者,為耳內流出膿水臭穢也。書有雲:出黃膿為聤耳;紅膿為風耳;白膿為纏耳;青膿為震耳。”
《馮氏錦囊秘錄》卷六:“聤耳之名,更有五般,常出黃膿者,謂之停耳;常出紅膿者,謂之膿耳;耳內疳臭者,謂之冱耳;白膿出者,謂之纏耳;耳內虛鳴,時出青膿者,謂之囊耳。”
《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耳疳》:“此證耳內悶腫出膿,因膿色不壹,而名亦各殊。如出黑色臭膿者,名耳疳;出青膿者,名震耳;出白膿者,名纏耳;出黃膿者,名聤耳,俱由胃濕與肝火相兼而成。”
膿耳相當於西醫的化膿性中耳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