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文風昌盛,教育發達,孕育了燦爛輝煌的徽州文化。在社會、經濟、教育、哲學、經學、醫學、繪畫、藝術、印刷、雕刻、戲曲、文學、飲食、科技、工藝、建築等幾乎涉及社會文化生活的所有領域,徽州人占盡風流,貢獻卓著,文成風、學成派、商成幫、俗益雅,獨領風騷千百年。1999年底,黃山市舉辦了壹次“千年徽州傑出歷史人物評選”,名列前十位的分別是:大教育家陶行知,大思想家朱熹,文化巨子胡適,大哲學家戴震,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大畫家黃賓虹,珠算大師程大位,新安畫派創始人漸江,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提到的唯壹的中國人王茂蔭,“張小泉剪刀”的發明者張小泉等,他們都是由發達的徽州教育培養出來的傑出人才,不僅在徽州影響很大,在全國乃至全世界也都有重大影響。
畢 升
畢升(?—約1051),北宋著名科技家、活字印刷術的創始人,歙縣人。畢升是徽州壹位沒有功名的布衣,壹生喜愛鉆研技術。北宋慶歷年間,畢升有感於傳統雕板印刷的繁雜不便,潛心研究泥活字印刷技術,他發明了在粘土坯上刻字,壹字壹坯,然後燒硬的泥活字,使印刷工藝得到了質的飛躍,速度大大加快,錯字可以單獨更換,可以重復使用活字,實現了人類印刷史上第壹次偉大的革命。宋代學者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對畢升的業績有專門記載。
方 臘
方臘(?—1121),北宋末年農民起義軍領袖,歙縣人。方臘出身貧苦,以種地和箍桶為生。成年後,客居浙江淳安縣(宋屬睦州青溪),幫工度日。北宋末期,政局日益混亂,統治集團奢侈的生活和對外求和所耗費用大大增加了人民的負擔,百姓掙紮在水深火熱之中。方臘有感於朝政的腐敗,對不聊生的現狀異常憤慨,於是利用明教的信仰形式發動勞苦大眾,以武力反抗黑暗社會。1120年(宋徽州宣和二年)10月初,方臘率眾在歙縣七賢村起義後,迅速移師睦州,以幫源為義軍大本營,並舉行了“漆園誓師”,痛斥黑暗朝政,發布行動綱領,改元“永樂”,自號為“聖公”,正式建立了農民政權。當年12月,起義軍展開強勁攻勢,連克浙江建德縣、安徽休寧縣、歙州以及東南政治中心杭州,並以杭州作為新的指揮中心。方臘調度有方,在半年時間內將起義烽火燃到江浙皖贛四省,占領了六州52縣,宋王朝壹時大為驚恐,急派童貫帶兵15萬前往圍剿。1121年春,杭州失守,方臘退守青溪幫源基地。初夏,戰敗被俘,同年在河南開封遇害。
朱 熹
朱熹(1130—1200),南宋大學者,我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理學集大成者。字元晦,號晦庵、晦翁,別號紫陽,古徽州婺源人。1148年考中進士,曾任秘書修撰、寶文閣待制等職。死後謚贈大師,封徽國公。仕圖多坎坷,潛心治學。研究領域很廣,在哲學、經學、教育、音韻、文學、地理、考古、自然科學等方面都有偉大貢獻,他的思想體系在中國思想史上是以“致廣大、盡精微、綜羅百代”著稱。與程顥、程頤等***創的理學史稱“程朱理學”,為繼孔子之後在中國思想界影響七、八百年之久的正統官方哲學,遠涉海外,影響世界;重視教育,創辦書院,所撰《白鹿洞書院提示》對後代教育事業的影響深遠;著述巨豐,其中《四書集註》58卷是明清兩代科舉考試的“聖典”;常以“新安朱熹”署名著述,講學於徽州,從其弟子者眾,“朱子之學”也就構成了“新安理學”的開山之學,並進而構成徽州文化的理性內核。《宋史》有傳。
程大位
程大位(1553─1606),字汝思,號賓渠,休寧率口(今屯溪)人,自幼聰敏好學,尤喜數學。少時隨父外出經商,遨遊吳楚,博訪聞人達士,遇有“耆通數學者,輒造訪問難,孜孜不倦。”程大位在商務往來中,有感於傳統籌碼計數法的不便,決心編撰壹部簡明實用的數學書以助世人之用。為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不惜重金購求遺書。
四十歲時,倦於外遊,便棄商歸故裏,認真鉆研古籍,擷取名家之長,歷經二十年,於明萬歷壬辰年(1592)寫就巨著《算法統宗》十七卷。其後六年,又對該書刪繁就簡,寫成《算法纂要》四卷,成為後世民間算家最基本的讀本。《算法統綜》詳述了傳統的珠算規則,確立了算盤用法,完善了珠算口訣,搜集了古代流傳的595道數學難題並記載了解決方法,堪稱中國16—17世紀數學領域集大成的著作。這兩部巨著是我國古代最完善的珠算經典之作,開創了珠算計數的新紀元,明末,日本人毛利重能(1592─1596年留學中國)將其譯成日文,開日本“和算”之先河。清代前期,該書又傳入朝鮮、東南亞和歐洲,成為東方古代數學的名著。
程大位的另壹發明是“丈量步車”,以竹篾制作,類似今天的皮尺,上標長度單位,相對木尺是重大革新。
程大位故居坐落在黃山市屯溪區前園渠東9號,建於明弘治年間,由主樓、祀祖樓、賓園組成,是壹座典型的徽派建築。1986年9月18日,程大位逝世380周年之際,修葺壹“新”的故居被辟為紀念館。程大位的功績,為後世子孫所敬仰。清康熙後期,程氏族子孫在故居對門興建了覃思堂,以資緬懷瞻仰,1990年辟為珠算資料館。走進館中,猶如步入琳瑯滿目的算盤城。金、銀、玉、石、瓷、象牙、硬木等質地無所不有,式樣囊括籌、珠、龜紋、八卦等數十種。最大者長1.75米,81檔,是屯溪老街“同德仁藥店”為配藥計算方便而用的櫃臺算盤;為便於進行復雜的加減乘除混合運算,制造出壹種五層梯形算盤,“步步高”的勉勵色彩暗含其中;最令人驚嘆的要數最小的銀戒算盤,長只13毫米,9檔,珠小如粟粒,針尖撥動自如;還有諸如針線包算盤、水煙筒算盤……
戴 震
戴震(1723—1777),清代著名思想家、學者,“乾嘉學派”的代表人物。字東原,休寧隆阜(今屯溪)人。戴震出身於貧寒之家,幼讀私塾,以過目不忘和善思好問著稱。傳說有壹次,老師教授《大學章句》,愈聽愈覺得可疑,於是向老師發問:“此何以知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老師難以回答這個出乎意外的疑問,於是擡出朱熹這壹權威,“這是朱文公說的”,意在告訴戴震不必再生疑問。不料,戴震仍發疑:“朱文公怎麽知道如此呢?”老師聽後,無言以答,嘆曰:“此非常兒也!”
18歲時,戴震因家境困難輟學,隨父前往江西南豐,以販布為生,其間曾壹度在邵武設館講學。20歲返鄉,拜婺源名儒江永為師研究學術,並往南京族人戴瀚處學習八股時文。28歲補縣學諸生。33歲避仇人而入京城,寄居徽州會館,在艱苦環境下鉆研。1762年考中舉人。其後六次參加進士考試,由於思想觀念與程朱理學不盡吻合,均未及第。51歲時,經《四庫全書》總編纂紀昀推薦,入《四庫全書》館為專職纂修官。53歲被賜同進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職務。不久,因為勞累過度而患病,又被庸醫誤診,不幸病逝於北京崇文門西的範氏穎園。靈柩由夫人率子運回故鄉,葬於休寧縣商山鄉幾山頭前。
戴震是中國思想史上具有重大影響的壹代宗師,他學識淵博,天文、歷算、歷史、地理、音韻、訓詁……無不精通,當他初入京城時,在京著名學者紀昀、錢大昕、王鳴盛等人都為戴震學問的淵博而折服,“叩其學,聽其言,觀其書,莫不擊節嘆賞”,戴震的思想深度和學術水平無疑是中國十八世紀的高峰標誌。然而,壹代宗師的壹生卻是悲劇性的,直到晚年已經譽滿海內時,仍然壹貧如洗,他的學生段玉裁感嘆道:“先生之才,而不公卿,禮樂黼黼,以光太平。”戴震逝世後,學者王昶撰《戴東源先生墓誌銘》、錢大昕撰《戴震先生傳》、洪榜撰《戴東原先生行狀》、門生金壇、段玉裁編《戴東原先生年譜》,詳細地記述了戴震壹生的坎坷和學業情況。戴震是“乾嘉樸學”的領袖,治學以訓詁名物入手,在精嚴考據的基礎上闡發義理,在很多方面都作出了創造性的貢獻。比如,他以《廣韻》為底本,創立古韻九類二十五部學說和陽、陰、入對轉達理論。他將《永樂大典》中《九章》等七種算經加以整理,撰《迎日推策記》壹卷,總結了歷代的數學成果。
戴震壹生遵循“由聲音文字求訓,由訓詁以尋義理”的方法,對經書和其它古代經典作了創造性的疏證,主要著作有:《原善》、《孟子字義疏證》、《禮儀考正》、《中庸補註》、《方言疏證》、《古歷考》、《考工圖記》、《水地記》、《勾股割圜記》、《緒言》等50余種。戴震還主持纂修了《汾州府誌》,成為後代修誌人員參考的範本。後人揖有《戴氏遺書》16種59卷。《清史稿·儒林傳》有傳。
1924年,戴震誕辰二百周年時,在戴震故居——搖碧樓設立戴氏東源圖書館,後改成戴震紀念館。屯溪戴震公園就也以戴震命名。
王茂蔭
王茂蔭(1798—1865),字椿年,號子懷,清代財政學家。歙縣杞梓裏人,後移居雄村義成。清道光十二年(1832)進士,歷任戶部主事、禦史、戶部右侍郎、左副都禦史、工部侍郎、吏部右侍郎等職務。王茂蔭在京歷任三朝,居官30年,不攜眷屬隨任,壹直獨居宣武門外歙縣會館,以兩袖清風、直言敢諫而聞名。1864年,因為母親去世離職返鄉,1865年在家鄉病逝。
王茂蔭是壹位非常有見解的財政專家,他曾在戶部任職多年,並主管過錢法堂事務,因而對幣制改革壹直非常關註,能夠針對不同的社會財政狀況,提出壹些切實可行的緩解財政危機的方法。1851年,王茂蔭獻《條議鈔法折》,建議發行由銀號出資替政府負兌現責任的絲織鈔幣,以解決財政困難,被朝廷否決。1853年又兩上條疏請改幣制,均遭駁回。他提出的兌現大清寶鈔和戶部官票的主張,反對鑄造當百、當五百、當千等項大錢的主張,對保持社會穩定、遏制通貨澎脹有壹定的作用。他壹針見血地指出:“官能定錢之值,而不能限物之值,錢當千,民不敢以為百;物值百,民不難以為千。”對物價規律和貨幣投放之間的關系有著較為清醒的認識。但是,王茂蔭的這些建議,遭到急於填充國庫的鹹豐皇帝的嚴斥,指責他“為商人指使,不關心國事”,並將他調離戶部崗位。
王茂蔭的貨幣改革方案,被俄國使節寫進《帝俄駐北京公使館關於中國的著述》裏。馬克思在《資本論》第壹卷第壹篇附註中,記述了王茂蔭提出“兌現”主張而受指斥的事。王茂蔭著述有《王侍郎奏議》10卷及《皖省褒忠錄》。《清史稿》有王茂蔭傳。
詹天佑
詹天佑(1861—1919),近代著名鐵路工程專家、中國鐵路事業的創始人。字春誠,徽州婺源人。早年家貧,後獲嶽父資助赴歐洲留學。1905—1909年,主持建造了中國第壹條自己設計施工的鐵路——京張鐵路,創造了不少施工新法,為中國培養了第壹批鐵路工程專家,奠定中國鐵路事業基礎。
賽金花
賽金花(1864—1936),原名鄭彩雲,晚年又名曹夢蘭,黟縣龍江鄉鄭村人。賽金花出生於蘇州,父親是壹位貧窮的轎夫。父親病逝後,少年賽金花為生計所迫,被迫為娼。不久,因色藝雙全而又善解人意成為蘇州名妓。其後,歙縣籍狀元洪鈞奉命出使德、俄、荷、奧四國,原配何夫人拒絕隨行,洪鈞於是花錢將賽金花買來做妾,充為公使夫人出行。在德國等地,賽金花學會了德、英等語言,並憑借自己的伶俐和美貌獲得了德國上層人士的青睞。
洪鈞離任回國後,不久即去世。狀元府的遺老遺少們,不願讓這位曾經當過妓女的小妾來辱沒他們顯赫的門庭,便將賽金花趕出家門。賽金花輾轉來到北京,重操妓業。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太後倉惶西逃。八國聯軍大肆燒殺劫掠,壹個偶然機會,賽金花與舊日相識、聯軍統帥瓦德西接上了頭,兩人同居數月,並經常乘馬並行於市。京城人稱“賽二爺”。在賽金花的勸說下,瓦德西加強了對部隊的約束,減少了妄殺亂掠的惡形,壹時賽氏門前車水馬龍,貴族子弟紛紛拜她為幹娘,李鴻章也派兒子李經才面見賽金花,請她設法促成早日簽定和約。慈禧太後回到北京後,民間有“妓女救駕”的輿論,壹些人爭相訪問賽金花,更有壹些好事者寫出了諷刺詩:“千萬雄兵何處去,救駕全憑壹女娃;莫笑金花顏太厚,軍人大可賽過她。”
“庚子事變”後,清廷感到顏面大傷,於是以虐待婢女為由,將賽金花發配回原籍黟縣。此後,賽金花又嫁給壹位曹姓人士為妾,曹死後被族人驅逐,重返京津為鴇謀生。賽金花晚景淒慘,行同乞丐。1936年,賽金花貧病交困,死於北京居仁裏,終年67歲。
目前,黃山鼎泰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正投資修復賽金花故居。故居計劃占地40余畝,除了依據原貌恢復的賽金花舊居,還有體現徽派建築、“三雕”經典的賽氏祖居,用於展示珍貴圖片、表演當地小調的展覽廳和 徽派園林。故居的修復,將向人們展現出那段可歌可泣的人物歷史和徽派園林的獨特風貌。
黃賓虹
黃賓虹(1865—1955),歙縣潭渡村人,我國近代傑出的畫家和繪畫理論家。名質,字樸存,別號予向、虹叟、虹廬,因家鄉建有賓虹亭,中年更名賓虹。
黃賓虹出生於浙江金華(父親在金華經商),1876年,13歲的黃賓虹回歙縣應童子試,此後,在故鄉陸陸續續生活了30余年。在此期間,黃賓虹曾積極投身反清革命活動,發生了壹些頗富傳奇色彩、耐人尋味的故事,在家鄉廣為傳頌。他上書康有為、梁啟超,坦然陳述變法主張,他與譚嗣同在貴池相會,***商變法大計。戊戌變法失敗後,譚嗣同等仁人誌士被殺害,賓虹大聲疾呼:“韃虜不除,國家不可為也!”後又去蕪湖,參加陳獨秀等人組織的“安徽公學”任教習,與同盟會骨幹柏文蔚、陳去病、汪鞠友多有聯系。此後還借紀念明末思想家黃宗羲為名,與清末翰林許承堯壹起在歙縣縣城新安中學堂組織“黃社”,聯絡革命力量,訓練有誌青年忠心報國。1907年,為了給革命黨籌集經費,賓虹將壹位曾經給太平軍鑄過錢的李師傅帶回家中,秘密鑄造銅圓,眼看就要鑄成時,卻被人告發,只得匆匆拆毀機器,告別家人只身逃往上海。
在上海期間,黃賓虹專心從事藝術實踐和藝術理論研究,曾與鄧實等人合編畫報《神州國光集》和《美術從書》,並在上海各藝術院校擔任教授。1937年移居北平,從事美術和故宮的文物鑒定工作。北平淪陷後,拒絕與日偽政府合作,閉門著述,研習畫藝。1948年秋,應聘擔任杭州國立藝術專科學校教授,定居於西湖棲霞嶺。1949年以後,歷任上海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央美院民族美術研究所所長、中央美院華東分院教授等職,曾被華東軍政委員會文化部授予“中國人民優秀的畫家”榮譽稱號。
黃賓虹是現代畫壇上成就卓著的壹代宗師,作為“新安畫派”的後起之秀,他早年山水畫受李流芳、程邃、程正揆和髡殘影響較大。中年以後,藝術立場從著重師法古代大師轉到重在師法自然之上,從50歲到70歲,他遍遊名山勝境,九上黃山、五上九華、四上泰山,留下了數以萬計的寫生圖稿。70歲以後,畫風大變,作品渾厚華滋、意境深邃,卓然自成壹大家,以精於墨法,善用焦墨和濃墨著稱,與齊白石並稱為“北齊南黃”。在美術理論上,黃賓虹根據自己多年的實踐,總結出了“平、留、圓、重、變”五字筆法和“濃、淡、破、潑、焦、積、宿”七字墨法,具有較高的理論價值。
除水墨丹青外,黃賓虹在詩詞、書法、篆刻等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詣。柳亞子贊他“詩才不亞於畫才”。篆刻方面,是國內聞名的秦漢印璽收藏大家,多年浸潤其中,出手不凡。書法、文物鑒定、美術史等領域也都建樹頗高。黃賓虹壹生著述和繪畫作品很多,代表性的有:《黃山畫家源流考》、《古畫微》、《畫學通論》、《虹廬談畫》、《賓虹草堂藏印》、《賓虹畫語錄》、《賓虹詩草》、《黃賓虹畫集》等。
潭渡黃賓虹故居懷德堂建於清朝中期(1718年),現辟為 “黃賓虹紀念館”。黃賓虹熱愛祖國,他將畢生收藏的書籍1800余冊,印本、拓本、碑帖270余種,古文物、古印、銅器、玉器、瓷器、磚瓦硯580余件,古今名家書畫 2320 余件,自作書畫5700余件,還有手稿和遺物,總計達萬件之多,全部捐獻給國家。他同樣愛家鄉,71歲高齡,還回到故鄉省親掃墓,並常在畫幅下方加蓋“黃山山中人”印章,永誌不忘可愛的故鄉。
陶行知
陶行知(1891—1946),現代著名平民教育家,原名文濬,曾用名知行,歙縣黃潭源村人。15歲入學讀書,先後就讀於歙縣崇壹學堂、杭州廣濟醫學堂、金陵大學文學系。1914年赴美國伊利諾大學主修市政學,後轉入哥倫比亞大學攻讀教育學。1917年回國後,歷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教授,東南大學教育系主任,北京中華教育改進社主任幹事、南京安徽公學校長等職。1923年,發起組織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1927年,在南京郊區創辦了試驗鄉村師範學校——曉莊師範,並提出了“社會即教育”、“生活即教育”、“教學做合壹”的生活教育理論。1932年,創辦了山海工學團、生活教育社和國難教育社,提倡“小先生制”主張教育深入民間,為民眾服務、為抗日救國服務。1944年10月參加中國民主同盟,當選中央常委和教育委員會主任,主編《民主教育》雜誌和《民主》周刊。1946年1月,在中***南方局支持下,與李公仆等人在重慶創辦社會大學,並擔任校長。同年7月25日,因積勞成疾逝於上海。
陶行知畢生從事平民教育事業,提出“以教人者教己,在勞力上勞心”的口號,並且真正做到身體力行,同貧苦學生同勞動、同甘苦。在曉莊師範的茅屋禮堂兩旁有壹副對聯:“和馬牛羊雞犬豕做朋友,對稻梁菽麥黍稷下功夫。”體現了陶行知面對工農大眾的教育方針。陶行知成名以後,生活依然儉樸,他曾自撰了“捧著壹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對聯自勉。鑒於陶行知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創造性的工作業績,毛澤東稱贊他為“偉大的人民教育家”,宋慶齡尊稱他為“萬世師表”。 聯合國確定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第壹位就是陶行知,蘇格拉底排第二位。
為了紀念陶行知,歙縣崇壹學堂舊址被建成了陶行知紀念館,成為安徽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供後人瞻仰。
胡 適
胡適(1891—1962),字適之,現代著名學者、社會活動家。績溪縣人。出身徽商之家,1910年留學美國,1915年成為實用主義哲學大師杜威的學生,1917年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常識淵博,曾擁有三十多個博士頭銜;1917年發表《文學改良芻議》,揭開中國現代文學革命運動的第壹頁;1918年加入《新青年》編輯部,大力提倡白話文,並撰寫現代第壹部白話詩集《嘗試集》,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人物之壹;1919年,接替陳獨秀主編《每周評論》,發表《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提出“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實用主義方法論,在全國影響極大;提出過“全盤西化”論點;抗戰期間曾出使過美國,代表蔣介石簽訂《中美互助條約》。政治上追隨國民黨,學術上是壹代宗師,著述豐厚,治學方法上具有徽派樸學遺風。
胡適故居坐落在績溪縣上莊村內,建於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正屋南向,磚木結構,二進三間兩廂,“回”形通轉樓。占地208平方米,建築面積350平方米。門面二柱單門壹樓式,上嵌磚雕、鴟吻。門前黑底金字“胡適故居”木牌,當代書法家沙孟海題。前進堂前擺設“身行萬裏半天下,眼高四海空無人”,錢君陶書。東西分列茶幾、靠背椅,壁間掛胡適直系親屬圖表。西部是胡適和江冬秀結婚房間,房內有木床、桌、椅、櫥、凳等。前廂房是胡適童年讀書處。東部房間連廂房為胡覺(胡適二兄)使用。正廳兩廂房展出胡適家書手稿和部分著作、胡氏宗譜、海內外名士所贈字畫、詩詞和胡適“全家福”照片。後堂堂前掛胡適父親鐵花畫像,東側有胡適生母馮順娣照片。堂上高懸朱底金字巨匾“持節宣威”四字,為邑人程東屏書,款落“績溪縣長朱亞雲贈,民國三十壹年”。當時胡適出任駐美大使,這四字意在勉勵他銜命持節,不忘國威。故居內12扇落地隔扇門陰刻蘭花,4塊窗欞板刻花草題字,為墨模高手胡國賓作。其中有壹幅題有“蘭為王者冠,不與眾草伍”。故居還陳列有胡適各個時期的照片,胡適手書範縝《神滅論》立軸,張之洞贈胡鐵花帽筒,胡鐵花七星劍、誥命箱及從臺灣帶回的海螺。
張 曙
張曙(1909—1938),原名恩襲,歙縣坑口柔嶺下人。1926年考入上海藝術大學音樂系,後又轉入南國藝術學院和上海國立音樂學院學習。先後參加南國社和左翼戲劇家聯盟等進步文藝團體,在田漢、蕭友梅的指導下,進步很快。學生時代,因積極參加進步的文藝活動,曾兩次被國民黨當局羅織罪名,投入監獄。1933年參加“蘇聯之友社”,與聶耳、呂驥等***同組織中國新興音樂研究會、歌曲研究會。同年加入中國***產黨。次年,被黨組織派往長沙,以教書為掩護,積極開展抗日宣傳活動,創作《抗日進行曲》、《還我河山》、《保衛國土》等表現人民強烈救國熱情的歌曲。1938年在武漢至桂林的途中,遭敵機轟炸不幸遇難。周恩來曾評價:“張曙先生之可貴在於和聶耳同為文化戰線的兩員猛將。”
張曙創作了200多首革命歌曲,也曾以優美的歌聲抒發對美麗故鄉的眷戀之情,如《日落西山》中唱道:“日落西山滿天霞,對面來了個俏冤家,眉兒彎彎眼兒大,頭上插了壹朵山茶花……”無論詞、曲,都洋溢著樸實無華的徽派情韻,活靈靈地勾勒出新安江兩岸的美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