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和現代人壹樣,首先想到的是改造客廳環境,建造壹個有制冷設備的“空調房”來避暑。這類房間古人稱為“夏室”,先秦時期稱為“洞房”,秦漢時期稱為“涼室”,皇家稱為“涼殿”,後來的“冰室”、“涼坑”都屬於夏室。窯洞是先秦時期最流行的“空調房”。所謂“洞穴”,字面意思是洞穴,是現代“地下室”的原始結構。可見,先秦時代流行的窯洞房,其實就是“地下室”,只不過比地下室更有講究而已。
當時有條件的貴族家裏都有窯洞,夏天壹些重要的用餐活動都會安排在窯洞裏。鄭國的伯祐大夫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酒鬼”之壹,他家有壹間窯洞。《左傳·相公三十年》記載:“鄭伯有洞室飲酒,但夜飲擊鐘,晨未盡。”大概是說鄭叔叔喜歡喝酒,所以專門建了壹個窯洞,晚上在裏面喝酒取樂,徹夜不眠。可見,石窟很像先秦貴族階層夏季流行的“娛樂空間”。
當時,從中原的鄭到南方的楚和沿海的吳,貴族們都喜歡在洞穴裏避暑,洞穴也是他們安家的重要場所。公元前515年夏天,吳國的兒子,也就是後來的吳王闔閭刺殺吳王僚的時候,用的就是他家的石窟。根據史料分析,先秦時期的窯洞並不完全是利用地下冷源的地下室,也有人工冷源。當時,冰塊被放置在高層洞穴中,以達到降溫和調節溫度的目的。
公元前552年夏,楚國的兒子殷子庚死後,誰是合適的繼承人?子楓避楚康王之約,穿了壹件棉袍和外套,躺在窯洞的床上裝病。在大熱天?子峰為什麽還穿外套?原來他在床下放了冰塊。
漢代皇宮裏有個“涼堂”——制冷效果很好,“仲夏霜降”。
冰壹直是古人夏季降溫的重要冷源之壹。這種利用自然冷源給房間降溫的方法至少始於古代的周朝。
在紂王的宮廷裏,有壹個專門的人負責收集冰塊,供皇室在夏天使用。據《李周》報道,負責人名叫“玲仁”,手下有80名員工。壹般從每年冬天的12月份開始,工人們就開始收集天然冰塊,運到冰庫儲存。這種采冰制度壹直存在到清末。在漢朝的皇宮裏,有壹個冬天和夏天都有空調的房間。冬天用的房子叫“文調廳”,夏天用的房子叫“梁青廳”,梁青廳也叫“延慶廳”,是皇家最高的避暑房屋。《漢書》中記載,梁青寺降溫效果極佳,意思是“清室夏霜”,意思是盛夏室內能結霜,室溫低如霜。
室內制冷設備也極其豪華。佚名古籍《三黃府圖》中的“涼亭”壹文有這樣的記載:“以畫石為床,文筆如錦,以紫釉簾,以紫玉為盤,如曲龍,皆飾雜寶”“以玉晶為盤,貯冰於膝前,玉晶隨冰潔”高檔的石材床品本身就是夏季使用的佳品,旁邊放著帶冰塊的進口玉晶盤。更何況,讓服務員和面對著範。這樣,多重降溫,自然涼爽舒適。
受到漢武帝劉徹寵信的顏東“曾臥延慶室”。這些是顏東待在涼爽大廳時的涼爽家具。順便說壹句,顏東是漢文帝的女兒,館陶公主劉瓢的小情人,劉徹50歲的姑姑。年齡相差30歲左右。這段“奇愛”曾留下“綠帽子”和“主人”兩個字。
唐代皇宮裏的“水激風扇車”——中國最早出現的進口空調。
唐朝夏季有空調的建築,漢代已不叫“涼堂”,而叫“涼堂”。“冷宮”是唐朝皇帝後妃的寢宮。北臨太液池,依水而建。夏天住在裏面非常涼爽。
唐代詩人張中鎖《宮中樂》中,所謂“紅果瑤池固,金盤露冰;甘泉將度夏,臺堂凝曉光”,描述了“含涼堂”度夏的情景。
“含涼堂”的制冷方式很先進,是靠機械裝置實現的。《湯玉林豪傑》記載,當時拾遺的陳誌傑給唐玄宗的李隆基講課,李隆基邀請高力士和他談話。當時是壹個炎熱的夏天,李隆基把他的“辦公室”搬到了梁店避暑。陳誌傑見,“(李隆基)座後水驅扇車,風獵衣襟。”進來後,陳誌傑被“賜坐在石榻上”,感覺“陰沈沈的,見不到太陽,旮旯裏的水成了簾子飛起來,座位都凍住了。”
這份歷史記錄包含了大量的信息。第壹,在建築設計上,“涼廳”避光,所以顯得陰森;第二,當時已有的“電風扇”使用的不是現代的電能,而是水能。水被用來轉動扇葉,“水激風扇車”,風扇吹冷水,形成空調;第三,寺內有循環的冷水源,所以四面都有水滴落下來,形成水幕。這是在宮殿的四個屋檐上安裝水管,把水引到屋檐上。冷水在房子上循環,室內溫度自然下降,制冷效果極佳,達到“凍在座位上”的制冷效果。
這種“空調建築”被民間稱為“自亭”、“雨亭”。當時,地位較高的大臣家中都有這樣的“空調房”,長安(京)市長王灝時也有自己的涼亭。涼亭的降溫效果可謂“時在夏,若在秋高氣爽”。
現代學者考證,這種具有機械原理的制冷空調技術並不是中國人發明並首先使用的,而是起源於東羅馬帝國,當時該國的宮殿都配備了這種“空調”。如果這個研究是真的,這個裝置應該算是中國最早的“進口空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