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中國古代有“媽媽”這個稱呼嗎

中國古代有“媽媽”這個稱呼嗎

中國古代也有媽媽這壹稱呼。

媽是形聲字,從女,馬聲。本義是稱呼母親,重讀仍為原義。 母親,簡稱母,是壹種親屬關系的稱謂,是子女對雙親中女性壹方的稱呼。 《廣雅·釋親》:媽,母也。 《康熙字典》“俗讀若馬,平聲。稱母曰媽。” 在歷史長河中,“媽媽”這個詞的含義經過變化,但是 必須強調的是:“媽媽”不是外來詞,人類的各種語言中,MAMA的發音總是用來稱呼母親的,因為這是人學會的第壹個音節。

另外媽媽這個稱謂在宋朝是指妓院的鴇母,到清朝才轉為對年長婦人的稱呼,新文化運動以後才被普遍用於稱呼母親。所以在古代可以稱呼母親為娘、娘親、媽。但是絕對不能稱呼為“媽媽”。

擴展資料:

古代對母親的稱呼:

1、漢朝時候,把母親稱為“姐”和“社”。

2、 南北朝時期,母親又稱為“家家”和“阿家”。

3、唐朝的平民百姓在非正式場合,稱呼母親為“阿娘”和“娘娘”。在嚴肅場合,或者想要表達敬重,便可稱呼“母親”。若是王子或公主,也和百姓壹樣的。當然在嚴肅的場合,就應該畢恭畢敬的稱呼“皇後殿下”。

4、宋朝時候,母親被稱為“姐姐”。稱庶母為“叔婆”,稱父妾(父親的小妾)為“妾母”。至於皇家,皇子皇女稱嫡母(皇後)為“娘娘”。

5、元朝時候,也是稱呼“母親”的,至少書面語是這麽用的。

6、明朝時期,壹般是稱呼“媽媽”、“娘”或者“母親”。這時候已有“令堂”。提到已經去世的母親,則是“先妣”。

7、清朝時期,八旗官宦家庭,稱母親為“額娘”,有時候也用漢稱母親或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