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風,筆名有曉風、桑科、可叵,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1941年出生於浙江金華,江蘇銅山人。八歲後赴臺灣,畢業於臺灣東吳大學,並曾執教於該校及香港浸會學院,現任臺灣陽明醫學院教授。 她篤信宗教,喜愛創作。小說,散文及戲劇著作有三、四十種,並曾壹版再版,並譯成各種文字。六十年代中期即以散文成名,1977年其作品被列入《臺灣十大散文家選集》,編者管管稱“她的作品是中國的,懷鄉的,不忘情於古典而縱身現代的,她又是極人道的。”余光中也曾稱其文字“柔婉中帶剛勁”,將之列為“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又有人稱其文“筆如太陽之熱,霜雪之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瓔珞敲冰。”皆評價甚高。曾得過吳三連,中山國家文藝獎,當選過十大傑出女青年。
創作歷程
張曉風的散文藝術創作歷程,又大體上可劃分為三個前後銜接的段落。 第壹個段落以她於1966年出版的第壹本散文集《地毯的那壹端》為標誌,她以壹個聰穎純情少女的眼睛看世界,世界是壹條清澈澄碧、纖塵不染的潺潺溪流。 第二個段落,猶如小溪奔向了風雲激蕩、愛恨交織、濁浪排空的湖泊,以散文集《愁鄉石》(1977)、《步下紅毯之後》(1979)至《妳還沒有愛過》(1981)為標誌,可視為由第壹個段落到第二個段落的過渡和完成。第二段落的時間幅度較長,《再生緣》(1982)也可視為是這壹段落的延伸,至《我在》(1984)、《從妳美麗的流域》(1988)、《玉想》(1990),廊廡漸趨廓大,猶如從湖泊遞變為壯闊浩渺的大海。我們姑且在這裏作壹個假定,如果張曉風的散文創作在第二個段落就打住了,她雖然仍是中國現代散文史上優秀的女作家之壹,是壹位從壹般女作家狹隘局促的閨秀天地裏突破出來的闖將,但終究還不是壹位擁有很大原創性光榮席位的散文大家。 張曉風散文藝術的原創性在第二段落,更在自《我在》為起點迄今的第三段落。惟有這第三段落,才宣告了壹位以生命和創意的生成,以生存本體論的詩性闡釋為其宗旨的散文大家的誕生和完成。 生命和生存本體論的詩性闡釋,是這位女作家奉獻給中國現代散文史的最大功績。她走上這壹條生命和生存本體論的詩性闡釋道路,有壹個從並不全然自覺到完全自覺,從不盡完善到圓融渾成的過程,但卻有其內在的邏輯必然性.張曉風,1941年生,江蘇銅山人,生於浙江金華。八歲後赴臺,畢業於臺灣東吳大學,並曾執教於該校及他處,現任臺灣陽明醫學院教授.她篤信宗教,喜愛創作,小說、散文及戲劇著作有三、四十種,並曾壹版再版,並譯成各種文字。六十年代中期即以散文成名,1977其作品被列入《臺灣十大散文家選集》,編者管管稱“她的作品是中國的,懷鄉的,不忘情於古典而縱身現代的,她又是極人道的”。 早在1977年,時年36歲的張曉風,就被臺灣地區的批評界推為“中國當代十大散文家”之壹,評論贊辭說她“筆如太陽之熱,霜雪之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纓絡敲冰”,可以說是對她詩意散文的第壹次感性素描。 1981年,當她的第四本散文集《妳還沒有愛過》出版時,余光中先生為該書作序,稱她為“亦秀亦豪”“腕挾風雷”的“淋漓健筆”。 張曉風的散文藝術創作歷程,又大體上可劃分為三個前後銜接的段落。 第壹個段落以她於1966年出版的第壹本散文集《地毯的那壹端》為標誌,她以壹個聰穎純情少女的眼睛看世界,世界是壹條清澈澄碧、纖塵不染的潺潺溪流。 第二個段落,猶如小溪奔向了風雲激蕩、愛恨交織、濁浪排空的湖泊,以散文集《愁鄉石》(1977)、《步下紅毯之後》(1979)至《妳還沒有愛過》(1981)為標誌,可視為由第壹個段落到第二個段落的過渡和完成。第二段落的時間幅度較長,《再生緣》(1982)也可視為是這壹段落的延伸,至《我在》(1984)、《從妳美麗的流域》(1988)、《玉想》(1990),廊廡漸趨廓大,猶如從湖泊遞變為壯闊浩渺的大海。我們姑且在這裏作壹個假定,如果張曉風的散文創作在第二個段落就打住了,她雖然仍是中國現代散文史上優秀的女作家之壹,是壹位從壹般女作家狹隘局促的閨秀天地裏突破出來的闖將,但終究還不是壹位擁有很大原創性光榮席位的散文大家。 張曉風散文藝術的原創性在第二段落,更在自《我在》為起點迄今的第三段落。惟有這第三段落,才宣告了壹位以生命和創意的生成,以生存本體論的詩性闡釋為其宗旨的散文大家的誕生和完成。 生命和生存本體論的詩性闡釋,是這位女作家奉獻給中國現代散文史的最大功績。她走上這壹條生命和生存本體論的詩性闡釋道路,有壹個從並不全然自覺到完全自覺,從不盡完
主要作品
《壹個女人的愛情觀》、《壹句好話》、《春日二則》、《林中雜想》、《只因為年輕啊》、《星約》、《玉想》、《錯誤》、《不知道他回去了沒有》、《傳說中的寶石》、《人生的什麽和什麽》、《生命,以什麽單位計量》、《我知道妳是誰》、《我有壹個夢》、《東鄰的竹和西鄰的壁》、《六橋》、《常玉,和他的小土缽》、《我有壹根祈雨棍》、《壹雙小鞋》、《壹只玉羊》、《壹番》、《壹山曇花》、《“妳的側影好美”》、《行道樹》、《有些人》<我喜歡>、《石縫間的生命》.。《如果妳有壹首歌》、《安全感》、《有情人》、《有情天地》、《血笛》、《妳的側影好美》、《妳還沒有愛過》、《我在》、《我知道妳是誰》、《步下紅毯之後》、《武陵人》、《花之筆記》、《非非集》、《幽默五十三號》、《星星都已經到齊了》、《哲思小品》、。畫愛》、《給妳瑩瑩》、《鄉音千裏》、《黑紗》、《愛在深秋》、《愁鄉石》、《舅媽只會說壹句話》、《詩詩、晴晴與我》、《與愛同行》、《蜜蜜》、《曉風小說集》、《張曉風自選》、《張曉風經典作品》等。除了著作等身之外,今年六十六歲的張曉風在大學任教三十多年,去年六月退休,目前在陽明大學仍授課兩堂“中西文學中的生死觀”。她告訴記者,這是長久以來心願的實現,自壹九七五年從中文系的教授轉為醫學院的教授,她自覺對醫學院學生的人文方向有責任感。張曉風感動地說,對生病和生命的思考很多人都有過,實地走過這壹遭,她自覺面臨死亡最重要的三句話是對周遭人世說,“謝謝,對不起,我愛妳。” 張曉風是江蘇銅山人,編寫戲劇、雜文、散文,當選過臺灣十大傑出女青年。名作家余光中贊美張曉風是“亦秀亦豪的健筆”,“這枝筆,能寫景也能敘事,能詠物也能傳人,揚之有豪氣,抑之有秀氣”。近幾年來,張曉風身體力行投身環保運動,為文疾呼。
心靈的故鄉
昨日17時,臺灣著名作家、詩人張曉風踏上鼓浪嶼,她說自己和其他兩位女詩人是代表席慕容等臺灣女詩人來參加2007鼓浪嶼詩歌節的。 關於女性與詩歌 記者:本次詩歌節的主題是“女性與詩歌”,作為壹位有著數十年詩齡的女詩人,您的女性身份對寫詩有何影響? 張曉風:女性有著天生的語言優勢,女性比較願意使用語言,比如喜歡與人聊天,善於用語言表達感覺,這對於寫詩是很有幫助的。而現在的年輕女性卻不喜歡使用語言,連“對啊”這樣的詞都說得懶洋洋的,她們更喜歡使用視覺,比如長時間地盯在電腦或電視上,而電視的語言又很貧乏。其實,常使用語言,對寫詩是很有幫助的。 記者:詩歌寫作往往受年齡限制,可是您至今還在寫詩,請問您是如何保持不老的創作力的? 張曉風:我覺得詩是可以寫壹輩子的,我壹直在寫。保持寫詩的能力要有兩點,壹是有話要講,對事情的觀察要專註,二是要有語言的表達能力,要在剎那間把經驗串在了壹起,並很快得出結論。 關於林語堂研究 記者:林語堂曾經在您腳下的這個島嶼居住過,廖家別墅就在離您不遠的地方,作為臺北林語堂故居管理委員,說說妳們都以什麽樣的方式在紀念這位文學大師? 張曉風:除了林語堂文學作品研討之外,我們更多地從細微處入手,讓大家真實地感受林語堂,比如,為了感受林語堂小時候在漳州平和的生活,我們在清明節組織潤餅會(潤餅就是春卷,記者註),大家壹起動手來包潤餅。後來,我們專門還派人到漳州來了解潤餅有幾種做法,回臺灣時向大家介紹。 記者:從您的角度出發,這位文學大師留給我們的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什麽? 張曉風:幽默!他的幽默在那個環境中很孤單,顯得時間不合適,其實,在我看來,越是困難時,就越應該幽默,二戰時,丘吉爾當盟軍領袖,他說:“直到酒店打烊了,我才走。”意即失敗了才撤出。妳看,他的幽默就讓妳在失敗中不至於灰心喪氣。人不要總處在劍拔弩張的狀態中,這對於創作,對於生活都非常不利。
關於故鄉
記者:看您的人生經歷總有壹種漂泊的感覺,聽出您還是在抗戰遷徙的途中出生的,說說您到臺灣之前的那段經歷好嗎? 張曉風:我祖籍是江蘇徐州,出生地是浙江金華。的確,我是在抗日期間出生在遷徙的旅途上。對金華,我剛出生,沒什麽印象。可是後來我知道,金華是李清照住過的地方,所以我就覺得非常光榮,我跟李清照在同壹個城裏。我很喜歡李清照的詩詞,這也是壹種緣吧。抗戰爆發後,我們壹家搬到重慶去了。對於重慶其實我也沒什麽印象,因為當時年齡太小。我後來真正有印象的第壹個城市,那就是南京了。很多年我都忘不了這個城市,直到現在。而廈門給我的感覺還是像在臺灣家裏,吃、住、行沒有差別,很親切。 記者:可您的文字讓我感覺到的不是滄桑而是淡定,是故鄉與文字的存在讓您有種歸屬感嗎? 張曉風:我有壹個流浪漂泊的命運,但是很意外地在壹個小小的島上生存了很長時間,我的身體在臺灣長大,可是我的心好像跟歷史的中國銜接,不管是到南京或者是西安,我覺得都是我心靈的壹個故鄉。好像李白、杜甫、李商隱這些文學先輩,隨時會跑出來與妳相遇,所以不是地理上而是心靈上能跟傳統銜接。
暖如陽春
臺評論界贊其“筆如太陽之熱,霜雪之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敲瓔珞敲冰”。不錯,張曉風的文章應該是冰清伶俐,空靈而溫暖的,有濃的化不開的情,有厚的舉不動的愛,有遠的看不盡的生,也有近的摸不著的死。這是壹個女子的世界。精細、秀氣、典雅間雜著壹股淡淡的對生命短暫的遺憾和看透塵世又不失去信心與熱情的執著。 在地毯的那壹端站著的那個即將成為新娘的女子滿懷幸福,無限甜蜜;那個穿著母親的羽衣細細地為兒女們讀完牛郎織女故事的婦人是那麽心甘情願做壹個“不忍飛去”的仙女,寧可讓潔白柔軟的羽衣在箱底羽化成壹個亙古的傳奇;壹個女人的愛情觀就是“滿心滿意要跟他壹起'過日子'”,直到青絲變成銀發、嬌容化做滄桑,在相濡以沫的那個泡泡中依然不離不棄、地老天荒。無限纖細的情愫從張曉風的筆尖下流淌出來,悄無聲息的匯成壹條流水淙淙的河,搖曳著壹河溫暖的碧波。偶爾舟行河中,便沈浸於這秀麗的河水了,怎麽也趟不過。直到那些古老的文字變的鮮活亂跳,直到那些細小的情愫牽動妳心靈深處的那根琴弦,湊出另壹種風格的高山流水,方才從河中濕淋淋的走回岸邊,還忍不住壹步三回頭。 說起來張曉風講的都是小事,都是壹種“女人家眼光”裏的世界,但確有壹種天然的詩風、壹種女子的詩風在字裏行間飄動、遊走。這並不是說張曉風的文字是“小女人文學”,她在陰柔至極中還很有些許豪放之氣。以陰柔為主,間雜著剛強,張曉風真的知道並可以自由運用剛柔相濟。“我去即山,越過的是空間,平的空間,以及直的空間”,很淡然的穿越了歷史;“樹在、山在、大地在、歲月在、我在”很不經意的忽略了時間;“而茫茫大荒,漠漠古今,眾生平凡的面目裏,誰是我,我又復是誰呢?”很輕松的看過了自我。這樣說來,張曉風的散文裏有壹種哲理也不為過,他們如同壹條暗流,默默滋潤著張曉風的文字大地,只要壹個小小的地縫,這股清泉便洶湧而出了。 這股泉水載著的不僅僅是現代的沈思,還有遙遠的想念。 在越來越現代的文字裏,很少能看到五千年的痕跡,是光怪陸離的現代湮沒了古典的浪漫,還是細水長流的古籍流放了現代的直接?也許沒有人知道。但是張曉風的文字裏自然的飄搖著這個時代文字裏幾乎要絕跡的古典情懷。她對中國古典藝術以及美學有著相當的功底,加上民族禮儀、文化風物、大地山川之美的理解和發掘,糅合著文字的精雕細琢,使得她的文章透著唯美的清香。“願意如那壹樹楓葉,在晨風中舒開我純潔的淺碧,在夕陽中燃燒我殷切的鮮紅”;“當滿山紅葉詩意地懸掛著,這是多少美麗的憂愁啊!”;“想象中有壹朵白色的小花開在妳的墳頭,透明而蒼白,在雨中幽幽的抽泣。”;“她以壹根扁擔擔著兩筐子花”;“那風今天也翻閱妳滿額的青發,而妳著壹襲風衣,走在千古的風裏”。看到了多少山水?又有多少文字在這些意境裏散發他們原本就有的卻被時間沖淡的光華? 這個以“壹生的時間去醞釀自己的濃度,所等待的只是那壹剎的傾註”的現代女子,在自己的日子裏平淡的訴說著壹個長長的講不完的故事,故事裏有英雄美人,有好酒騎士,更多的是壹種對生活的自然熱愛和真誠感悟。牽到這壹點,便不由自主得想起了三毛,壹個同樣熱情奔放的女人,同樣的熱愛著生活感悟著生活,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也許女人天生需要有自由的心靈和完美的愛情,而才女更是需要這些浸潤心靈,才不至於終有壹天當容顏老去、沒有歲月沈澱的美麗之後只剩下滿頭銀發、滿臉皺紋。幸運的是張曉風什麽都有了。所以時間只會讓她更加風姿卓越,更加的散發自己文字沈澱過後樸實的深度和光華。 也許在呼喚激情的年代裏,張曉風的文字不會燃燒。她的東西未必能夠溫暖每壹個渴望熱烈的人,卻壹定能夠溫暖她自己還有她摯愛的壹切,也能夠溫暖處在生活寒夜裏的我。假如有壹天妳也累了,站在生活的寒夜裏吹著刺骨冷風的時候,不妨看看她的文字取暖。 或者柳永早就想到了,楊柳岸曉風殘月之外的另壹份情懷。 楊柳岸,曉風入懷,暖如小陽春。
詩心不老
擁有廣大讀者的散文家、詩人張曉風今年66歲了,兩年前又生了壹場大病,但她壹踏上美麗的鼓浪嶼,不禁詩興大發,“我要好好看壹看,認真為她寫壹兩首詩。”她不顧旅途的勞累,在賓館稍事休息,就到鼓浪嶼鋼琴博物館參觀。參觀的過程中,她連聲稱贊:“壹架古鋼琴就是壹首美好的詩。” 在壹家明清家具博物館,張曉風對紅色的傳統地磚情有獨鐘,“這種尺二磚和臺灣的壹模壹樣,可惜現代的人圖整潔和美觀,多采用現代化的地磚,對這種地磚看不上眼了。其實,在鄉居的院子裏鋪上這種傳統地磚,又養眼又舒服。”她感慨道,只有我們這些被詩歌熏陶的人才有這種落伍而浪漫的想法了。 她是臺北林語堂故居管理委員會的委員之壹,聽說島上有林語堂的“新娘房”,恨不得馬上就要前去尋訪。這時酒會馬上就要開始了,時間不允許,張曉風這才帶著憾意地說:“真想壹睹壹代大師的婚姻是在什麽環境下結的。” 看到記者手上拿著剛從島上“曉風書屋”買來的書,張曉風想起什麽似的說:“兩三年前,我在福州的曉風書屋參觀,有人送我壹把椅子,漂亮極了。當時走的時候忘了帶,壹直念念不忘。這次我和廈大的徐學老師約好了,請他托人把椅子帶給我,這次我要帶回臺灣了。”
編後記
張曉風:有傳統教養的現代女性在說話——《從妳美麗的流域》編後記 張曉風是20世紀臺灣文學中的重要作家,在散文和劇本創作領域成就卓著。就散文創作而言,她的散文不但量多而且質佳。從1966年第壹本散文集《地毯的那壹端》問世至今,張曉風已出版了近20本散文集,這些作品情感真摯、視野開闊、思想深邃、文筆清爽,憑著這些作品,張曉風在眾多的臺灣散文作家中自成格局,卓然成家。同為散文作家的余光中對張曉風的散文十分欣賞,認為她的散文有氣魄,有胸襟,亦秀亦豪,盛贊張曉風有壹支“腕挾風雷的淋漓健筆,這支筆,能寫景也能敘事,能詠物也能傳人,揚之有豪氣,抑之有秀氣,而即使在柔婉的時候也帶壹點剛勁”。余光中的這壹論斷,當為至評。 愛情和親情是張曉風在散文創作中持續關註的主題。輯壹“初綻的詩篇”中的文章,從父母情,到愛情,到兒女情,再到友情和與物結緣之情,種種感情,貫穿了“我”“從小到大”的壹生並成為“我”的幸福源泉。作為壹個生活在臺灣的中國作家,張曉風對祖國大陸有著深厚的感情,輯二“愁鄉石”中的大多數文章就是她對祖國大好河山和悠久文化壹再回憶、想象和親近後充滿感慨的文字抒情。對於人世間的種種現象,張曉風在自己的散文中既有形而上的哲理沈思,也有形而下的經驗感悟,“給我壹個解釋”和“生活賦”兩輯中的文章,就大致體現了張曉風散文的這兩大特色。由於熱愛自然,關心人文,並能從自然和人文中生發出思索世界、反省人生的靈感,因此在張曉風在散文中,存在著為數不少書寫自然和感嘆人文的作品,輯五“詠物篇”就是張曉風這類散文的壹個集中歸類,從中應不難看出張曉風的“自然觀”和“人文觀”。
評價
她篤信宗教,喜愛創作,小說、散文及戲劇著作有三、四十種,並曾壹版再版,並譯成各種文字。六十年代中期即以散文成名,1977其作品被列入《臺灣十大散文家選集》,編者管管稱“她的作品是中國的,懷鄉的,不忘情於古典而縱身現代的,她又是極人道的”。 余光中也曾稱其文字“柔婉中帶剛勁”,將之列為“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 又有人稱其文“筆如太陽之熱,霜雪之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瓔珞敲冰。”皆評價甚高。 早在1977年,時年36歲的張曉風,就被臺灣地區的批評界推為“中國當代十大散文家”之壹,評論贊辭說她“筆如太陽之熱,霜雪之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纓絡敲冰”,可以說是對她詩意散文的第壹次感性素描。 1981年,當她的第四本散文集《妳還沒有愛過》出版時,余光中先生為該書作序,稱她為“亦秀亦豪”“腕挾風雷”的“淋漓健筆”。
編輯本段2.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館員
基本信息
筆 名: 曉風 性 別: 女
出生年月: 1939 民 族: 漢族 (1939.1-),女,歷任北京鋁試驗廠工人,北京市良種場農業工人,中國藝術研究院顧問室胡風的秘書、當代文藝理論研究室研究館員。199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所研究館員。湖北蘄春人,高中文化。中國民主同盟盟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父親為著名文藝理論家胡風。1957年,高中畢業後,因受父親冤案的牽連,未能升人大學,後在京郊農場從事農業勞動二十年。胡風壹案平反後,於1981年2月調人中國藝術研究院顧問室,擔任胡風同誌秘書,協助他工作,並整理他的著作、手稿及資料等。胡風去世後,轉調至本院當代文藝理論研究室工作,主要工作為整理胡風的文稿及有關資料,編輯出版胡風著作及研究資料,研究胡風文學活動及文藝思想,撰寫有關傳記及研究文章等。
主要成果
發表、出版了關於胡風的生平傳記、有關胡風文學活動與文藝思想的論文、研究資料及散文等,***約40萬字。其中由臺灣業強出版社出版了專著《九死未悔》――胡風傳》(20萬字);收集、整理、編選、輯註、發表並出版了大量的胡風著作、手稿、書信、日記、佚文、佚譯等,***約20多種(篇),最後,編集成《胡風全集》10卷本,***550萬字,已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主編、出版了《我與胡風――胡風事件37人回憶》壹書,***66萬字。收集、整理了胡風的各項資料,包括手稿、日記、書信、照片、有關研究文章、海內外報道及評論文章等,建立了完整的檔案,並與海內外學者保持聯系,開展學術交流;參加籌備並協助1989年5月在武漢召開的“第壹屆全國胡風文藝思想研討會”的全部工作(本院為主辦單位之壹);參加籌備並協助1993年6月在北京,1993年9月在上海,由現代文學館、北京圖書館、上海文學基金會等單位舉辦的“胡風生平及文學道路圖片展覽”的全部工作。編註《胡風路翎文學書簡》,撰寫《胡風年表簡編》,散文《神交五十年,相見在九泉》《風雨故人情》《胡風和路翎》等。《胡風書信集》獲1985年-1990年優秀圖書獎。整理輯註的《胡風全集》獲第五屆國家圖書獎榮譽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