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周岱翰的學術思想

周岱翰的學術思想

在卅余年的臨床和科研工作中,對中醫腫瘤學頗有建樹,是新中國成立後較早從事中醫藥治癌、中西醫結合抗腫瘤臨床探討和開設中醫腫瘤學課程的學者之壹。平素勤於耕耘,潛心發皇古義,中醫對癌瘤的認識源遠流長,早在殷墟甲骨文就記載有“瘤”的病名,而相關論述、治癌特技、辨證方藥則流散在浩如煙海的古籍中。周教授指出,腫瘤辨證施治規範的形成始於《傷寒雜病論》,其六經、八法是現代中醫治療的繩墨,治學師古不泥;發展拓寬溫病學說,根據中醫理論、癥狀分析、治後轉歸、實驗研究等對放射線的中醫藥屬性進行辨證,首先提出放射線屬“火邪”、“熱毒”,辨證歸屬溫病範圍,在放療中配合清熱解毒、祛瘀通絡可減少放射毒副反應,放療後予以清熱祛邪、滋腎育陰可減輕後遺癥、降低復發和轉移。在臨床研究中,學識衷中參西,醫技推陳致新,認為手術、放射、熱療及射頻、冷凍、化學藥物等祛邪措施,與中醫藥、支持及營養治療等扶正補虛配合,可延長生存時間、改善生活質量;治肝癌強調清肝利膽、健脾益氣,開展肝癌移植術後復發的辨證論治;治肺癌首重解毒除痰、益氣養陰,探索中醫配合分子靶向藥物對局部晚期肺癌的治療。此外,還擅長內外合治,有豐富的癌瘤外治經驗。率先在中醫院校開辦中醫腫瘤學本科教育,先後負責省、部級科研課題10余項,為國家“十五”“十壹五”攻關課題負責人。研制抗腫瘤系列中成藥蓮花片、鶴蟾片等已批準投產,曾獲衛生部科技成果乙等獎、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成果三等獎,2010年獲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勵二等獎,國家教育部科學技術成果壹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