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瘟疫其實是鼠疫,也被稱為黑死病。只不過那時候沒有流行病學,還追溯不到發病的原因。
明朝萬歷年間爆發了這場瘟疫,據史書記載,明朝壹***統治將近二百八十年,而其中的壹百二十年都是有瘟疫的存在,可見瘟疫持續時間之長;有人統計瘟疫前後明朝人口總數,從疫情前的2600萬人左右減少到疫情後的1300萬左右,死亡率高達40%,這是壹個什麽樣的概念?通俗點來說,幾乎每兩個人內就會有壹個人死於瘟疫。可想而知,這場瘟疫給明朝人民帶來了怎樣的災難。
相傳明朝街頭有這樣壹個景象,來來往往沒有人煙,房子裏沒有人幾乎都是空的,街上只有橫七豎八放著的棺材和病死還來不及掩埋的人,很多路過的人甚至都不敢從這裏經過,放到現在來講,這就是壹座名副其實的死城。
今天,鼠疫相比於其他疾病變得不再那麽可怕,而在醫療水平不高的古代,找不到發病的源頭無法阻止疫情擴散,朝廷只能做壹些自我安慰的舉措,任由時間帶走瘟疫。那時候,君王將瘟疫看作是上天的報應,因此每逢瘟疫皇宮貴族必將舉行法事,希望平息病亂,同時還會減輕人民的賦稅,做壹些自己認為的好事兒,想要以此感動上天。
鼠疫不只是明朝所特有的,清朝也經歷過鼠疫,那時候的人們對於它無計可施,也找不到源頭,做不了預防工作。但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條件逐漸變好,滅鼠衛生工作逐漸到位,這種極高致死率的鼠疫將不會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