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五雷轟頂的起源發展

五雷轟頂的起源發展

五雷正法簡稱為雷法。而類似的名稱在北帝派的符系統中已經出現。

北帝派,以崇拜北極紫微大帝為基本特征。《道藏》正壹部收有《北帝說豁落七元經》、《七元璇璣召魔品經》和《太上紫微中天七元真經》等七部經典,據《中華道教大辭典》介紹:從文字內容上看,此七篇應為同時傳世之壹組經文,系北帝派的經典,成書年代約在南北朝末或隋唐。如此則由來甚古。但其創始者為誰,則素不清楚。就其符、神將名字等推測,它與上清派頗有關系,與正壹派也有淵源。北帝即北極紫微大帝,七元為北鬥七星君。他們是古來相傳的崇拜對象,在正壹法中也頗有地位,不過北帝派特別對之尊崇有加罷了。該派道士稱上清北帝太玄弟子。唐孫夷中編《三洞修道儀》說他們治六天鬼神辟邪禳禍之事,所受符法中有各種經書符?十余種,其中正有北帝雷公法壹種。這是迄今為止所知最早提到與雷公有關的法術。該法術體系中還提及召役五雷神兵的方法,稱:

若有道士壹心目,專壹法,建立道場,燃燈行道,符章厭鎮,追捉鬼神,我當為召請五雷神兵億億萬騎,來降道場,消滅精魅,揮割蟲毒疫精(《七元召魔伏大天神咒經》)。

是則該派有召五雷神兵的秘法。所謂召役五雷,指中央大雲雷和東、南、西、北大雲雷,各統有火鈴神兵,並伴有木、火、金、水、土精神兵。召役五雷,正是後來的五雷正法的主要內容,只是後世的五雷正法,召役之法與北帝法頗有差異,而且雷法盛行之後,對所謂五雷的含義作了新的解釋,除如北帝派的五方五雷外,又構想出各種不同的五雷稱號,但其間的沿襲之跡宛然可見。

雷法的源於北帝派,在五雷正法的理論中也有痕跡可尋。雷法理論中有雷受天罡所制的說法,稱原雷霆之根宗,專以天罡為主。天罡乃天之柄星。經雲:鬥柄前星曰魁,鬥柄後星曰罡。萬物無罡不生,無罡不育。天罡屬火,所指之方為雷門。河魁屬水,對沖之方為雨戶,又為地戶。凡破地召雷,合從天罡對沖,方作用行事。若召役雷神,只是罡光所指之方,發號施令,沖則動,動則有電,有雷,有霹靂也。(《道法會元》卷七十七載張聎愚《天罡說》)這壹雷屬天罡之說,理論表述的清晰應有壹個發展過程,但卻是與五雷正法自始相伴隨的。後世雷法人士奉為宗師的王文卿便說過:

雷城高八十壹丈,列壹十二門,並隨天罡所指。天罡河魁,是為檄雷召霆之司。三五者,鬥之妙用。北鬥子為魁,第五廉貞為罡,午為魒。假如北鬥正月建寅,昏則魒星指寅,夜半罡星指寅,平旦魅星指寅,余月亦然。北鬥第壹魁星屬辰,第五罡星屬醜,第七魒星屬戌,三星皆是土。北鬥屬坤土,雷即鬥,鬥即雷。(《道法會元》卷六十七)

王文卿的表述比較系統,也比較有哲理的外觀。他將雷法中設想的仙界雷司與中國傳統的天文學說、五行理論統壹起來,顯得相當有條理。所謂正月建寅雲雲,本來是天文學描述的客觀情形,此處拿來做了尋找雷霆所在的方法,即讓人循著鬥柄的運轉以確定該時刻雷霆所在的方位,其法或稱為雷霆起例。而其說的中心思想則是雷即鬥,鬥即雷。按所謂雷即鬥之鬥,在北帝派即是最重要的神,他們受命於北帝,號為七元星君。前面引述北帝派經典言及我能命五雷神兵下降,我便是七元星君。所謂雷受天罡所制實際上就是受七元星君所制,只是稱依於天罡稍稍隱蔽了其中的人格神的地位,同時,這樣也有利於根據不同道派的需要,在雷司中安排別的主法和神將。如此,可以肯定,雷法的基本神學主張來自北帝派,卻比後者更加精致。北帝派是五雷正法的主要淵源。

不過,召役雷公的法術直至北宋初期仍然不怎麽為人所知。五代宋初的孫光憲撰《北夢瑣言》其中談到當時漢族民間流傳著壹種雷公箓,但不被視為正法:

巴蜀間,於高山頂或潔地建天公壇,祈水旱,蓋開元中上帝所降儀法,以示人也。其壇或羊牛所犯,及預齋者飲酒食肉,多為震死。新繁人王蕘因往別業,村民烹豚待之。有壹自天公齋,回乃即席食肉。王謂曰:爾不懼雷霆耶?曰:我與雷為兄弟,何懼之有?王異之,乃詰其所謂,曰:我受雷公箓,與雷同職。因取其箓驗之,果如其說。仍有數卷,或畫壯夫以拳磝地為井,號拳扠井,或畫壹士負薪卉,號壹谷柴,或以七手撮山簸之,號七山簸。江陵東村李道士舍亦有此?。或雲:三洞法?外,有壹百二法,為天師子嗣師所禁。唯許救物,茍邪用,必上帝考責陰誅也。(《北夢瑣言·逸文》卷三)

這壹雷公箓是否與北帝派有關,文獻闕如,無從確考。但由此可見當時有關召雷之法社會上流傳不多,民間不熟悉,甚至道門中也不視為正法。不意壹百數十年後,這壹被當成旁支不預正流的召雷之法卻蔚為大國,其它所謂正法中的不少內容且因之被掩卻光華,其中若幹內容便由之而遭到淘汰。然而,後世的五雷正法與這兒所說的雷公箓所顯示以及北帝派的雷公法都頗有不同。主要的差別在於,五雷正法另有壹套神靈系統,各派主法不盡相同,但至於南宋,壹般都尊九天雷祖大帝或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為管轄雷霆的最高神。其余雷部神將皆升格為元帥、大將,最有名的為鄧、辛、張、茍、畢、陶等,至於原來的雷公、電母等則降為屬將。雷公箓中那些怪怪奇奇民間氣息很濃的方法也不見於五雷正法。此外,五雷正法有壹套完整精致的理論,且將之提高到法術正統理論的地位,也是舊的雷公法所無法望其項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