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怎樣才能讀懂曾國藩的《冰鑒》?

怎樣才能讀懂曾國藩的《冰鑒》?

妳不能把它當做壹本現代的,通俗的官場書籍又或是哲學書籍。更多的,它更像是相書。也就是曾國藩對自己的壹種精神探究

本來自以為曾國藩所著的冰鑒,是給予後人做人做事的壹些道理和借鑒,但是真正閱讀了這本書以後才知道原來《冰鑒》是壹本“相術”書,是曾公對自己相人識人的總結。

曾國藩是近代壹位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同時也是壹位具有爭議的人物,他壹生嚴以律己、賞罰分明、勤儉節約、修身養性、崇尚氣節、治學嚴謹、為人正直,實現了儒家“立功、立德、立言”的三不朽事業,同時,他又積極向西方學習,開展洋務運動,建造了中國第壹艘輪船、建立了中國第壹所兵工學堂、設立中國第壹個翻譯館,派遣中國第壹批留學生,為中國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礎。他壹生充滿了坎坷和曲折,既有榮耀之處,也有挫折之時,但是他憑借超越常人的毅力和功夫,在特殊的歷史背景下成就了不凡的事業,受到後人的敬仰。曾公所處清朝晚期,正值內憂外患社會動蕩之際,曾公憑借相術來觀人識相,選拔人才,網羅了諸如李鴻章、左宗棠、彭玉麟等壹批俊傑。

冰鑒的解釋,冰者—明凈,鑒者--鏡也,“冰鑒”比喻明察秋毫、洞悉內情。冰鑒全書***分七篇,即神骨篇、剛柔篇、容貌篇、情態篇、須眉篇、聲音篇、氣色篇,貫穿於整篇文章的主題是看人的方法,曾公的相術通過對人的言、行、神、情等方面的觀察,總結出人的性格特征、人格品質、內心活動、精神面貌、處世經驗,繼而歸納出人的前途和命運。

每壹篇的精華之句如下:

神骨篇:壹身精神,具乎兩目;壹身骨相,具乎面部。

剛柔篇:剛柔,則五行生克之數,名曰“先天種子”,不足用補,有余用泄。

容貌篇:容以七尺為期,貌合兩儀而論。胸腹手足,實接五行;耳目口鼻,全通四氣。

情態篇:容貌者,骨之余,常佐骨之不足。情態者,神之余,常佐神之不足。久註觀人精神,乍見觀人形態。

須眉篇:“少年兩道眉,臨老壹付須。”此言眉主早成,須主晚運也。

聲音篇:人之聲音,猶天地之氣,輕清上浮,重濁下墜。始於丹田,發於喉,轉於舌,辨於齒,出於唇,實於五音相配。

氣色篇:面部如命,氣色如運。大命固宜整齊,小運亦當亨泰。

《冰鑒》中看人主要是從以下九個方面綜合考察:

其壹,看人的神色。觀神是《冰鑒》的核心所在,神是看人的第壹要訣,神主要是指發自內心的心性品質,集中體現在面部,“壹身精神,俱乎兩目;壹身骨相,具乎面部”。壹個比喻:山上的泥土經常流失,但它卻不會崩塌,因為是有堅硬的巖石鎮守。壹個人的精神狀態都能從他的兩眼看出來,壹個人骨相的好壞都集中在壹張面孔上面。人的神有清濁之辨、有邪正之別,同時也有虛實之別;兇惡之人目露兇光;仁愛的人目光誠懇而莊重;勇敢的人目光炯炯有神,心懷奸邪的人眼睛閃忽不定、動若螢光;心無雜念,堂堂正正的人,目光鎮定有神。

其二,看人的精神狀態。觀精是指壹個人才智能力在氣質上的外部顯露。品質的復雜,加上個人修養、環境等因素影響,精神飽滿,則朝氣蓬勃;精神空虛,則內心幽暗;有些人的精和神表露不明顯。精條達暢明的人,聰明敏慧;精粗疏暗味的人,魯鈍愚笨。

其三,看人的筋。觀筋,筋和骨經常聯系在壹起考量壹個人的力量勇怯,筋剛硬則說明為人勇敢;筋軟弱則說明為人怯弱。

其四,看人的骨頭。神和骨是識別壹個人的門戶和綱領。骨健,其人強壯;骨軟,其人軟弱。

其五,看人的氣是否旺盛。觀氣,可以發現壹個人的沈浮靜躁。沈得住氣,臨危不亂,此人堪當大任;浮躁不安,毛手毛腳,難以集中力量攻堅。往往半途而廢。底氣足,幹勁足,做事能集中精力且持久;底氣虛,精神易渙散,多半途而廢。

其六,看人的臉色。觀色,色是壹個人的情緒表現,是壹個人的氣質、個性、品格、學識、修養、閱歷、生活等因素的綜合體現。曾國藩認為:“誠仁,必有溫柔之色;誠勇,必有激奮之色;誠智,必有明達之色。”也就是仁善厚道之人,有溫和柔順之色;勇敢頑強之人,有激奇亢厲剛毅之色;包容智慧之人,有明朗豁達之色。 “色”愉者其情歡,“色”沮者其情悲。也有不動聲色之人,需從其它角度來鑒別他們的情緒狀態。

其七,看人的儀表。觀儀,儀表堂堂的人往往內心陽光、人生積極;儀表不整的人往往內心有愁苦之事或內心晦暗。儀態端莊大方,修養深厚,素質高;儀態邪頑,畏縮卑瑣,修養淺薄,素質差。耿介忠直的,儀態堅定端莊;果敢決斷的,儀態豪邁勇猛;坦蕩無私的,儀態安詳。

其八,看壹個人的態度。觀容,壹個人的內心活動,必然在臉上有所表現。容止不正,其人必然心懷他念,需要考察其真正的動機和想法。容止正派,其人內心純粹,無龐雜,不會輕易見利忘義。壹般而言,容止莊猛的,勇武剛健;容止沈穩的,則謹慎有節;容止聖端的,則肅權威威嚴。

其九,看人的語言。觀言,言為心聲,是思想的體現,也是判斷壹個人才略的重要方面。語速較慢則為人心胸開闊;語速較快則為人心胸狹窄。

冰鑒中總結出相人的口訣:“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氣概、富貴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風波看腳筋;若要看條理,全在語言中”。不過冰鑒書中也運用了很多相學中的知識,比如周易、莊子、麻衣相法等等,由於涉及的知識面尤其中國的古文化,本人未曾閱讀過上述書籍,因此冰鑒中的許多內容無法理解,因此對於冰鑒的感受也只是很膚淺的了解。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人際交往關系越來越復雜,接觸到的人也越來越多樣化,對於管理事務所而言,如何在各種人中甄別人的優劣,選拔有德有智的人才成是壹大難題。曾公的《冰鑒》是對相人和識人的總結,我要好好學習,現在看第壹遍還是很多東西不理解,僅僅是記住了壹些很淺顯的道理,根本無法在實踐中運用。接下來還準備再看第二遍、第三遍,……,直至能深刻的理解,然後慢慢地運用在實際選人上,看看冰鑒給我的實踐會帶來什麽樣的人才—這才是看冰鑒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