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花椒用於房屋保暖。
在漢代皇後的宮殿,為保暖會選擇壹種特殊的原料塗抹,那就是“花椒”。古人就是這麽有新意,據古籍《三輔黃圖》中記載,漢代在未央宮中設有椒房殿,以花椒和泥塗墻壁做保溫材料,“取其溫而芬芳也”,冬天置身其內,有禦寒保暖之效。
將花椒搗碎和泥,制成墻壁保溫層,椒房殿的墻壁還掛有錦繡壁毯,地上鋪著厚厚的西域進貢毛毯,設火齊屏風,還用大雁羽毛做成幔帳。
到後來,“椒房”幾乎成了皇後的代稱,成為後宮女權的象征,而這種特殊的保暖建築方法,也被後人效仿,據《世說新語》載,西晉全國首富石崇便“以椒為泥塗室”。
古代取暖神器
1、手爐、湯婆子:在電視劇上,常常看見古人用“手爐”暖手。手爐是銅錫制的,裏面放入木炭,小的還能放進袖子裏。
除了手爐外,還有暖腳的“湯婆子”。湯婆子比手爐略大,灌滿熱水後放進被窩取暖。黃庭堅曾誇它:小姬暖足臥,或能起心兵;千金買腳婆,夜夜睡天明。意思是,湯婆子帶來的溫暖,比嬌俏的小妾更讓人窩心。
2、暖桌:清代的李漁,是古代文人中少見的善於工技的人物。他在《閑情偶記》裏專門介紹了自己設計“暖桌”的經歷:在桌椅下面設計壹個抽屜,抽屜裏放入炭爐,相當於壹個移動火炕。坐在上面看書、寫字,再也不用擔心雙手凍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