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止渴潤燥湯簡介

止渴潤燥湯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證治寶鑒》卷四 2.1 止渴潤燥湯的別名 2.2 組成 2.3 主治 2.4 附註 附: 1 古籍中的止渴潤燥湯 1 拼音

zhǐ kě rùn zào tāng

2 《證治寶鑒》卷四 2.1 止渴潤燥湯的別名

止消潤燥湯

2.2 組成

小椒、防風、荊芥、草梢、紅花、桃仁、麻仁、杏仁、升麻、柴胡、當歸、熟地、知母、黃柏、石膏、細辛。

2.3 主治

中消。喜溫飲,便秘陰縮,舌燥,眼燥難開。

2.4 附註

止消潤燥湯(《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七)。

古籍中的止渴潤燥湯 《證治準繩·類方》:[第五冊]消癉

煉蜜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服壹月病愈。)止渴潤燥湯治消渴,大便幹燥,喜溫飲,陰頭短縮,舌上白燥...

《證治準繩·雜病》:[第五冊雜門]消癉

白術各炒為末調服,後隨證用藥。大便不利而渴,止渴潤燥湯。上焦渴,小便自利,白虎湯。中焦渴,大小便俱...

《醫學綱目》:[卷之二十壹·脾胃門消癉門]渴而多飲為上消

用白芍、白術各炒為末調服,後隨癥用藥。〔垣〕止渴潤燥湯治消渴,大便幹燥,喜溫飲,陰頭短縮,舌上白燥...

《普濟方》:[卷壹百七十八消渴門]消中

等分。搗羅為細末。以酒煮面糊為丸。如桐子大。止渴潤燥湯(出鮑氏方)治消中大便秘澀燥硬。兼喜溫飲。陰...

《醫學正傳》:[卷之五]三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