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的拼音是zhòu。
詳細字義
咒 zhòu<名>
[張角]符水咒說以療病。——《後漢書》
此非是經,乃是壹卷揭齋之咒。——《西遊記》
咒 zhòu<動>
時夏大旱,…輔乃自暴庭中,慷慨呪曰。——《後漢書·諒輔傳》
屍呪齊戒。——《淮南子·說山》
崇替在人,咒何預焉?——《文心雕龍》
忳咒曰:“有何枉狀,可前求理乎?”——《後漢書·王忳》
又如:咒延(祝禱延年益壽);咒祝(祝禱祈福);咒願(向天或神佛禱祝,希望順遂或表示心願)
咒念(詛咒;咒罵);咒詈(咒罵);咒罰(詛咒懲罰)
咒水(迷信認為飲後可驅災治病的仙水);咒訣(舊時僧、道、方士等行法所念的咒文口訣)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職救切。《廣韻》呪詛也。《戰國策》許綰為我呪。《後漢·王忳傳》忳呪曰:有何枉狀。《關尹子·七釜篇》有誦呪者。
又《集韻》通作祝。《書·無逸》民否,則厥心違怨否,則厥口詛祝。《詩·大雅》侯作侯祝。《周禮·春官》有詛祝。 《集韻》或作詶,亦作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