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義疏體的名詞解釋

義疏體的名詞解釋

義疏,是疏通其義的意思。這是壹種既釋經文,又兼釋註文的註釋。義疏興起於魏晉南北朝,唐人“正前人之疏義,奉詔更裁,定名曰正。”(黃承吉《左傳舊疏考證序》)因而義疏在唐代又稱作“正義”,也稱作“疏”。疏,《說文》:“疏,通也。”“疏”是相對“註”而言的,是在“註”的基礎上再進壹步作註。文字深奧,經過解釋才能明了,猶如水道堵塞,經過灌註才能通暢,故稱解釋經文的為“註”;如已灌註,仍不明暢,就要再加以疏通,故對經文和註文的註釋稱之為“疏”。如《禮記》是鄭玄註,孔穎達疏。《莊子》是郭象註,成玄英疏。“正義”的意思是解釋經傳而得義之正者。如孔穎達作“五經正義”,就是為五經分別作的疏。但“正義”有時也不壹定是疏,如張守節的《史記正義》就是“註”而不是“疏”。

義疏體註釋常常旁征博引,羅列大量材料,證發經註,這是其長處;但有時不免繁瑣冗長,使人目眩。宋代以前,疏和經註單行成書。宋代以後,為方便閱讀才將疏和相應的經註合刊在壹起。所以義疏體註本都包含經傳原文、註、疏等幾部分,而且排列有定則,有明顯的標記相隔。

現在最通行的清人阮元校刻的《十三經註疏》就是將傳、箋、疏三者合編在壹起。《十三經註疏》大多數是漢朝人或魏晉人做的註,唐宋人做的疏,各部書的註疏人如下: 《周易》:魏王弼、韓康伯註,唐孔穎達等正義; 《尚書》:舊題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 《詩經》: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等正義; 《周禮》:漢鄭玄註,唐賈公彥疏; 《儀禮》:漢鄭玄註,唐賈公彥疏; 《禮記》:漢鄭玄註,唐孔穎達等正義; 《春秋左傳》:晉杜預註,唐孔穎達等正義; 《春秋公羊傳》:漢何休註,唐徐彥疏; 《春秋谷梁傳》:晉範寧註,唐楊士勛疏; 《論語》: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 《孝經》:唐玄宗註,宋邢昺疏; 《爾雅》:晉郭璞註,宋邢昺疏; 《孟子》:漢趙岐註,宋孫?疏。

/view/6a2fe0de6f1aff00bed51e47.html

義疏體是古書的註釋體制之壹。起源於南北朝,內容為疏通原書和舊註的文意。闡述原書的思想,或廣羅材料,對舊註進行考核,補充辨證。如南朝梁皇侃的《論語義疏》、《論語義疏》是現今完整流傳下來的南北朝時期的唯壹義疏體著作,此書亡佚於南宋,清乾隆年間又由日本傳入。它屬於古籍註釋體例之壹,其它的還有傳、註、箋、正義、詮、義訓。

/view/10384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