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誰聽說過余甘子?

誰聽說過余甘子?

余甘子。是大戟科葉下珠屬的木本植物。又名玉甘樹、油甘子、安默勒、橄欖、滇橄欖、元酸椒、油柑、郭旺、牛甘孜、九如拉(藏族)、麻香棒(傣族)等名稱。余甘子最早發表於晉代304年的《南方草木》,原譯名安默勒,常用於清熱解毒。高達23米,DBH 50厘米;樹皮淺棕色;分枝具縱向條紋,黃褐色短柔毛。葉紙質至革質,兩排,線形長圓形,長8-20毫米,寬2-6毫米,頂端截平或鈍角,頂端尖或微凹,淺心形,基部稍偏斜,頂部綠色,底部淺綠色,幹燥後呈紅色或淺棕色,邊緣稍卷曲;每邊4-7條側脈;葉柄長0.3-0.7毫米;托葉三角形,長0.8-1.5毫米,紅褐色,邊緣有睫毛。

該樹體態優美,可作為園林景觀樹,也可作為果樹栽培。果實富含維生素C,能生津止渴,潤肺化痰,治咳嗽咽痛,解除河豚中毒。開始吃起來酸酸的,但時間久了就甜了,因此得名“余甘子”。根和葉入藥,可清熱解毒,治療皮炎,濕疹,風濕痛。葉子曬幹後做枕芯。種子含油量16%,用於制肥皂。單寧可以從樹皮、樹葉和幼果中提取。木材紅褐色,堅硬,結構細致,有彈性,耐水,耐濕,用於農具和家具,也是優良的薪材。

產於江西、福建、臺灣省、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省,生於海拔200-2300m的山地疏林、灌木、荒地或溝壑的向陽處。我喜歡溫暖幹燥的氣候。分布於印度、斯裏蘭卡、中南半島、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在南美洲也有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