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哪壹種松樹有藥用

哪壹種松樹有藥用

本品為少常用中藥。商品主要為松科植物油松和馬尾松的瘤狀節或分枝節,習稱松節。

[藥材及產銷]

1. 油松Lignum Pini tabulaeformis Nodi 全國有其分布地區均可生產,主產於東北、西北、華北。銷全國或自產自銷。

2. 馬尾松Lignum Pini massonianae Nodi. 主產於長江流域以南。銷全國。

[歷史]

松節始載於《名醫別錄》,列為上品。蘇頌曰:"松處處有之。其中有兩鬣、五鬣、七鬣。歲久則實繁。中原雖有,不及塞上者佳好也"。李時珍曰:"松樹磥砢修聳多節,其皮粗厚有鱗形,其葉後雕。二三月抽蕤生花,長四五寸,采其花蕊為松黃。結實狀如豬心,疊成鱗砌,秋老則子長鱗裂。然葉有二針、三針、五針之別。三針者為栝子松,五針者為松子松"。"松節,松之骨也"。根據上述及《證類本草》、《本草綱目》附圖,即為今松科松屬(Pinus)植物。其松節、松根、松葉、松實、松花粉和松脂自古供藥用。

[原植物]

1.油松 別名:紅皮松、短葉松。

Pinus tabuleaformis Carr.--松科Pinaceae

常綠喬木,高達25m,胸徑可達1m以上。樹皮灰棕色或棕黑色,裂成不規則較厚的鱗狀塊片,裂縫及上部樹皮紅棕色或暗灰棕色;小枝淺棕黃色,無毛,幼時微被白粉。大樹枝條平展或微向下伸,老樹樹冠近平頂;冬芽短圓形,頂端尖,微具樹脂,芽鱗深紅棕色,邊緣有絲狀缺裂。針葉2針壹束,粗硬,長10~15cm,徑約1.5mm,深綠色,邊緣有細鋸齒,兩面具氣孔線;橫切面半圓形,樹脂道5~8個或更多,邊生;葉鞘宿存,初呈淡棕色,後呈淡黑棕色。雄球花圓柱形,長1.2~1.8cm,在新枝下部聚生成穗狀。球果卵形或圓卵形,長4~10cm,有短梗,向下變垂,成熟前綠色,熟時淡黃或棕黃色,宿存;中部種鱗近長圓狀倒卵形,長1.6~2cm,寬約1.4cm,鱗盾肥厚,隆起或微隆起,橫脊顯著,鱗臍凸起有尖刺;種子卵圓形或長卵形,長6~8mm,直徑4~5mm,連翅長1.5~1.8cm;子葉8~12枚。花期4~5月,球果第二年10月成熟。

生於上層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中性或鈣質土壤上,喜光、喜幹冷氣候。野生於海拔100~2600m地帶,多組成單純林。

分布於吉林南部、遼寧、河北、山東、山西、內蒙古、陜西、寧夏、甘肅、青海及四川等省區。遼寧、山東、河北、山西、陜西等省有人工林。

2.馬尾松 別名:青松、山松。 Pinus massoniana Lamb. --松科Pinaceae

常綠喬木,高達45m,胸徑可達1.5m;樹皮深紅棕色,下部灰棕色,裂成不規則的鱗狀塊片;枝平展或斜展。壹年生枝淡黃棕色,無毛,樹冠寬塔形或傘形;冬芽卵狀圓柱形或圓柱形,暗棕色,頂端尖,芽鱗邊緣絲狀,先端尖或成漸尖頭,微反曲。針葉2針壹束,稀3針壹束,長12~20cm,細柔,微扭曲,兩面有氣孔線,邊緣有細鋸齒;橫切面樹脂道4~8個,邊生;葉鞘初呈棕色,後漸亦灰黑色,宿存。雄球花淡紅棕色,圓柱形,變垂,長1~1.5cm,聚生於新枝下部苞腋,穗狀,長6~15cm;雌球花單生或2~4個聚生於新枝近頂端,淡紫紅色,壹年生小球果圓球形或卵圓形,直徑約2cm,棕色或暗紫棕色,上部珠鱗的鱗臍具向上直立的短刺,下部珠鱗的鱗臍平鈍無刺。球果卵圓形或圓錐狀卵圓形,長4~7cm,直徑2.5~4cm,有短梗,下垂,成熟前綠色,熟時深棕色;中部珠鱗近長圓狀倒卵形或近長方形,長約3cm;鱗盾菱形,微隆起或平,橫脊微明顯,鱗臍微凹,無刺,生於幹燥環境者常具極短的刺;種子長卵圓形,長4~6mm,連翅長2~2.7cm;子葉5~8枚。花期4~5月,球果第二年10~12月成熟。

生於幹旱、瘠薄的紅壤、石礫土及砂質土,或生於巖石縫中,在肥潤、深厚的沙質土壤上生長迅速。生於海拔0~1500m之間。

分布於河南、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陜西、雲南、貴州和四川等省區。

[采制]

全年均可采收,以冬季為多。鋸取後曬幹。

[化學成份]

油松和馬尾松主要成分為纖維素、木質素、少量揮發油(松節油)及樹脂(松香)。揮發油中含α-蒎烯(α-pinene)及β-蒎烯(β-pinene)***90%以上,另有少量1-莰烯及二戊烯。

[藥材鑒別]

性狀鑒別

1. 油松:呈扁圓節段狀或呈不規則的片狀或塊狀,長短粗細不壹。表面黃棕色、灰棕色或紅棕色,稍粗糙,有時帶有棕色至黑棕色油脂斑,或有殘存的栓皮。質堅硬而重。橫斷面木部淡棕色,心材色稍深,可見有同心環紋,有時可見散在棕色小孔狀樹脂道,顯油性;髓部小,淡黃棕色。縱斷面紋理直或斜,不均勻。有松節油香氣,味微苦辛

3.瓦松(Cotried onjaponicoMaxim)原名:昨葉荷草。古籍名:瓦花、向天草、天王鐵塔草,系景天科石蓮華屬,多年生苔草類植物,廣泛分布在深山向陽坡面,巖石隙間,古老屋瓦縫中也有生長,耐旱耐寒。早春積雪溶化,叢生山間,鱗莖如松樹的球果,隨氣溫暖和,鱗片開裂如瓦,呈蓮花狀。球體中間抽莖高30—40厘米,莖的周圍排列長穗狀小花序,遠望整體如松,故此得名。鱗莖葉肉質、肥厚、多漿,鱗片呈長橢圓形,先端尖銳,表面平滑,葉面帶紫色無明顯的主根,須根繁盛。花瓣分五片,為白瓣淡紅或全白蕊,雄蕊十枚,雌蕊五枚。花期二個多月。

端陽節前後,鱗莖長有拇指大,連根采摘叢栽於小盆中,放陽臺上很有情趣。特別是用線紮著,裸露懸吊在室內,其生長成U字形,點綴室內,非常別致。鱗片表皮含蠟質,保護水分蒸發。在幹旱缺水季節,鱗片儲存的水供莖葉正常生長,直到水分供完,球體枯萎完成它的生長周期。瓦松之鱗片莖葉可藥用。八九月采取後曬幹。主治口中幹痛、血痢、止血、水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