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成玉的主要科研成果
專著:《南明文學研究》,中華書局,2012,12。《中國文化格局中的越文化》,人民出版社,2010,10。《求真求美:古典小說新探》,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清初詩歌:卓爾侃及遺民詩歌研究》,中華書局,2004年7月。《金瓶梅新證》,黃山書店,1999,1版。論文:清初的散文中心:從李世雄看明遺民的散文創作網絡,浙江大學學報,2013(5)。2001-2011古代小說研究(第二作者),人大復印的中國古代現代文學研究2013(10)。《中國古代環境下“文獻”的語義解讀》,《新亞論文集》第13期(2012 12,香港新亞研究所)。明清紹興的人口規模與“士多”現象——解讀朝鮮崔普的《紹興誌》,浙江社會科學,2012。《切普齋詩:徐懋恕的詩史追求——明代文學珍本》,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11(4)。被盜的文學經典:《金先生傳》非原創,文學遺產2010(1)。郭抗清殉難新資料,文學2010(4)。論吳越文化之比較,中國薛嶽第二輯(2010年4月)。《對晚清“改變世界”論的質疑》,《浙江社會科學》,2009年第2期。新華文摘和中國社會科學文摘。我們需要什麽樣的“學術”——評《明清辭賦概論》,載《學術》2009年第1期。神話的消解:詩史互證澄清壹個文化史案例,《復旦學報》,2008,(2)。《論勾踐的長頸喙》,《浙江師範大學學報》2008年第2期。吳承恩:《西遊記》版權的發現——對20世紀初小說考證的思考,《東南大學學報》,2008,(1)。人大2008年出版的《中國古代現代文學研究》資料,(5)全文轉載。國王、朝臣與庶民——張岱歷史散文中的對象考察,《上海大學學報》,2007,(5)。NPC的《中國古代現代文學研究》(1),2008年全文翻印。《南明文學的當代傳播考辨》,西北師範大學學報,2007,(5)。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越國的崛起:中國古代政治文化的壹種模式》,《社會科學戰線》,2007,(1)。另壹個時代視角下的張岱雜文及其風格,《文學遺產》,2006,(1)。新華文摘,2006,(9)論點摘錄。完整的南明文學觀,學術論壇,2006,(9)。奇幻的探戈:評盛紅郎的《肖明峰與金瓶梅》,《文藝研究》,2006,(8)。《壹河地直指鹿為馬:肖明峰《金瓶梅》理論新證》,《學術》,2006,(4)。無中生有的政治“罪”:肖明峰《金瓶梅論》新證,《明清小說研究》,2006,(3)。“壹個錯誤明顯、雕琢未完的大工程——全清詞順康卷綜考”,《臺大中文系學報》,臺灣省立大學,第22期(2005年6月)。試論桂蓮《遊園集》的民族思想,《南師大學報》2005年第3期。從五四重新出發:重新評價金聖嘆的《腰斬》和《水滸傳》,深圳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考遺民刪同伴,不必辱墻東”——清初遺民錄編纂及其價值觀傳播新論,《中國詩歌研究》第3期(2005年8月)。清初詩歌的中堅:遺民——愛情詩派,《復旦學報》,2004,(5)。人大2005年出版的《中國古代現代文學研究》資料,(3)全文轉載。“真詩”的探索——論清初遺民與明初遺民的詩歌,中山大學學報,2004,(5)。《順康卷《全清詞》的缺陷》,學術研究,2004,(6)。NPC的《中國古代現代文學研究》(10),2004年全文翻印。《全明詞與全清詞訛誤綜論·順康卷》(第壹作者),尋根,2004,(7)。韶關丹霞山歷史綜考,生於清初明初的詩人,花雪七號(65438+2004年2月)。《清初遺民遺民文集佚註七種》,《中國文學研究》,2004,(3)。《明清杭州四位卓作家生平事跡考辨》,《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04,(2)。《中國古代現代文學》壹書由人大於2004年出版,(8)全文轉載。誰憐白骨藏黃沙——清初兩個紹興遺民的生活與創作,紹興文理學院,2004,(5)。唐詩中的“紅樓”意象與《紅樓夢》的意義,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南大語言文化學報,第六卷,第1期(65438+2003年2月)。《屈大均之友石蓮:清初嶺南詩僧》,《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03,(1)。《中國古代現代文學》壹書由人大2003年第6期全文轉載。《越文化研究論綱》,紹興文理學院,2003,(4)。張超:從歷史的塵埃中崛起的壹代詩聖,《蘇州大學學報》,2002,(1)。清初文學文獻三記,文學,2002,(1)。《中國古代現代文學研究》資料由人大2002年復印,(6)全文轉載。《續紅樓夢新資料》,《明清小說研究》,2002,(3)。《紅樓夢視野中的帶園詩版》,臺灣省古今文藝第11號,2002年。佛教論辯與言論考辨,復旦學報,2001,(1)。高校文科學報摘要2001,(3)摘要。唐五代通俗小說概述,海南大學學報,2001,(2)。《高校文科學報》第五期“學術學者論壇”亮點2001。曹雪芹祖籍“遼陽”新證,《紅樓夢學刊》,2001,(3)。《紅樓夢新資料》,明清小說研究,2001,(2)。《林黛玉葬花詩與五美人詩創作參考》,《東嶽論壇報》,2001,(1)。《清初詩補註》第11卷第4號,《中國與雪莉研究通訊》,中央研究院(2001,1年2月出版)。《隨園詩話》紅色相關材料真實性新考證,韓國國際中國研究第3期(2006 54 38+0 654 38+2月)。八卷本《尋神記》新考,文史,2000,(5)。《近年來關於作者新研究理論的四種綜述》,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0,(5)。“醜女廁神”與“窈窕淑女”──論子固神話的文化意蘊,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00,(4)。《評作者近年的《金瓶梅新論》,《論古今之衡》,臺灣中央研究院,第4期(2000年6月出版)。民族主義:《金瓶梅》作者的微妙情懷,延邊大學學報,1999,(1)。《金瓶梅》作者的故鄉酒,徐州師範大學學報,1999,(1)。佛道描寫與《金瓶梅》成書時間新探,臺灣省立大學中外文學,第26卷,第10期(1998年3月)。《金瓶梅五十三至五十七》真偽考辨,臺灣省立大學中外文學,第27卷第4期(1998年9月)。《金瓶梅》手稿考證,中國文學研究,1998,(4)。《金瓶梅》地理原型探究,紹興文理學院學報,1998,(2)。人大復印資料,中國古代現代文學研究,全文轉載於1998,(11)。超越小說家:《金瓶梅》作者的三重特殊角色,東嶽論壇報,1998,(6)。論宋元明小說和戲劇主題的演變及其文化意蘊,《復旦學報》,1997,(6)。人大復印的中國古代現代文學1998,(2)全文轉載。地平線下的風景——論《金瓶梅》中的弱女子形象,《東嶽論壇報》,1997,(3)。人大的壹本《中國古今文學》(1997)全文轉載。宋代新小說觀念的覺醒,《晉陽學刊》,1997,(5)。捧月在手,花滿衣裝:評浙東唐詩之路,浙江社會科學,1997,(2)。從《金瓶梅詞話》碎片語料看作品的本能背景和作者的邊疆經驗,《華僑大學學報》,1997,(4)。金瓶梅香:對《金瓶梅》的審醜——論審美特征,徐州師範學院學報,1996,(3)。汙西門府,純《金瓶梅》:《金瓶梅》描寫辨析,《東嶽論壇報》,1995,(5)。新華文摘1995,(12)全文摘要。奇、力、亂、靈:《封神演義》的文化品位,晉陽學術期刊,1995,(5)。人大復印資料,中國古代現代文學研究,全文轉載於1996 (1)。論《紅樓夢》的非現實品格,中南民族大學學報,1994,(2)。中國古代現代文學研究1994,(5)全文轉載。”事物無窮,天數難逃:《三國演義》主題再探,《晉陽學術期刊》,1994,(1)。人大復印資料,中國古代現代文學研究,轉載全文1994,4。”飛辯講三國故事——三國演義與傳統重文化》,湖北大學學報,1994,(2)。中國古代現代文學研究1994,(4)全文轉載。論“梁山泊為農民起義”,《東嶽論壇報》,1994,(6)。評《廢都的藝術模仿》,北京社會科學,1994,(1)。”《三國演義》,池州師範學院學報,1994(2)。石原型與文學傳統,東嶽論壇報,1993,(5)。中國古代現代文學研究,人大復印,1994 (1)全文轉載。歷史的懷念:作為偉大思想家的金聖嘆,中國人民警官大學學報,1993,(3)。壹部有嚴重錯誤傾向的小說——評柯雲路的《陌生的小鎮》,池州師範學院學報,1993(2)。《三國演義》二題,明清小說研究,1992,(2)。潘金蓮:長在大男子主義糞肥上的惡之花,阜陽師範學院學報,1992,(2)。悲情情結與蓮花原型——席慕蓉藝術世界透視,淮北煤炭師範學院學報,1992,(3)。另壹只眼睛:從超現實主義角度審視紅樓夢(上、下),池州師範學院學報,1991,(1),(2)。劉勰心物感應說的文化根源,《居巢學刊》,19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