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紫癜表現為皮膚瘀點,多出現於下肢關節周圍及臀部,紫癜呈對稱分布、分批出現、大小不等、顏色深淺不壹,可融合成片,壹般在數日內逐漸消退,但可反復發作;病人可有胃腸道癥狀,如腹部陣發性絞痛或持續性鈍痛等;可有關節疼痛;腎臟癥狀,如蛋白尿、血尿等,多見於兒童。治療包括盡力找出過敏原因並加以避免;使用抗組胺藥物如苯海拉明、異丙嗪、安其敏、撲爾敏等及糖皮質激素等。
該病患者常見皮膚出血點,故心理較緊張,應安慰病人,介紹康復病例,使其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應註意生活調節,急性期應臥床休息,少活動,因活動可加速血液循環,加重出血,緩解期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預防感冒,應積極清除感染竈,防止上呼吸道感染,應避開壹切過敏原,防治該病的誘發因素。飲食調節也很重要。
過敏性紫癜又稱紫癜,是侵犯皮膚或其他器的毛細血管及小動脈的壹種過敏性血管炎,多發生於男性兒童,特點是血小板不減少性紫癜,常伴腹痛及關節癥狀。
本病中醫稱“紫癜”、“紫斑”,屬於中醫學血證範疇,中醫古籍中所記載的“葡萄疫”、“肌衄”、“斑毒”等病證,與本病有相似之處。
1、風熱傷絡
證候 起病較急,全身皮膚紫癜散發,尤以下肢及臀部居多,呈對稱分布,色澤鮮紅,大小不壹,或伴癢感,可有發熱、腹痛、關節腫痛、尿血等,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 辨證 本證由風熱之邪外感,內竄血絡所致。以起病較急,紫癜色澤鮮紅,伴風熱表證為辨證要點。
2、血熱妄行
證候 起病較急,皮膚出現瘀點瘀斑,色澤鮮紅,或伴鼻衄、齒衄、便血、尿血,血色鮮紅或紫紅,同時見心煩、口渴、便秘,或伴腹痛,或有發熱,舌紅,脈數有力。 辨證 本證由熱毒壅盛,迫血妄行,灼傷絡脈,血液外滲所致。以起病急,紫癜及其他出血鮮紅,伴熱毒內盛,血分郁熱之象為辨證要點。
3、氣不攝血
證候 起病緩慢,病程遷延,紫癜反復出現,瘀斑、瘀點顏色淡紫,常有鼻衄、齒衄,面色蒼黃,神疲乏力,食欲不振,頭暈心慌,舌淡苔薄,脈細無力。 辨證 本證由病久未愈,氣虛不能攝血所致。以病程遷延,紫癜色淡,反復出現,伴氣血不足之象為辨證要點。
4、陰虛火旺
證候 紫癜時發時止,鼻衄齒衄,血色鮮紅,低熱盜汗,心煩少寐,大便幹燥,小便黃赤,舌光紅,苔少,脈細數。 辨證 本證由陰虛火旺,灼傷血絡所致。以紫斑時發時止,血色鮮紅,伴陰虛火旺之象為辨證要點。
病因 病因尚不清楚,可能由於某種致敏原引起的免疫變態反應所致,但直接致敏原尚不明確 。起病前常有由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經1~3周潛伏期後發病。
治療如果西醫治療不能治愈或反復,應該盡早找專業的中醫血液病專家診治,而不是找皮膚科的醫生,此病不屬於皮膚病,如果以皮膚病的原因治療是好不了的,建議可以咨詢壹下中國國際生命醫學工程院附屬北京華軍中醫院中醫血液病專科張廣蕊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