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文明在是怎麽出現的,是猿人進化的必然結果嗎?

文明在是怎麽出現的,是猿人進化的必然結果嗎?

分類: 文化/藝術 >> 歷史話題

解析:

文明

civilization

人類改造自然與社會的物質和精神成果的總和,社會進步和社會發展狀況的標誌。

文明壹詞在中國古籍中早已出現。《周易?乾卦?文言》中就有“天下文明”之說,用以表述社會的開發狀況和指稱美好的事物等。在西方,“文明”壹詞源於拉丁文"civilitas",意即公民的、有組織的,指公民的品質與社會生活的規則等。18世紀法國的百科全書派認為,文明是指人類社會將要達到的那種有教養、有秩序、公平合理的高級發展階段,而這個階段的具體情形仍是朦朧的。他們使用文明壹詞,表示他們對人類歷史發展的進步趨向的信心。19世紀初,由於人種誌學、考古學和旅行家的發現,人們看到了壹個又壹個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由此改變了法國啟蒙思想家關於文明的看法。新的觀點認為,文明不僅存在於未來,也存在於過去;不僅存在於西方,也存在於東方。文明作為壹個復數概念已被接受。在這個意義上,文明是與蒙昧、野蠻相對的概念,是指人類的開化狀態。

在德國,對文明壹詞的用法和法國不同,19世紀的德國學者習慣於把文明和文化對稱使用,他們把人類社會的精神成就稱作文化,而把物質成就稱為文明。這種用法有時不易區分。早期歐洲學者壹般不作嚴格的區分,把文明和文化當作同義詞使用例如,英國文化人類學家E.B.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壹書中說:“文化或文明,在人種誌學中是壹個復雜的整體。”他認為文化與文明所稱的對象是相同的。

然而使用兩個概念指稱同壹對象必然會含混不清。英國人類學家B.K.馬林諾夫斯基主張把它們區分開來。他在文化論壹書中指出:“‘文化’壹詞有時和‘文明’壹詞相混用,但是我們既有這兩個名詞,最好把它們分別壹下,‘文明’壹詞不妨用來專指較進展的文化中的壹個特殊方面。”在他看來,文化是壹個總概念,指人類所創造的壹切物質和非物質成就;文明是壹個分概念,指文化發展中的進步方面。任何時代和地域的民族、部族或人群都有自己的文化,但不壹定都有文明,或文明程度不壹。

文明既然是指文化的進步方面,就和某種價值觀相聯系,文明是壹種價值判斷。由於研究者或觀察者的價值觀和出發點不同,對於什麽是進步,什麽是文明的判定就不壹致。法國學者C.傅立葉把人類社會歷史的全部歷程分為 4個發展階段:蒙昧階段、宗法階段、野蠻階段和文明階段。文明階段就是指從16世紀發展起來的資本主義制度。法國社會學家A.孔德則認為,任何文明都必須經過神學階段、形而上學階段,最後進入實證階段才能達到完善的地步。與此相應的社會發展所經歷的 3個時期是:軍事時期、過渡時期、工業時期,這也是文明所經歷的不同階段。美國人類學家L.H.摩爾根於19世紀中葉依據他對北美印第安人的研究成果,將人類社會進入文明的時間向上推移了幾千年。他認為,人類歷史的發展經歷7個階段,即低、中、高級蒙昧階段,低、中、高級野蠻階段,文明階段。文明階段從標音字母的發明和文字的使用開始,就是說人類社會自原始制度的後期或奴隸制度的初期便進入了文明階段,因此才有古希臘羅馬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代中國的文明。

K.馬克思和F.恩格斯曾在多種意義上使用文明壹詞。有時,他們對文明的界定和傅立葉是壹致的,文明就是指資本主義制度產生以來創造的壹切。例如馬克思說,城市和鄉村的分離,還可以看作是資本和土地的分離。城鄉對立是隨著野蠻向文明的過渡開始的,它貫穿著全部文明的歷史並壹直延續到今天。恩格斯也認為,產業革命發生於18世紀下半葉的英國,後來相繼發生於世界各文明國家。馬克思和恩格斯有時也把古希臘羅馬文化和東方古代文化稱作文明,這時文明並非專指資本主義。綜觀他們對文化的理解,可以把人類歷史上出現的文明概括為原始文明、封建文明、資本主義文明和社會主義文明4種形態。

進入20世紀,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由於文化人類學和社會學的發展,文明壹詞逐漸從學者的專業術語變為社會大眾通用的名詞,它的含義也不再僅限於指稱人類脫離野蠻的那種初級開化狀態,而是指迄今為止人類社會發展所取得的最先進成就。如城市化、工業化、高度的科學技術、高度的職業分化。社會階級階層分化,完善的政治法律制度,良好的社會風尚,人的精神文化素質的提高等,都是壹個文明社會不可缺少的要素。文明既包括物質技術方面的先進成就,也包括精神方面的先進成就,即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是不可分割的。物質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礎,而精神文明給物質文明提供智慧、力量和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