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杜康酒產地

杜康酒產地

杜康酒的產地

杜康故鄉杜康酒,古老名酒添新香。

在造字鼻祖黃帝史官倉頡和造酒始祖杜康的神聖故鄉——陜西白水縣,如今,又挖掘出具有3000多年釀造史、已失傳近兩個世紀、神奇而獨特的“王室八珍”之壹的杜康美酒。 在我國古老的文明史中,酒的文化無比輝煌。

被譽為酒林“元老”的杜康美酒,為我國久負盛名的歷史名酒,是中華民族的珍貴遺產,該酒因酒祖杜康始造而得名。千百年來,杜康酒廣為流傳,聞名遐邇,贊譽之辭遍及史籍。

三國時魏武帝曹操在《短歌行》中留下:“慨當以慷,優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千古絕唱。可見杜康酒歷史悠久,早在三國時就名震朝野,譽滿神州。

真乃為:冠我民族之酒魂,縱橫天下獨占春! 據史料和考古表明,杜康酒確實在陜西白水縣釀造。杜康造酒作坊的舊址,在陜西白水縣大楊鄉康家衛村。

此村三山環抱,風景秀麗,松柏常青,附近有壹條大溝,流水清澈見底,因杜康在此溝畔造酒,故名杜康溝。溝底有壹清泉,泉水從地下往上汩汩湧出。

據清代《白水縣誌》記載:“泉隱隱噴出,至冬不竭,流四裏許,入白水河,鄉民謂此水至今有酒味。”又記有:“杜康取此水造酒”,人稱杜康泉。

經有關科研部門化驗,水呈中性,硬度低,鈣質少,雜質少,比重大,含碳酸鹽類物質較高,清澈易沈澱。生水喝起來,香甜爽口,確系釀酒最佳泉水。

用這種水釀酒,特別潤滑芳香。很早以前,人們在杜康泉旁建有杜康廟。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又作過修葺。“鄉民每歲正月二十壹日,男女老幼至廟祀賽烹。”

現在泉水上面建了壹座古香古色的涼亭,潺潺流水穿亭底而過。當年杜康在此汲取味甜質純的泉水,精心釀酒,人飲之,倍覺潤喉生津,驅寒活血,健脾強胃,振奮精神,延年益壽,因此聲名日盛。

傳說杜康當年在這裏以奇法制成香醪,獻給周天子。天子飲後振神增食,高興異常,遂封杜康為“酒仙”。

從此,幾千年來,人們壹直把杜康作為釀酒的鼻祖尊崇著,在各地興建杜康祠,祭奉“杜康神”。直到新中國建立前,貴州茅臺、山西汾酒、陜西西鳳等名酒作坊還在沿循此俗。

杜康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釀酒始祖”。杜康,字仲寧,周代人,生於陜西白水縣康家衛,葬於此地。

據清乾隆年間《白水縣誌》記載:“杜康,字仲寧,為縣之康家衛人,善造酒。”又載:“杜康墓,縣西十五裏,墓側尚有遺槽,頗大雲。”

另在縣誌圖中標有杜康墓的位置。明萬歷年間,在杜康溝修建杜康廟。

清康熙四十八年立的《創修杜公祠》碑文載:“杜公諱康,字仲寧,生於縣之康家衛,立廟墓在焉,考之史,善造酒。”此外,近年該縣又發現4塊石碑,也都記載著杜康的身世和釀酒功績。

至於杜康釀酒,古籍中,如《世本》、《呂氏春秋》、《酒史》、《酒浩》、《酒經》、《戰國策》、《事物紀原》、《中國人名大辭典》等書中,都提到杜康造酒。史載杜康曾做“牧正”。

有壹次把“余粥棄於桑(桑樹洞)”。“又至,聞有奇味”,發現是桑樹洞中的飯發酵後溢出的香氣,“杜康嘗而甘美,遂得釀酒之秘。”

從此杜康以釀酒為業。漢代《世本》記載:“儀狄始作酒醪,變五味,少康(即杜康)作秫酒。”

東漢許慎的《說文》中說:“古者,儀狄作酒醪,禹嘗之而美,遂疏儀狄,杜康作秫酒。”晉人張華在《博物誌》中雲:“杜康善造酒。”

《酒史》中曰:“杜康始作秫酒。”陶淵明《集述酒詩序》中寫道:“儀狄造酒,杜康潤色之。”

唐皮日休《酒床詩》雲:“滴滴連有聲,空疑杜康語。”唐代詩聖杜甫,在安史之亂時,曾挈家到白水投奔其舅崔少府,寫了《白水舊宅喜雨》等詩多首,有:“杜康頻勞勸,張梨不外求”的佳句。

蘇東坡《止酒詩》曰:“從今東坡室,不立杜康祀。”我國著名歷史地理學家史念海教援,到白水縣實地考察後,為白水縣杜康酒廠題詞:“杜康聖地”。

千百年來,杜康壹直被後人尊為“釀酒鼻祖”,流芳民間。 杜康酒名聲大振,還有壹段趣聞:“傳說杜康在白水康家衛開了壹個酒店。

東晉“竹林七賢”中的名士劉伶,以飲酒聞名天下。壹天,劉伶從這裏路過,看見酒店門上貼著壹幅對聯:“猛虎壹杯山中醉,蛟龍兩盅海底眠”。

橫批:“不醉三年不要錢”。劉伶看了,不禁哈哈大笑,心想,我這個赫赫有名的海量酒仙,哪裏的酒沒吃過,從未見過這樣誇海口的。

且讓我把妳的酒統統喝幹,看妳還敢不敢狂?接著,劉伶進了酒店,杜康舉杯相敬。誰知,三杯下肚,劉伶只覺天旋地轉,果然醉倒了,跌跌撞撞地回家去,壹醉三年。

三年後,杜康到劉伶家要酒錢。家人說,劉伶已死去三年了。

劉伶的妻子聽到杜康來討酒錢,又氣又恨,上前壹把揪往杜康,哭鬧著要和杜康打人命官司。杜康笑道:“劉伶未死,是醉過去了。”

他們到了墓地,打開棺材壹看,劉伶醉意已消,慢慢蘇醒過來。他睜開睡眼,伸開雙臂,打了壹個大呵欠,吹出壹股噴鼻的酒香,得意地說:“好酒,真香啊!”這就是民間至今還流傳的“杜康造酒醉劉伶”的故事。

至今,在白水縣大楊鄉康家衛村杜康墓對岸,壹小溪之隔,便是劉伶之墓,石砌而就。古代流傳下來的《杜康造酒醉劉伶》壹書中寫道:“天下好酒數杜康,酒量最大數。

杜康酒產地在我國的什麽地方

杜康酒分為洛陽杜康(汝陽杜康)和白水杜康。

洛陽杜康和白水杜康是分別來自不同地方的兩款白酒品牌,洛陽杜康是來自河南省洛陽市汝陽縣的白酒品牌,白水杜康是來自陜西省白水縣的白酒。 杜康酒是中國歷史名酒,已有五千年歷史,因釀酒鼻祖杜康始造而得名,“有進貢仙灑”之稱。

史有魏武帝曹操“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名句,有“杜康造酒,酒醉劉伶,三年方醒”等神話般的故事,杜康酒因之而聞名千古。為此,“伊川杜康”和“汝陽杜康”兩家酒廠也展開了爭論。

杜康酒的產地是哪裏?

產自杜康村。

杜康酒是中國最古老的歷史名酒,又產在中國酒文化的搖籃——杜康村,吸引了古今中外無數名人對它謳歌贊頌,有力地推動了杜康酒的不斷發展。 杜康酒是中國歷史名酒,因杜康始造而得名,有“貢酒”、“仙酒”之譽。

歷代墨客文人與它結下不解之緣,常以詩詠酒,酒助詩興。 魏武帝曹操賦詩:“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惟有杜康。”

(《短歌行》譯文:宴會上歌聲慷慨激昂,心中的憂愁卻難以遺忘。靠什麽來排解憂悶?唯有豪飲美酒。)

詩聖杜甫雲:“杜康頻勞勸,張梨不外求”(出自《題張氏隱居二首》譯文:酒本是我杜家的,卻偏偏勞您來勸我;梨本是妳張府上的,自然不必向外找。)

擴展資料:

關於杜康酒,傳說造酒人即杜康。

傳說為最早造酒的人。據《史記·夏本紀》及其他歷史文獻記載,在夏朝第四位國王帝相在位的時候發生了壹次政變,帝相被殺,那時帝相的妻子後緡氏已身懷有孕,逃到娘家“虞”這個地方,生下了兒子。

因希望他能像爺爺仲康壹樣有所作為,所以取名少康(即杜康)。少年的杜康以放牧為生,帶的飯食吃不完就倒在了壹個空桑樹內。

壹段時間後,少康發現樹裏的剩飯變了味,產生的汁水竟甘美異常,這引起了他的興趣,就反復地研究思索。 終於發現了自然發酵的原理,遂有意識地進行效仿並不斷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