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考入北京清華學校,喜讀中國古代詩集、詩話、史書、筆記等。1916年開始在《清華周刊》上發表系列讀書筆記,總稱《二月廬漫記》。同時創作舊體詩。1919年五四運動時積極參加學生運動,曾代表學校出席全國學聯會議(上海)。
1920年4月,發表第壹篇白話文《旅客式的學生》。同年9月,發表第壹首新詩《西岸》。
1921年11月與梁實秋等人發起成立清華文學社,次年3月,寫成《律詩底研究》,開始系統地研究新詩格律化理論。
1922年7月趕美國芝加哥美術學院學習。年底出版與梁實秋合著的《冬夜草兒評論》,代表了聞壹多早期對新詩的看法。1923年出版第壹部詩集《紅燭》,把反帝愛國的主題和唯美主義的形式典範地結合在壹起。1925年5月回國後,歷任國立第四中山大學(1928年更名為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為南京大學)、武漢大學(任文學院首任院長並設計校徽)、青島大學、北京藝術專科學校、政治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教授,曾任北京藝術專科學校教務長、南京第四中山大學外文系主任、武漢大學文學院長、青島大學文學院長。
1928年出版第二部詩集《死水》,在頹廢中表現出深沈的愛國主義激情。此後致力於古典文學的研究。對《周易》、《詩經》、《莊子》、《楚辭》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被郭沫若稱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1937年抗戰開始,他在昆明西南聯大任教。抗戰八年中,他留了壹把胡子,發誓不取得抗戰的勝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戰到底的決心。1943年後,因目睹蔣介石政府的腐敗,於是奮然而起,積極參加反對獨裁,爭取民主的鬥爭。
聞壹多
1945年為中國民主同盟會委員兼雲南省負責人、昆明《民主周刊》社長。壹二壹慘案發生後,他更英勇地投身愛國民主運動,反對蔣介石的獨裁統治。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樸先生大會上,發表了著名的《最後壹次的講演》,當天下午即被國民黨特務殺害。
遺著由朱自清編成《聞壹多全集》四卷。
著作書目
《冬夜草兒評論》與梁實秋合著,1922,清華文學社
《紅燭》(詩集)1923,泰東;1981,人文
《死水》(詩集)1928,新月;1980,人文
《聞壹多全集》(1壹4冊)1948,開明;1982,三聯
《聞壹多選集》1951,開明
《聞壹多詩文選集》1955,人文
《聞壹多青少年時代詩文集》1983,雲南人民
《聞壹多論新詩》(評論)1985,武漢大學出版社
《楚辭補校》(古典文學研究)1942,重慶國民圖書出版社
《神話與詩》(古典文學研究)1956,古籍
《古典新義》(上下冊,古典文學研究)1956,古籍
《唐詩雜論》(古典文學研究)1956,古籍
《聞壹多論古典文學》1984,重慶出版社
《離騷解詁》(古典文學研究)1985,上海古籍
碧藍碧藍的天幕上印著幾朵雪白雪白的雲。
連綿起伏的青山腳下,壹汪清澈的湖水,水中鑲嵌著大片大片的荷葉。在碧綠如洗的荷葉中,點綴著壹支支荷花,雪白的、粉紅的,時見晴蜒立在荷尖,常有黛燕掠過水面。壹陣輕風吹過,荷花、荷葉刷刷地曼舞輕腰,遠處湖面上泛起道道銀波。這壹切,在驕陽麗日下顯得格外清新悅目。
這湖,名為望天湖,方圓約壹萬畝,位於長江中遊北岸的湖北省浠水縣巴河鎮。
1899年11月24日(清光緒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二),聞壹多就誕生在這山清水秀的地方。
湖的北岸有壹棟青磚瓦房,壹進幾重,高朗氣派,壹看便是名門望族。房子坐落在山凹內,屋後樹木蔥蘢,門前是壹壟稻田。這就是聞壹多的故居,當年的聞家新屋。多年之後,聞壹多曾經這樣描述過他的故宅:
面對壹幅淡山明水的畫屏,
在壹塊棋盤似的稻田邊上,
蹲著壹座看棋的瓦屋――
緊緊地被捏在小山底拳心裏。
這清靈、別致的文字勾染出了壹幅活脫脫的水墨丹青圖畫,表現出聞壹多對家鄉的熱愛之情。這美麗的自然景色給了幼年的聞壹多以美的熏陶,家鄉的明山秀水滋養了詩人、學者和畫家聞壹多。
巴河鎮地處鄂東,位於巴河與長江交匯處,是古刑楚屬地,過去名蘄水縣,現歸浠水。巴河是浠水的第二大河,發源於大別山南麓,沿浠水縣的西緣入江。據《浠水縣誌》記載,東漢光武帝在們期間,有壹支來自名叫巴州那個地方的移民居住在這河口地帶,從此,人們把這條河叫“巴河”,壹直沿用至今。它上接鄂州、黃州,西連武漢三鎮,下通黃石,連接九江,交通方便,物產富饒。這裏尤以生產九孔蓮藕而聞名。其藕潔白如玉,入湯久煨不化,入口滑爽柔綿,滿口生香,因而馳名鄂東,清代曾定為宮廷貢品。
自古以來,巴河是難得的魚米之鄉,清嘉慶浠水籍狀元陳沆有“日有千人撒網,夜有萬盞明燈”的詩句描述。這裏文化發達,素有戲劇之鄉之稱。壹年四季的時令節日,龍燈廟會、婚壽喜慶、氏族修譜,以及各種民間佛事祭祀活動,都有演戲的習慣。常常壹演十天半月,紅男綠女,扶老攜幼,這裏看完了,又到那裏去看。當地流傳著“世上有,戲上有”,“少讀儒書多看戲”的說法。聞壹多也是壹個小戲迷,不論巴河鎮上或附近鄉村演戲,他總是吵著要大人們領著去趕熱鬧。
聞壹多看戲可認真啦!舞臺上紅花臉進,白花臉出,他都要問個清楚明白,這是好人還是壞人?演員的壹招壹式,壹哭壹笑,他也能與之同悲同樂。“舞臺小天地”裏的忠*善惡,在他幼小的心靈裏潛移默化,培養了他不畏強暴、揚善抑惡的正義感。聞壹多還對戲劇中各式各樣的古裝人物服飾特別感興趣。看完了戲,回家就對照鄉像小說中的人物插圖描描畫畫。時間長了,他所畫的山水、花草、蟲鳥、人物等等都還有板有眼,頗受長輩們的稱贊。他把它們裝訂成冊。
後來,家裏、村中的姑姑、嬸嬸、姐姐們,誰要繡枕頭、納襪底、做桃花抹衣,都找他畫花樣。這種早年的興趣,後來逐漸發育成為聞壹多在清華讀書時酷愛繪畫、在美國留學專攻美術的內因。
聞壹多在看戲、繪畫的興趣中建立了與他家長工韋的深厚感情。
韋奇年輕參加過太平天國農民革命軍,太平天國失敗後,他從江西流落到湖北省浠水縣巴河鎮,在聞壹多家幫工。他為人厚道誠實,人緣好,身體也很好,七十多歲時還能扛粗杠子擡東西。他做事舍已,在聞家幹了幾十年,全家上下都很尊重他。
韋奇對聞壹多很有感情。聞壹多出生時,是他去叫的接生婆。聞壹多壹歲時生了壹場大病,當時叫“熱癥”,久燒不退,險些送命,甚至母親已把裝殮的衣鞋都準備好了。也是韋奇三番五次地去請醫生、抓藥,終於從死神那兒奪回了聞壹多的生命。每次,韋奇從巴河鎮回來總忘不了給聞壹多帶壹個餅、麻花等街坊小吃。
每逢趕場看戲,聞壹多騎坐在韋奇的肩上,兩手抱住韋奇的額頭,樂顛顛地聽韋奇講故事,解釋劇情,說明舞臺人物。回到家,韋奇又到處從舊書中翻找繡像畫供聞壹多臨摹;又為他剪紙花,訂畫冊,帶他到後山或望天湖邊寫生。他疼聞壹多,聞壹多也很愛他,處處維護著他。韋奇有壹個癖好:愛吃狗肉。但當時人們認為狗肉不登大雅之堂,不能入席,而且不能在竈臺上烹制。因此,韋奇只好在後門架幾塊磚支個鍋或鼎罐(壹種形似古鼎有耳無足的炊具)煮著吃。然而,聞家還是有人對此看不順眼,動輒責罵。聞壹多卻表示不以為然。壹次,韋奇又燒狗肉吃,聞家有人要打他,聞壹多讓韋奇躲在自己的書房內,自己挺身而出,打抱不平,出面責問:“打人對不對?”
巴河鎮素來也是壹個人才輩出的地方。過去的蘄水縣常以“清出狀元明出相”輝耀史冊。然而巧的是,這狀元與宰相都集中在巴河鎮,且相相距聞壹多都不出三四裏地。“相”,指姚明恭(1583~1644),明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中進士,後任戶部尚書;“狀元”,指陳沆(1785~1826),清代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中鼎甲第壹名狀元,名噪京都,更飲譽鄉梓。自後,巴河壹帶的鄉民就把他們作為教育子女成才的楷模。聞氏是巴河壹帶的書香門弟,代有才人,曾出過進士2人,舉人5人,貢生17人,太學生62人,秀才119人。倘若書香不繼則是這種家族的飲天大恨。聞壹多的家父佐逵公勤發奮,苦讀書,長於詩詞曲賦。他把樹人的希望寄托在後人身上。先是建了壹座“誘善齋學舍”,在家中寬裕時,又蓋起了氣派非凡的聞家新屋,並專辟“綿葛軒”書房。後來學生多了,更名為“綿葛軒小學”。
聞壹多的父親譜名邦本,又名廷政,字固臣,號道甫,排行第二,是清末的秀才,對國學有相當的造詣,是壹位嚴謹勤儉的長者。早年參加過壹些維新變革的活動,較早地接受了新思潮影響。他深懷愛國救國之心,為人耿介正直,不願隨俗浮沈,在政界呆過壹陣後,就退隱家園,深居簡出,讀書寫字,延師督子,創辦改良私塾,以輔導兒孫為己任。他有10個孩子,5男5女,聞壹多是第4個兒子,譜名家驊。這個四世同堂的大家族***有嫡堂兄弟17人,聞壹多排行第11,為了稱呼方便,弟妹們都叫他“壹哥”,子侄們稱他“壹伯”、“壹叔”。
聞壹多5歲啟蒙,老師姓徐。老先生有些古怪,管教也頗為嚴厲,還是老壹套的方法方法,學的也是《三字經》、《幼學瓊林》、《爾雅》等傳統教材。不過,他教書很負責任,稱得上壹絲不茍,學生們對他敬畏有加。起初,聞壹多年紀小,與兄長們比賽朗讀,雖比不過,但他很認真,很要強。晚上,還隨父親念《漢書》,父親喜歡把《漢書》中有趣的故事,特別是文人自小苦讀的故事,講給他聽。幼小的聞壹多竟能把白天徐老師講的古人刻苦攻讀的故事與《漢書》中的故事相比較。這使得父親看在眼裏,樂在心中。
聞壹多6歲時,聞家又聘請畢業於師範學堂的王梅甫為老師。王先生是壹個比較開明的讀書人,他在傳統的課程之處,也都國文、歷史、博物、修身等新教材,同時還選用梁啟超的文章來教學生。因為這些文章淺近,有時代氣息,貼近生活,孩子們倍感新鮮。他的傳授方法也有變化,不讓學生們搖頭晃腦地死記硬背,而註意運用文字的能力。老師教得活,學生學得也活。聞壹多眼界大開,興趣更濃。
孩子們的天性是好玩的。每當門外有玩龍燈、耍獅子,或有婚嫁的花轎經過時,孩子便心猿意馬、吵吵鬧鬧地要看熱鬧。然而聞壹多卻好像什麽也沒有聽見,什麽也沒有發生,專心致誌地讀書。這種不受幹擾、不隨波逐流,卻如“小大人”那樣老成持重的讀
童年
碧藍碧藍的天幕上印著幾朵雪白雪白的雲。
連綿起伏的青山腳下,壹汪清澈的湖水,水中鑲嵌著大片大片的荷葉。在碧綠如洗的荷葉中,點綴著壹支支荷花,雪白的、粉紅的,時見晴蜒立在荷尖,常有黛燕掠過水面。壹陣輕風吹過,荷花、荷葉刷刷地曼舞輕腰,遠處湖面上泛起道道銀波。這壹切,在驕陽麗日下顯得格外清新悅目。
這湖,名為望天湖,方圓約壹萬畝,位於長江中遊北岸的湖北省浠水縣巴河鎮。
1899年11月24日(清光緒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二),聞壹多就誕生在這山清水秀的地方。
湖的北岸有壹棟青磚瓦房,壹進幾重,高朗氣派,壹看便是名門望族。房子坐落在山凹內,屋後樹木蔥蘢,門前是壹壟稻田。這就是聞壹多的故居,當年的聞家新屋。多年之後,聞壹多曾經這樣描述過他的故宅:
面對壹幅淡山明水的畫屏,
在壹塊棋盤似的稻田邊上,
蹲著壹座看棋的瓦屋――
緊緊地被捏在小山底拳心裏。
這清靈、別致的文字勾染出了壹幅活脫脫的水墨丹青圖畫,表現出聞壹多對家鄉的熱愛之情。這美麗的自然景色給了幼年的聞壹多以美的熏陶,家鄉的明山秀水滋養了詩人、學者和畫家聞壹多。
巴河鎮地處鄂東,位於巴河與長江交匯處,是古刑楚屬地,過去名蘄水縣,現歸浠水。巴河是浠水的第二大河,發源於大別山南麓,沿浠水縣的西緣入江。據《浠水縣誌》記載,東漢光武帝在們期間,有壹支來自名叫巴州那個地方的移民居住在這河口地帶,從此,人們把這條河叫“巴河”,壹直沿用至今。它上接鄂州、黃州,西連武漢三鎮,下通黃石,連接九江,交通方便,物產富饒。這裏尤以生產九孔蓮藕而聞名。其藕潔白如玉,入湯久煨不化,入口滑爽柔綿,滿口生香,因而馳名鄂東,清代曾定為宮廷貢品。
自古以來,巴河是難得的魚米之鄉,清嘉慶浠水籍狀元陳沆有“日有千人撒網,夜有萬盞明燈”的詩句描述。這裏文化發達,素有戲劇之鄉之稱。壹年四季的時令節日,龍燈廟會、婚壽喜慶、氏族修譜,以及各種民間佛事祭祀活動,都有演戲的習慣。常常壹演十天半月,紅男綠女,扶老攜幼,這裏看完了,又到那裏去看。當地流傳著“世上有,戲上有”,“少讀儒書多看戲”的說法。聞壹多也是壹個小戲迷,不論巴河鎮上或附近鄉村演戲,他總是吵著要大人們領著去趕熱鬧。
聞壹多看戲可認真啦!舞臺上紅花臉進,白花臉出,他都要問個清楚明白,這是好人還是壞人?演員的壹招壹式,壹哭壹笑,他也能與之同悲同樂。“舞臺小天地”裏的忠*善惡,在他幼小的心靈裏潛移默化,培養了他不畏強暴、揚善抑惡的正義感。聞壹多還對戲劇中各式各樣的古裝人物服飾特別感興趣。看完了戲,回家就對照鄉像小說中的人物插圖描描畫畫。時間長了,他所畫的山水、花草、蟲鳥、人物等等都還有板有眼,頗受長輩們的稱贊。他把它們裝訂成冊。
後來,家裏、村中的姑姑、嬸嬸、姐姐們,誰要繡枕頭、納襪底、做桃花抹衣,都找他畫花樣。這種早年的興趣,後來逐漸發育成為聞壹多在清華讀書時酷愛繪畫、在美國留學專攻美術的內因。
聞壹多在看戲、繪畫的興趣中建立了與他家長工韋的深厚感情。
韋奇年輕參加過太平天國農民革命軍,太平天國失敗後,他從江西流落到湖北省浠水縣巴河鎮,在聞壹多家幫工。他為人厚道誠實,人緣好,身體也很好,七十多歲時還能扛粗杠子擡東西。他做事舍已,在聞家幹了幾十年,全家上下都很尊重他。
韋奇對聞壹多很有感情。聞壹多出生時,是他去叫的接生婆。聞壹多壹歲時生了壹場大病,當時叫“熱癥”,久燒不退,險些送命,甚至母親已把裝殮的衣鞋都準備好了。也是韋奇三番五次地去請醫生、抓藥,終於從死神那兒奪回了聞壹多的生命。每次,韋奇從巴河鎮回來總忘不了給聞壹多帶壹個餅、麻花等街坊小吃。
每逢趕場看戲,聞壹多騎坐在韋奇的肩上,兩手抱住韋奇的額頭,樂顛顛地聽韋奇講故事,解釋劇情,說明舞臺人物。回到家,韋奇又到處從舊書中翻找繡像畫供聞壹多臨摹;又為他剪紙花,訂畫冊,帶他到後山或望天湖邊寫生。他疼聞壹多,聞壹多也很愛他,處處維護著他。韋奇有壹個癖好:愛吃狗肉。但當時人們認為狗肉不登大雅之堂,不能入席,而且不能在竈臺上烹制。因此,韋奇只好在後門架幾塊磚支個鍋或鼎罐(壹種形似古鼎有耳無足的炊具)煮著吃。然而,聞家還是有人對此看不順眼,動輒責罵。聞壹多卻表示不以為然。壹次,韋奇又燒狗肉吃,聞家有人要打他,聞壹多讓韋奇躲在自己的書房內,自己挺身而出,打抱不平,出面責問:“打人對不對?”
巴河鎮素來也是壹個人才輩出的地方。過去的蘄水縣常以“清出狀元明出相”輝耀史冊。然而巧的是,這狀元與宰相都集中在巴河鎮,且相相距聞壹多都不出三四裏地。“相”,指姚明恭(1583~1644),明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中進士,後任戶部尚書;“狀元”,指陳沆(1785~1826),清代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中鼎甲第壹名狀元,名噪京都,更飲譽鄉梓。自後,巴河壹帶的鄉民就把他們作為教育子女成才的楷模。聞氏是巴河壹帶的書香門弟,代有才人,曾出過進士2人,舉人5人,貢生17人,太學生62人,秀才119人。倘若書香不繼則是這種家族的飲天大恨。聞壹多的家父佐逵公勤發奮,苦讀書,長於詩詞曲賦。他把樹人的希望寄托在後人身上。先是建了壹座“誘善齋學舍”,在家中寬裕時,又蓋起了氣派非凡的聞家新屋,並專辟“綿葛軒”書房。後來學生多了,更名為“綿葛軒小學”。
聞壹多的父親譜名邦本,又名廷政,字固臣,號道甫,排行第二,是清末的秀才,對國學有相當的造詣,是壹位嚴謹勤儉的長者。早年參加過壹些維新變革的活動,較早地接受了新思潮影響。他深懷愛國救國之心,為人耿介正直,不願隨俗浮沈,在政界呆過壹陣後,就退隱家園,深居簡出,讀書寫字,延師督子,創辦改良私塾,以輔導兒孫為己任。他有10個孩子,5男5女,聞壹多是第4個兒子,譜名家驊。這個四世同堂的大家族***有嫡堂兄弟17人,聞壹多排行第11,為了稱呼方便,弟妹們都叫他“壹哥”,子侄們稱他“壹伯”、“壹叔”。
聞壹多5歲啟蒙,老師姓徐。老先生有些古怪,管教也頗為嚴厲,還是老壹套的方法方法,學的也是《三字經》、《幼學瓊林》、《爾雅》等傳統教材。不過,他教書很負責任,稱得上壹絲不茍,學生們對他敬畏有加。起初,聞壹多年紀小,與兄長們比賽朗讀,雖比不過,但他很認真,很要強。晚上,還隨父親念《漢書》,父親喜歡把《漢書》中有趣的故事,特別是文人自小苦讀的故事,講給他聽。幼小的聞壹多竟能把白天徐老師講的古人刻苦攻讀的故事與《漢書》中的故事相比較。這使得父親看在眼裏,樂在心中。
聞壹多6歲時,聞家又聘請畢業於師範學堂的王梅甫為老師。王先生是壹個比較開明的讀書人,他在傳統的課程之處,也都國文、歷史、博物、修身等新教材,同時還選用梁啟超的文章來教學生。因為這些文章淺近,有時代氣息,貼近生活,孩子們倍感新鮮。他的傳授方法也有變化,不讓學生們搖頭晃腦地死記硬背,而註意運用文字的能力。老師教得活,學生學得也活。聞壹多眼界大開,興趣更濃。
孩子們的天性是好玩的。每當門外有玩龍燈、耍獅子,或有婚嫁的花轎經過時,孩子便心猿意馬、吵吵鬧鬧地要看熱鬧。然而聞壹多卻好像什麽也沒有聽見,什麽也沒有發生,專心致誌地讀書。這種不受幹擾、不隨波逐流,卻如“小大人”那樣老成持重的讀書勁兒著實贏得了家裏人的壹致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