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面官制度的定義及設立的目的
那麽,何為南北面官制度呢?
《遼史》:太祖分叠剌夷離堇為北、南二大王,謂之北、南院。宰相、樞密、宣徽、林牙,下至郎君、護衛,皆分北、南,其實所治皆北面之事,語遼官制者,可不辨。凡遼朝官,北樞密視兵部,南樞密視吏部,北、南二王視戶部,夷離畢視刑部,宣徽視工部,敵烈麻都視禮部,北、南府宰相總之。惕隱治宗族,林牙修文告,於越坐而論議,以象公卿,朝廷之上。事簡職專,此遼所以興也。
幅員萬裏的大遼帝國
根據遼史記載,在遼太祖時期就已經產生了南北面官制的萌芽。至遼太宗時滅後晉,並取得幽雲十六州之後,改“契丹”國號為“遼”,遼朝成為了幅員萬裏的大帝國。帝國囊括了漢、契丹、女真、突厥、蒙古、奚族等眾多民族,而政治、經濟和文化各方面也都隨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
《遼史》:至於太宗,兼制中國,官分南北,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國制簡樸,漢制則沿名之風固存也。遼國官職,分北、南院,北面治宮帳、部族、屬國之政,南面治漢人州縣、租賦、軍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遼太宗耶律德光
為了緩和國內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適應不同的民族和生產方式 , 發展社會經濟,加強和鞏固北方的統治, 遼太宗確立了壹種“因俗而治”的行政原則,即“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在筆者看來,這就是壹國兩制)。並依此形成了南北兩套行政體系,在中央設置北面官和南面官的雙規統治機構,這就是正式的“南北面官制度”。
北面官以“國制” (遼的舊制)統治契丹和其他少數民族, 機構比較簡單, 是根據契丹部落的傳統建立起來的。因其官署駐地在皇帝禦帳北面,由此得名“北面官”。北面官系統壹律任用契丹貴族。官署下設:北面朝官,北面禦帳官,北面皇族帳官以及北面諸帳官和北面宮官等。
元好問雕像
北面官系統是遼朝政權的重心所在。在這種制度下,中央官僚機構被分為南、北樞密院,南、北宰相府,南、北大王院(《天龍八部》裏面的喬峰就曾被封為南院大王,記起來沒?),南、北宣徽院等14個政府辦事機構。其中宰相府和樞密院都是遼朝中央和權力的核心機構,這其中尤以北、南樞密院為重,是遼朝最高行政機構,也稱南北衙。北樞密院主管兵部,南樞密院主管吏部。“南衙不主兵,北司不理民”這是元好問對南北衙職能分工的生動描述。
南面官則實行漢制(繼承了唐朝官制)來統治漢人和渤海人,由漢族地主和契丹貴族***同 “治漢人州縣、租賦、軍馬之事”。其實就是遼朝統治者以漢制管漢人的統治機構。這套制度主要是仿自唐朝,在中央設樞密院和三省、六部等機構, 地方上則實行京、府、州(軍)、縣(城)系統。較重要的機構有漢人樞密院(史學界有關於漢人樞密院是否即為北面官之南樞密院的爭議,這裏依據《遼史》原文記載,不做進壹步討論)和尚書省,由於決策權掌握在北面官機構,所以南面官中的中書省、門下省等機構基本上是有名無實。
南北面官制下的遼代官員
《遼史.百官誌壹》記載:“凡遼朝官,北樞密視兵部,南樞密視吏部,北、南二王視戶部,夷離畢視刑部,宣徽視工部,敵烈麻都視禮部 ”。由此可見,北面官雖無六部之名, 卻有六部之實, 北面官的權力是遠遠大於南面官的。
南北面官制度對於遼朝統治的影響
遼代的南北面官制度是遼代統治者根據當時的國內形勢建立的具有創造性的政治制度,它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也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對於遼朝的統治和國內的安定也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關於其主要影響力試總結以下幾點:
壹、民族關系方面:在“因俗而治”的大原則下建立起來的南北面官制度,對於緩和國內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妥善的處理民族事務,進壹步鞏固遼朝的統治都起到了積極地推動作用
南北面官制除了在中央官分南北外,在地方官制當中,也是兩套制度並存,這就是部族制和州縣制,契丹人和其他遊牧民族用部族制,而漢人和渤海人則使用唐朝時用的州縣制。針對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的特點,在地方上“因俗而治”,設立了不同的制度來解決民族問題,鞏固統治。
通過戰爭虜獲的人口組成了遼代的頭下軍州
如遼朝設立的頭下軍州,就是把契丹的頭下制與中原的州縣制相結合,而創立的壹種制度。頭下軍州“皆諸王、外戚、大臣及諸部從征俘掠,或置生口,各團集建州縣以居之”。頭下軍州民戶的來源大多是戰爭俘戶、私奴以及部下牧人等,以戰爭俘戶為主。
頭下軍州是壹種新的,把本族頭下制和中原州縣制相結合而產生的綜合的統治方式。通過這種方式,為數不多的契丹族統治者管理著人數遠遠大於他們的各族老百姓,通過掌握頭下軍州刺史的任命等手段來進行有效統治。
二、政治方面:南北面官制度對於兩宰相府的權力以及契丹族的世選制造成了有力的沖擊。在弱化宰相權力的同時加強了皇權。尤其是契丹北樞密院的建立,標誌著皇權的進壹步加強,也反映了契丹族對於中原制度的吸收和改造
曾任過遼國宰相的張儉
在契丹原先的官制中, 在北、南樞密院設立以前 , 南北兩府宰相是最有實權者 , 其主要工作是輔佐契丹皇帝處理軍政要務。而北府宰相和南府宰相的銓選原則, 實行的是“世選制”。 在這壹制度下, 兩府宰相只可能出自皇族和國舅族,這就容易造成皇室宗族把持朝政,且不能保證宰相的執政水平,不利於遼朝的統治。
而通過南北面官制度的建立,尤其是樞密院制的確立,不但完善了對國內各種不同文化和習俗的部族的統治、也加強了皇權。最最主要的是建立了壹個直接聽命於皇帝,統攬軍政大權的決策機構。而且,契丹北院樞密使的銓選,在註重民族性的同時還要符合皇帝的意誌和要求,要具備壹定的經邦治國才能。這就有力的保證了遼朝中央集權統治,也提高了統治高層的執政水平。
三、經濟方面:南北面官制度促進了遼朝社會經濟的發展
遼朝在建國以前,主要采取的是奴隸制的掠奪式經濟。以遊牧為主,兼以狩獵。民眾大多過著吃獸肉,穿獸皮,以車帳為家,近似於原始人的生活,社會經濟的發展非常落後。
靠放牧和打獵為生的契丹人
建國以後,尤其是在采取南北面官制以後,農業、畜牧業、手工業等社會生產的各個部門,在漢人和漢文化的影響下,均有了長足的發展。
例如,畜牧業本是契丹人的傳統產業,在遼朝得到幽雲十六州以後,特別是南北面官制度實行以後,由於幽雲地區大批漢人逃亡或者被掠到契丹境內,由此帶來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和豐富的生產經驗,這就促使遼朝的農耕經濟得到了發展,而農耕的發展則為牲口提供了豐富的飼料,又進壹步促進了畜牧業的發展。
契丹騎兵
而畜牧業發展的目的,用當時的話來說就是“滋蕃群牧,務在戢[jí]兵”,意思是畜牧業的發展根本是為了保證國防和軍隊力量的加強,畜牧業發達了,綜合國力提高了,那麽軍隊力量也會增強,進而鞏固了遼朝的國防,同時也為遼朝的東征西討提供了充裕的物質基礎。
四、文化方面:南北面官制的確立,對於遼朝的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首先,南北面官制度促進了遼朝學習和借鑒漢文化,而漢文化又反過來對契丹族的行為文化和禮儀制度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如遼太宗受中原文化的影響,曾依照南北面官制的原則定下了衣冠之制:“北班國制,南班漢制,各從其便焉。”表現在服飾方面,就是在朝堂上的皇族和大臣有壹部分是穿漢服的,另壹部分則穿著契丹族傳統的“國服”。“帝與南班漢官用漢服;太後與北班契丹臣僚用國服,其漢服即五代晉之遺制也”。
其次,受南北面官制影響,原本信奉佛教的契丹人轉而開始信奉儒學。為了擴大儒學的影響,遼朝統治者不僅在本國設立了國子監、國子學等,聘請漢儒為其講學;還倡導“華夷同風、漢契壹體”,主張尊孔重儒。
蕭觀音
在這種氛圍之下,遼代的貴族都以精通漢學為榮。中原文化也逐漸發展成遼朝的主流文化,在社會觀念上也逐漸的以正統自居。比如遼道宗的皇後蕭觀音就深受中原漢文化熏陶,具有很高的漢文化素養。有壹次蕭觀音隨道宗秋獵,到了壹個名叫伏虎林的地方,受命賦詩曰:“威風萬裏壓南邦,東去能翻鴨綠江。靈怪大千俱破膽,那叫猛虎不投降。”其詩文慷慨豪邁,大氣磅礴,表現了北方女性粗獷豪放的性格,也體現出了她高超的漢學造詣。
最後,南北面官制還促進了遼朝制度文化的發展。例如:契丹統治者仿照中原王朝設立丞相、司徒、節度使、團練使等官職,對北方故地的契丹人進行管理,並征收與漢族地區相同的封建制賦稅。
結語:綜上所述,南北面官制是在遼朝這個特殊的時代和特定環境下的產物,它符合了多民族國家統治的需求,也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對於遼朝的統治是具有積極地意義的。遼朝統治者通過對中原漢文化的學習和吸收,促使自身的契丹文化與中原的優秀文化有效融合,從而衍生出了獨具特色的遼文化;受中原先進生產方式的影響,契丹的奴隸制瓦解並向封建制轉化,到遼聖宗時南北面官趨於統壹,這充分說明遼朝的封建制已經逐漸完善,而這正是遼代政治開明的結果。正如日本歷史學家白鳥庫吉所言:“契丹人的雙軌官制,良好的回避了自身的與眾不同,同時發揚了中原的長技,合國家壹體於二百余年”。
參考文獻:
《契丹國誌》
《遼史》
《雙軌制與遼文化》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我是柚子愛歷史,關註我,帶妳壹起了解更多歷史趣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