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為排膿之要藥。提起桔梗,我們首先想到的止咳效方,就是程鐘齡《醫學心悟》的止嗽散。
這個止嗽散在咳嗽早期用效果非常不錯,無論寒熱均可用本方加減,其中的桔梗主要用以化痰止咳。
桔梗味苦、辛,性微溫,入肺經,能祛痰、止咳、宣肺、排膿,主要用於咳嗽痰多,咽喉腫痛,肺癰吐膿,胸滿脅痛,痢疾腹痛,小便不利等。
《本草思辨錄》載:“桔梗味辛能散,苦能降,苦先辛後,降而復升,輾轉於咽喉胸腹腸胃之中。”
所以這個藥能升能降,能散能瀉。
《傷寒論》中張仲景用桔梗湯治療少陰咽痛,用量為桔梗壹兩、甘草二兩。
以桔梗甘草湯治療咽喉疼痛,主要機理是桔梗開提肺氣,佐以甘草緩之,熱散而痛止。
所以凡是少陰咽痛或者少陽咽痛,皆可以在辨證方基礎上加用桔梗、甘草。
《外臺秘要》載的桔梗白散,由桔梗、巴豆、貝母組成。
余常用桔梗三份、巴豆壹份、貝母壹份,打成粉混勻,裝入膠囊,以白開水送服,用於肺癰重癥屬於寒濕者,證見咳嗽、咳吐腥臭痰、胸脅心下滿痛、拒按、不大便的,舌苔是白滑的,脈是沈遲或沈緊,脈實證實。
這裏用桔梗的意思,主要是開提氣血,通竅宣滯。陳士鐸的《本草新編》載桔梗能除上焦壅閉,除脅下疼痛,這兩大功效基本上把桔梗的功效說得非常清楚了。
所以在臨床實踐中,余總結用桔梗白散治療肺腺癌要掌握兩個指征,壹是痰涎壅盛,二是苔厚膩。
此時可小劑量,壹般下午服用較好,開始瀉下不宜多,三五次就夠了,超過五次者,服用冷稀飯壹碗,可以止住泄瀉。
所以桔梗白散用好了,對肺部腫瘤有很好的療效。
巴豆的主要毒性物質是巴豆堿,巴豆減毒就是去油,可以用壹張吸油很強的紙,放在桌子上,把巴豆打成散劑,連續幾次碾壓,去油渣即可。
或者用烤箱把巴豆烤成黃色,碾碎,用吸油紙吸幹也可。
此外,桔梗白散還可用於以下病癥。
1. 急性喉痹,急性喉頭水腫
用桔梗白散制成粉末,吹進喉部,3~5分鐘後即嘔吐大量痰涎,嘔3~4次以後,會出現腹痛、腹瀉3~4次,壹般用藥壹次就緩解。
2. 腸梗阻
腹痛、嘔吐、不排氣、不排便,服用大黃6~8小時可瀉下,服用甘遂3~4小時可瀉下,用桔梗白散最快1小時左右排便。
但桔梗白散只用於寒濕型的腸梗阻,實熱型、氣血虧虛型禁用。
用法:體質壯實者壹次吞服1g,若3~4小時後無效,再重復吞服壹次,仍無效即改其他的方法。
3.小細胞肺癌
治療小細胞肺癌可間斷服用桔梗白散,服藥後常有黏痰如膿狀出來,余常以千金葦莖湯加味。
見朱老在治療非特異性結腸炎中,屢屢應用仙鶴草配桔梗。
後來專門就此探索桔梗在慢性腸炎中的應用。
《丹溪心法》載:桔梗能載諸藥上行,為舟楫之劑。
當時只是理解桔梗是向上升的,配仙鶴草治療膿血便。
後來研讀《金匱要略》桔梗湯、排膿散、排膿湯,清代陸久之的《古齋醫書》等,都記載了桔梗排膿的功效。
清代陸淵雷在《陸氏醫論集》中這樣記載:“治逆方中,用桔梗能加速排膿。”
《南方醫話》蔣若新老中醫有個經驗,重用桔梗20~50g,配白芍15~20g,治療慢性痢疾,或者非特異性結腸炎伴膿血便,皆可取得佳效,這是他家的祖傳方。
驗證於臨床,大量膿血便,特別是伴有裏急後重的,用桔梗甚於他藥。
前人的很多寶貴經驗值得我們去發現,去珍惜,並發揚光大。
講完桔梗白散,咱們再來單獨講講桔梗。
在臨床中也善用桔梗。
壹個是用於鼻竇炎,壹個是用於痢疾,也就是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
鼻竇炎稱為鼻淵、腦漏,是壹種頑固性疾病,主要以頭目昏脹、鼻流膿涕、氣味腥臭、嗅覺失靈為主癥。
治療上以桔梗排膿為主,再配以葛根,《神農本草經》載“葛根排膿破血”。
而桔梗治療膿血便之理在於“開通肺氣,宣氣解郁於大腸,散而上行”。故桔梗亦善於治腹痛下利。
當今鼻炎的發病率逐年升高,如果不徹底治療,很容易引起鼻竇炎,壹般的方藥無明顯效果。
余總結:在急性發作期可重用桔梗,而在慢性期可用桔梗配薏苡仁、茜草,能增強桔梗的排膿之力。
常用於治療鼻竇炎的經驗方有兩個。
壹方組成如下:桔梗30g,葛根15g,蘆根30g,薏苡仁30g,桃仁10g,炒蒼耳子10g,辛夷10g,白芷10g,薄荷5g,金銀花15g,連翹15g,菊花10g。主要是千金葦莖湯合蒼耳子散加味,重用桔梗。
另壹個方子,用於氣血虧虛的鼻竇炎。患者面色?白,乏力,無神,用補中益氣湯加桔梗、葛根來治。壹般這兩種證型的患者比較多。
余治療結腸炎的經驗方,急性期以葛根湯加薤白、桔梗,慢性皆以虛寒為主,以當歸四逆湯加阿膠、桔梗。
醫案分享
陳某,男,40歲。2019年3月4日初診。
主訴:頭痛伴流黃膿鼻涕6年余。
病史:慢性鼻炎6年。
初起頭痛鼻塞,後逐漸加重,流黃膿樣鼻涕,腥臭難聞。
在某醫院診斷為上額竇炎,給予穿刺、沖洗、藥物等治療,好轉,不久又加重。
刻診:黃膿鼻涕增多,嗅覺減退,乏力,舌紅無苔,脈沈細。
辨證:少陰熱化證。
方藥:自擬方。
黃芪24g,玄參10g,桔梗30g,薏苡仁30g,茜草10g,金銀花15g,連翹10g,葛根15g,菊花10g,白芷10g,川芎10g,生姜5g,紅棗6枚。10劑。
10.劑藥後黃膿鼻涕明顯減少,繼續使用20劑以後,諸癥消失。
使用桔梗應註意:
(1)不能用於久咳。久咳當以當歸代桔梗,咳嗽時間久不要用桔梗。
(2)歷代醫家皆認為桔梗量大容易引起嘔吐,主要原因是其中含有桔梗皂苷,量大可產生臭味。研究表明,皂苷是壹類較復雜的苷類化合物,與水混合振搖時可生成持久性的似肥皂泡沫狀物。
皂苷在植物界分布很廣,許多中藥例如人參、三七、知母、遠誌、甘草、桔梗、柴胡等都含有皂苷;
中國從前用皂莢洗衣服,就是由於其中含有皂苷類化合物。
研究還表明,有些皂苷還具有抗菌的活性或解熱、鎮靜、抗癌等有價值的生物活性。口服皂苷易引起嘔吐。
余之經驗在上額竇炎蓄膿證中,必須用30g桔梗才有效。
而為了防止嘔吐,壹者久煎,另外可飯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