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沈(括)學·《夢溪筆談》的學術價值、研究·地理學

沈(括)學·《夢溪筆談》的學術價值、研究·地理學

沈(括)學·《夢溪筆談》的學術價值、研究·地理學

對地理,沈括同樣有精湛的研究和重要的貢獻。宋代商業交通迅速發展,人們眼界不斷擴大,地理知識日漸豐富,地理學開始進入繁榮時代。在當時地理學家中,沈括又是具有代表性的壹位。他少年時隨父上任,後來自己做官,旅行足跡遍大江南北。他的地理記述,就是在旅程上觀察研究的心得。如《筆談》第72條,記述他初任沭陽縣主簿時,始見《圖經》,糾正石延年誤將海州東海縣西北的二座古墓說成是“漢二疏墓”之說(楊渭生《沈括對歷史學的貢獻》,載《沈括研究》)。如第71條,駁斥了《禹貢》“三江***入震澤”的說法。第81條,沈括還用古本《尚書》和《左傳》等古籍作比較研究,並特意去實地勘察了雲夢澤的遺址,試圖以宋時公安、石首、建寧等縣的地形說明“江南為夢”; 以玉沙、監利、景陵等縣的地勢說明“江北為雲”。此後直至清代,仍卓然成為壹家之言,至今仍崇此說(楊渭生《沈括對歷史學的貢獻》,載《沈括研究》。張家駒《中國歷史人物叢書·沈括》)。

《筆談》第575條及著名的《熙寧使遼圖抄》等都說明沈括對史地的研究是很精到的。主張鑒別史料,而不迷信古人。他做實地勘察,是研究歷史地理進行實地調查的先行者。這類實地觀測,又被他用模型把它記錄起來,所以地理模型的制造又是沈括對祖國古代地理學的偉大貢獻。沈括所制的模型***有三種:壹種是面糊木屑的;壹種是膠泥熔蠟的;壹種是木刻的。最後壹種是永久性的。後來宋神宗將這個方法推廣到沿邊各州。這樣他在南朝謝莊的方丈木質地形圖的基礎上又向前發展了壹步。歐洲到十八世紀,才在瑞士制造出最早的地形模型,比沈括要遲好幾百年,而且規模要小得多(楊文衡等《中國科技史話》下冊)。公元1076—1087年間,經過十二年的努力,他制成了《天下州縣圖》,代表了當時中國制作地圖的最高水平,惜已失傳,但根據記載,其中有全國大地圖壹幅(1.2丈×1丈);全國小地圖壹幅;又全國十八路各繪壹幅,***二十幅圖。沈括用的是二寸折百裏的比例,比傳統的壹寸折百裏放大了比例尺。舊法表示方向只用了八個方向,沈括改用二十四個方向 (楊文衡等《中國科技史話》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