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哮喘實證與痰熱壅肺證概述

哮喘實證與痰熱壅肺證概述

目錄1拼音2英文參考3定義4癥狀5實證痰熱壅肺證分析6實證痰熱壅肺證治療6.1治療6.2方劑藥物治療痰熱壅肺證哮喘6.3.65食療痰熱壅肺證哮喘6.3 438+0推薦藥料6.3.2推薦食療方劑7關於哮喘8關於哮喘證參考資料9附:1穴位 治痰熱壅肺型哮喘2治痰熱壅肺型哮喘的方劑3治痰熱壅肺型哮喘的中成藥1拼音Shí chu m n t á。

2英文參考文獻痰熱壅肺型呼吸困難[中醫術語審定委員會。中醫術語(2010)]

3.痰熱壅肺證[1]喘實的定義是指痰熱交結,阻滯於肺,呼吸困難面紅,胸悶發熱,口幹,痰黃稠,或白粘,咳嗽不利,舌紅。

4哮實證、痰熱壅肺證的癥狀哮實證、痰熱壅肺證患者,有氣喘、呼吸困難、胸痛、痰粘黃或血性,伴有胸悶發熱、體熱、出汗、喜冷飲、面紅、咽幹、尿赤、便秘、苔黃或膩、脈滑[3][4]

5證候分析:邪熱蘊肺,蒸汽化痰,痰熱郁滯,肺失清[4]。

邪熱阻肺,燒津液成痰,導致氣喘、咳嗽、氣脹、胸悶脹痛、痰稠黃,熱傷肺絡導致血痰,痰熱蒸化,故伴有煩、渴、咽幹、赤等癥狀。苔黃或膩,脈滑,是痰熱的癥狀。[3]

6痰熱壅肺證治哮實證6.1痰熱壅肺證治哮實證宜清痰熱[3]。

哮喘實證、痰熱壅肺證應以清熱化痰、宣肺平喘為主[4]。

6.2本方可用於治療痰熱壅肺型哮喘和痰熱壅肺型哮喘。桑白皮湯【備註】桑白皮湯(鏡月全書):桑白皮、半夏、紫蘇、杏仁、貝母、黃芩、黃連、梔子可用於治療。桑白皮、黃芩、黃連、梔子清肺;貝母、杏仁、紫蘇、半夏降氣化痰。極熱者加石膏、知母;痰稠粘稠,加蛤粉;加天花粉止渴潤喉;如因哮喘不能平臥,則加痱子、大黃、風化硝。痰腥用魚腥草、冬瓜子、薏苡仁、蘆根。[3]

6.3痰熱郁肺型哮喘證食療6.3.1推薦食材:柿子、白蘿蔔、鮮荸薺、甘蔗、絲瓜花、百合、枇杷、川貝等。

6.3.2推薦食療處方[4]

1.唐雪湯(古方選註):海蜇50克,馬蹄4個,鹽適量。海蜇用溫水洗凈,切絲備用;菱角去皮,洗凈,切塊備用。將海蜇、荸薺放入鍋中,加水用大火燒開,然後改用小火,繼續煮10分鐘,加鹽調味。每天1次,7天就是1個療程。

2.絲瓜花飲(滇南草藥):取絲瓜花10g和冰糖適量,放入茶杯中,用開水沖泡,用溫水浸泡10分鐘後飲用。代茶飲,每天3次,5天為1個療程。

3.杏仁餅(丹溪綱目):杏仁10g,柿子10g,青黛10g。將杏仁炒至焦黃,碾成泥狀,與青黛攪拌均勻,放入壹個破柿子中,攤開,裹上濕黃泥,煨好後取柿子食用。每次1粒,分兩次服用,5天為1個療程。

7實證呼吸困難(5)和實證呼吸困難(1)是疾病和證候的名稱[6]。是指以辨證為證的哮喘[1][5]。包括哮喘實證、風寒襲肺證、哮喘實證、外寒內熱證、哮喘實證、燥熱傷肺證、哮喘實證、痰濕蘊肺證、哮喘實證、風熱犯肺證、哮喘實證、痰熱阻肺證、哮喘實證、外寒內飲證等。

關於哮喘綜合征哮喘綜合征是該綜合征的名稱。簡稱呼吸困難,也稱呼吸困難、呼吸困難、喘息。臨床癥狀以氣短為主,其發病與肺腎關系密切,即肺為主氣,腎為氣之根。肺主出氣,腎主納氣,陰陽相交,呼吸和諧。收銀員如果漲跌異常,就會上氣不接下氣。”(見辨證論治與哮喘綜合征)。哮喘綜合征病情危重,需要準確辨證,及時治療。

哮喘綜合征表現為呼吸困難,甚至張口擡肩,抽動鼻子,不能平躺。在嚴重的情況下,每壹次呼吸都被切斷。是外感六邪,內傷飲食情誌,久病體虛所致。其病主要在肺腎,也與肝脾有關。[3]

哮喘是由於肺部疾病或其他內臟疾病長期存在,導致肺氣上沖,無權降,氣短、呼吸困難,甚至張口、擡肩、不能平臥。壹般來說,邪氣阻肺者為實哮,精氣不足者為虛哮。[7]

哮證可分為實哮和虛哮兩大類。實哮為邪氣阻肺,失氣可宣,故治以祛邪益氣[3]。實證哮喘的基本病理屬於“清濁有條理,氣在肺中紊亂。”(見《黃帝內經·靈樞·五失調》)如果外感邪氣導致六淫,痰濁水阻於肺,使肺氣失於宣,稱為實喘。“肺主氣”的功能因稟賦薄弱或元氣喪失而明顯減弱,使腎不納氣,治療方法是培補之[3]。

實哮以祛邪為主,虛哮以補為主。許多患者,長期患哮,元氣喪失,兼有邪氣(痰、水飲、氣滯),屬於虛實夾雜之證,應扶正祛邪兼施。通常在發病時,以祛邪為主;邪去大部分,強身之法為主。出現哮喘綜合征,每次咳嗽都要邊喘邊咳。哮喘叫哮喘,簡稱喘息。除藥物治療外,還可結合針灸、艾灸、外治法和藥物穴位離子導入。至於虛哮和實哮,因病因、證候、體質等條件不同,可分為各種證型。

哮喘綜合征可見於各種急慢性疾病的過程中。它不僅是肺部疾病的主要證候之壹,也是由其他影響肺部的內臟疾病引起的。因此,需要將疾病的辨證與相關疾病文章的交叉引用結合起來,才能全面分析疾病的特點,掌握其不同的預後。[3]

現代醫學中的阻塞性肺氣腫、肺心病、心肺功能不全等疾病,出現呼吸困難時可參照治療。[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