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閑談《黃帝內經》2.為何被稱為“奇書”?

閑談《黃帝內經》2.為何被稱為“奇書”?

《黃帝內經》作為壹部中醫理論書籍為何會被稱為“奇書”?

首先,它是第壹部中醫理論經典,公認的中醫學奠基之作,中醫學作為壹個學術體系就是從《黃帝內經》開始的。

這部著作第壹次系統地講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療的原則和方法,庇佑著我們中華民族,使我們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戰勝疾病,災難,綿延至今,同時也為人類 健康 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其次,《黃帝內經》也是第壹部 養生 寶典。

其中不僅講了怎樣治病,更重要的是講怎樣不得病,這也是《黃帝內經》非常重要的思想-“治未病”。

《黃帝內經》中說:“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

“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意思是說,假如壹個人的肝臟出了問題,不要盲目地治療肝臟,還要從其他未生病的器臟著手。

肝屬木,腎屬水,水生木;心屬火,木生火。所以也要從腎臟和心臟上著手治療。

而“不治已亂治未亂”就涉及了《黃帝內經》第三方面,它是壹部關於生命的百科全書,以生命為中心,裏面講了醫學,天文學,地理學,心理學, 社會 學,還有哲學, 歷史 等,是壹部圍繞生命問題而展開的百科全書。

“不治已亂治未亂”從哲學層面來說,有點辯證法思想,就是假如壹個人面臨諸多問題,造成了混亂,不要盲目地只解決當前混亂,而要從造成混亂的原因和混亂將會導致的後果入手,簡單地說就是把前頭和後面的兩端解決,中間那段矛盾也許就迎刃而解。

因為在學習這本“奇書”時,我們應培養更多地向內觀察自身,學會控制自己的私欲,從而更深刻地認識自我,關愛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