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帖結合有多種實現形式,可與不同書體形式結合。在書法諸體中,草書與碑學風貌距離最遠,最具實踐之難度,其實踐價值亦最大,正所謂“誇度越大,創新程度越高”,故引碑入草應為碑帖結合之高級形態。作為有深厚學養和藝術創造力的書家,李誌敏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就深刻洞悉這壹發展趨向,在汲取前輩書家碑帖結合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率先明確提出“引碑入草”的命題,並進行了開創性的嘗試和探索,將碑派書法之內核及精神植入草書,使草書從筆法、結體到風貌為之大變。其理論體系和實踐探索雖尚未十分完美,但其所開創的方向及積累的實踐經驗、技法規律,足以為後輩接續完善和拓展引碑入草的嶄新書風提供了基礎。
引碑入草,作為壹個新的書法流派,與其他事物壹樣,也是壹個開放的體系,壹旦形成,就只有起點而沒有終點,那麽,就需要壹代代書家用自己的藝術創造力和筆墨實踐功夫,不斷去體悟、去豐富、完善和發展它。李誌敏作為引碑入草的開創者所進行的探索,為當代書法史留下了濃重的壹頁,值得書法理論界認真研究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