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樓臺淹日月,五溪衣服***雲山。
羯胡事主終無賴,詞客哀時且未還。
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悵望千秋壹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
江山故宅空文藻,雲雨荒臺豈夢思。
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壹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蜀主窺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翠華想像空山裏,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鄰近,壹體君臣祭祀同。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壹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福移漢祚難恢復,誌決身殲軍務勞。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杜甫
北風吹同雲,同雲飛白雪。白雪乍回散,同雲何慘烈。未見溫泉冰,寧知火井滅。表瑞良在茲,庶幾可怡悅。——唐代·李隆基《溫湯對雪》溫湯對雪
北風吹同雲,同雲飛白雪。白雪乍回散,同雲何慘烈。未見溫泉冰,寧知火井滅。表瑞良在茲,庶幾可怡悅。盛牲實俎,涓選休成。鼎煁陽燧,玉盥 *** 。有飶嘉豆,既和大羹。侑以清樂,細齊人情。——唐代·佚名《郊廟歌辭。德明興聖廟樂章。迎俎》
郊廟歌辭。德明興聖廟樂章。迎俎
盛牲實俎,涓選休成。鼎煁陽燧,玉盥 *** 。有飶嘉豆,既和大羹。侑以清樂,細齊人情。止奏潛聆,登儀宿囀。太玉躬奉,參鐘首奠。簠簋聿升,犧牲遞薦。昭事颙若,存存以伣。——唐代·佚名《明皇祀圜丘樂章。肅和》
明皇祀圜丘樂章。肅和
止奏潛聆,登儀宿囀。太玉躬奉,參鐘首奠。簠簋聿升,犧牲遞薦。昭事颙若,存存以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