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教育技術界的人物有哪些?

教育技術界的人物有哪些?

朱治廷教授(華東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學校教育信息網絡中心主任。教育部高等學校教育技術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師範院校計算機教育指導委員會專家,教育部現代遠程教學資源建設項目專家,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教育資源建設項目專家工作組副組長。

主要研究方向:教育技術。

桑新民教授(南京大學),教育技術學博士生導師,教育技術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等。2003年獲首屆全國高校教師獎。

主要研究方向:教育技術基礎理論、教學設計和教學資源開發。

丁鑫(華南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華南師範大學教育與信息技術學院副院長。教育技術學國家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之壹。長期從事教育技術與遠程教育的教學與研究,系統介紹國際遠程教育基礎理論,多次參與教育部遠程教育重大改革與發展項目的設計與論證。

主要研究方向:遠程教育。

徐付印教授(華南師範大學),博士..現任華南師範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院長,信息傳播研究所所長,教育電視在教育技術學科的學術帶頭人。主持並參與了國家教育科學九五計劃、香港教育電視研究、國家教育科學十五計劃國家重點項目《信息化進程中的教育技術專業發展研究》等多門課程。主要研究方向:教育技術。

高(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遠程教育和遠程圖像監控研究。目前主持的課題有“中英合作遠程環境教育”(英國文化委員會和國家教委基礎教育司項目)、“信息高速公路與教育發展”(九五教育科研重點項目)、“中石油塔裏木油氣輸送公司視頻會議及遠程圖像監控系統”。

主要研究方向:圖像通信和遠程教育。

黃榮懷教授(北京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現任北京師範大學信息科學學院副院長、網絡教育學院副院長、教育部高等學校教育技術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教師教育信息化專家委員會秘書長。

主要研究方向:多媒體網絡技術、網絡數據庫、教育技術基礎理論、網絡教育、協作學習和安全通信。

張繼平教授(華東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長期以來,我對現代教育技術理論、計算機及多媒體教育應用、網絡遠程教育應用、計算機輔助教學(CAI)、多媒體教學系統、計算機接口技術等領域有著深入的了解和關註。

主要研究方向:遠程教育、學習支持系統(SPSS)、課件開發技術、虛擬現實(虛擬學習環境)。

李毅(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江蘇省教育技術教學實驗中心主任,1996 4月,他的註意力轉移到了教育技術領域。之後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教育技術方面,包括數字化教學資源的開發、數字化校園、虛擬實驗室的原理與應用、計算機輔助評價等。

主要研究方向:教育技術應用。

楊改學(西北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西北師範大學教育技術與傳播學院院長,《電化教育研究》國家期刊和SSCI檢索期刊社長。近20年來壹直從事教育技術專業的教學和研究。近年來,* * *承擔並完成了10多項國家級和省級科研項目。

主要研究方向:現代教育技術理論、現代遠程教育。

李加厚教授(上海師範大學)

研究方向:教育技術理論、信息技術教育、信息化教學設計、未來教育。

傅德榮教授(華中師範大學)

研究方向:多媒體和網絡教育應用、信息技術教育、計算機輔助教育、教育信息處理。

馮秀琪教授(河北大學)

主要從事教育技術的理論、方法和應用的研究,尤其側重於教學系統設計的方法論和多媒體計算機教育的應用。

吳美娜教授(北京師範大學)

他目前的研究方向是教育技術、教學設計、開發、評估和管理、遠程教育和教育電視。

李龍教授(內蒙古師範大學)

研究方向:教學設計、教育技術基礎理論、教育技術標準、學科與專業建設。

高黎明教授(北京大學)

研究方向:信息技術的教育應用,遠程教育。

吳更生教授(清華大學)

現任清華大學電化教育中心主任、教育技術研究所所長、教育技術學碩士站學術帶頭人。

研究方向:遠程教育衛星技術。

王瓊教授(北京大學)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在線教學、平臺與工具、現代遠程教育技術開發與應用研究、交互與教學設計。

盛教授(浙江大學)

主要研究方向和專長:教學設計、教學理論和教學實驗。

謝教授(第四軍醫大學)

研究方向:醫學電視教材系列化、多媒體教材開發與應用;教學設計理論與方法研究,教學設計實踐,計算機輔助教學。

熊成玉教授(清華大學)

研究方向:新媒體。

王學友副教授(清華大學)

研究方向:教育技術理論、學科與專業建設、教師培訓。

高教授(北京大學)

研究方向:教育技術理論和教育媒體設計。

遊澤清教授(天津師範大學)

研究方向:現代教育技術與多媒體技術。

鄧祖道教授(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

研究方向:多媒體網絡教學。

張祖新教授(上海外國語大學)

研究方向:教學系統設計、教育技術基礎理論、企業績效技術、教學媒體與信息設計。

劉美鳳博士,副教授

研究方向:教育技術基礎理論與應用、教學設計理論、教學設計過程模型、學科教學設計、比較教育技術(科學)研究、信息技術在學校教育中的有效應用研究、績效技術、中小學及高校教師培訓。

王藝凝教授,博士生導師(東北師範大學)

研究方向:遠程教育和網絡教育。

尹俊華教授

主要著作:《中國教育大辭典》第七卷(教育技術卷);中國教育技術司教育技術處;教育技術概論等。研究成果:發表課程開發理論、教育技術定義理論論文10余篇。其中“教育技術學專業課程開發理論與課程體系開發模式研究”獲1993年北京市普通高等教育成果壹等獎(第壹完成人)。

李雲林教授

華南師範大學,1983年6月,教學部批準華南師範大學設立全國首個電化教育本科專業,學校成立電化教育系,任系主任(1996退休)。

焦建利教授

未來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技術學副教授,教育信息技術學院碩士生導師。近年來主要研究教育技術基礎理論、教育信息化、教師教育等問題。他曾擔任中歐EU-中國GBEP項目、中英ETIP項目的顧問,並參與中國、加拿大和美國的英語CCUEI項目。撰寫了《教育技術學英語》、《學習科學與教育技術學》,在專業期刊上發表了《教育技術元研究大綱》等文章。

莊李秀博士(北京師範大學信息學院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所)

研究方向:網絡教育、數字資源建設與管理、教育信息化、信息技術的教育應用、建構主義環境下的教學設計。

鐘誌賢(江西師範大學)

理學博士,1995晉升正教授。現任江西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所長,教育技術/課程與教學論專業碩士生導師。

主要從事教育技術、信息教育、遠程教育、素質教育和成功學。

余聖泉

男,1991年8月29日出生於江西博陽,考入北京師範大學,1995年9月至1997年7月在北京師範大學電子系計算機教育應用專業攻讀碩士學位。1997年直接攻讀博士學位,2000年7月獲得博士學位。現就職於北京師範大學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所。

楊凱成副教授

男,遼寧海城人,1989考入北京師範大學,就讀於原電子系,現代教育技術專業。1993被推薦攻讀現代教育技術碩士,師從何克康教授。1995留校,繼續師從何克康教授攻讀教育技術學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計算機教育應用,獲博士學位1999。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教育技術基礎理論和信息技術的教育應用。

張為民副教授(未找到)

碩士生導師:教育技術學,研究領域:教育技術理論,教學系統設計。

王敏娟(未找到)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教育技術系副教授,美國國家外語教學資源中心網絡項目主任。美國核心雜誌& gt(教育技術研究與發展)編輯委員會;第九屆和第十屆全球中文計算機教育大會項目委員會成員。1995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畢業;1997獲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比較文學碩士;2001獲得密蘇裏大學信息科學與教育技術博士,連續四年獲得埃爾維斯·霍金斯傑出博士獎。曾任密蘇裏大學教育技術創新中心研究主任,密蘇裏地方電視臺實習網絡記者,摩托羅拉大學和全球最大審計公司——普華永道LLP公司網絡培訓顧問。到目前為止,已有近30篇學術論文在各種海外雜誌、書籍和國際會議上發表,其中壹篇關於網絡交流中的性別差異的論文獲得了2002年全球國際數字學習大會的優秀論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