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進來大師:中國最早的有哪些?例如,中國最早的詩集是& gt

進來大師:中國最早的有哪些?例如,中國最早的詩集是& gt

1,中國歷史上唯壹的女皇帝是武則天;

2.世界上最古老的單孔石橋是趙州橋;

3.世界上現存最早有確切年代的雕版印刷是唐代的《金剛經》;

4.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和三省六部制始於隋朝;

5.晚唐時期火藥首次用於軍事;

6.我國現存最早的完整法典是《唐律論》;

7.第壹次記錄火藥配方的人是孫思邈;

8.指南針最早應用於航海是在宋代;

9.世界上最早的紙幣是北宋的十字架;

10.中國歷史上第壹部編年體通史是司馬光編纂的《資同治鑒》。

11,最早的指南儀是戰國時期的新浪;

12,活字印刷術最早的發明者是畢升;

13.中國歷史上第壹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統壹的封建王朝是元朝;

14,回族在元朝開始形成;

15、中國最高地方行政組織——省級行政區劃始於元代;

16.世界上最早的遠洋航行是鄭和下西洋。

中國的四大發明是眾所周知的,但不可能說出世界上有多少最好的發明在古代中國。讓我告訴妳壹些事情:

1.最早種植水稻和谷子:早在7000年至5000年前,中國就種植了水稻和谷子。

【轉自鐵血社區/】

2.最早發明養蠶和絲織:早在四五千年前的宗法公社時期,中國就開始養蠶繅絲,防治技術有了新的進展。

3.漆的歷史最悠久:原始社會河姆渡遺址出土了紅漆碗。商周時期的漆器制造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

4.文字的使用和流通時間最長:漢字仍然是世界上唯壹廣泛使用的古文字。漢字產生於原始社會末期到奴隸社會早期,到商代時,甲骨文已經成為比較成熟的文字。

5.最長日期法:幹支日期法是商代歷法的最大成就,是世界上最長的日期法。

6.最早的日月食記錄:夏朝的相關史料和商代的甲骨文,保存了中國早期的日月食記錄。這也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記錄。

7.鑄鐵軟化技術最早的發明:春秋戰國時期,我國人民創造的鑄鐵軟化處理技術比歐洲早了兩千多年。

【轉自鐵血社區/】

8.哈雷彗星最早的記錄:《春秋》記載公元前613年“壹星入北鬥”,這是世界上公認的第壹個哈雷彗星的確切記錄,比歐洲早600多年。

9.19年七閏歷的最早確立:春秋時期的立法已經形成了固定的制度,基本確立了19年七閏的原則,比西方早了160年。

10,最早的天文著作:戰國時期,楚人甘德和魏人沈詩各寫了壹部天文著作,後被統稱為《石幹星經》,其中包含了豐富的天文記錄。

11、最早使用的犁:西漢時,犁上就配有翻土的犁,比歐洲早了壹千多年。

12,最早的太陽黑子記錄:《漢書·五行誌》中說:“漢和平元年(公元前28年),三月已過(18日),日黃,有黑氣如錢大,居日本中央。”西漢時期關於太陽黑子的這段記載,是世界公認的最早的關於太陽黑子的記載。

13《最高級的應用數學:九章算術》是東漢時期撰寫的壹部數學專著,在九章中介紹了許多算術命題及其解法,是當時世界上最高級的應用數學,標誌著中國古代數學完整體系的形成。

【轉自鐵血社區/】

14.最早確定地震方位的地動儀:東漢科學家張衡發明制造的地動儀,可以遠距離測量千裏之外的地震方向,比歐洲人制造的地動儀早1700多年。

15、最早發明麻醉劑:東漢末年的“神醫”華佗從植物中提取並制成麻沸散,適用於外科手術,比西方早了1600多年。

16、最早的造紙術發明:西漢早期就有紙,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有地圖的紙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紙。105年,東漢的蔡倫改進了造紙術,制成了便宜易寫的紙。且原料易得,故稱“蔡侯紙”。

17、圓周率最早的精確計算:魏晉數學家劉維提出了利用極限理論計算圓周率的正確方法。南朝祖沖之精確計算圓周率在3.1415926 ~ 301415927之間,比國外早了近千年。

18,最長最早的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至卓君(今屬京),南至余杭(今屬杭)的大運河,由楊迪於605年至610年開鑿,是世界上最早最長的大運河。

19,最大的海船:隋唐時期,中國能夠建造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船。經過波斯灣時要換船,所以有“海上霸主”之稱。

【轉自鐵血社區/】

20.最早的銀行:隋唐時期的櫃臺,專門從事貨幣的存貸業務,是中國最早的銀行雛形,比歐洲的金融機構早了六七百年。

21,印刷術的最早發明:隋文帝時,“廢像留下,命刻之,為印書之始”。隋唐時期,有雕刻的佛教歷法和書籍。唐代868年印制的《金剛經》是世界上最早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本。11世紀中葉,北宋平民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比歐洲人早了四個多世紀。

22.火藥最早的發明及其在軍事上的應用:在唐朝中期的書籍中,已經有了火藥的配方。唐朝末年,火藥開始用於軍事,火箭是最早的火藥武器。南宋發明了管狀火器“火槍”,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原始步槍,開創了人類戰爭史上的新階段。

23.最早的子午線長度測量和最早的恒星運動發現:唐代壹位傑出的天文學家和尚壹行是世界上用科學方法測量地球子午線長度的奠基人,比國外早了約90年。蒙克斯壹行還創造了壹種黃道旅行儀,用來觀測太陽、月亮和五星的位置和運動。通過觀察,壹行人發現了星位移動的現象。這比英國天文學家哈雷在1718年提出恒星自行的觀點早了近千年。

24.國家頒布的最早的藥典:主編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國家頒布的藥典。

25.最古老的古代拱橋:趙州橋由隋代工匠李春設計建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橋。

【轉自鐵血社區/】

26.最大的藝術寶庫: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大的藝術寶庫之壹,有1000多個洞窟,其中塑造了不同表情的佛像,繪制了金色墻壁的壁畫。其中隋唐時期的窯洞占67/10。

27.指南針最早發明並應用於航海:戰國時期,人們利用磁鐵導比的特性制作了壹種導向工具——司南。經過不斷的改造,宋代的新浪制造出了指南針,最早用於航海。指南針在宋代已經廣泛應用於航海交通中。公元13世紀,指南針被引入阿拉伯和歐洲國家。指南針用於航海,極大地促進了世界經濟和文化的交流與發展。同時也為歐洲航海發現美洲,實現全球航海提供了重要條件。

29.年周期最早的確定:郭守敬是元代傑出的天文學家。他主持了《時間硬幣》的編纂。壹年的周期和現在的公歷基本相同,只是這個現在的公歷早了300年。

30.最早的遠洋航行:明朝鄭和從1405到1433七次下西洋,到過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它的規模、持續時間和航程在世界航海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他比歐洲航海家的遠洋航行早了半個多世紀。

31.最早對石灰巖喀斯特地貌的描述: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的《徐霞客遊記》,其中對石灰巖喀斯特地貌的觀察和描述比歐洲早了約兩個世紀。

32.最早關於腳氣的討論:唐代醫生孫思邈在哪裏?《錢進方》中記載,含有大量維生素B的杏仁、吳茱萸、川椒、谷殼可用於治療和預防腳氣,在當時是非常先進的。比歐洲第壹次討論腳氣病早了差不多壹千年。

【轉自鐵血社區/】

33.最早使用紙幣:北宋創制了“交子”,這是中國紙幣使用的開端,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34.最早發現磁偏角:北宋科學家沈括發現磁針略東指向南方的現象,這是最早的磁偏角記錄,比歐洲早400多年。

中國的祖先讓我們的後代驕傲,讓世界驚訝。今天的中國吸引著世界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