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戰爭論》中的觀點,及作者介紹。詳細壹點。

《戰爭論》中的觀點,及作者介紹。詳細壹點。

《戰爭論》是普魯士軍事理論家卡爾·馮·克勞塞維茨創作的壹部軍事理論著作,首次出版於1832年。

在《戰爭論》中,克勞塞維茨揭示了戰爭從屬於政治的根本性質,認為戰爭是政治通過另壹種手段的繼續;指明了人的因素尤其是精神力量對於戰爭勝負的作用,認為統帥的才能、軍隊的武德等是作戰的關鍵。

闡述了戰爭的性質有向民眾戰爭轉變的歷史趨勢,對民眾戰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充分的肯定;探討了戰略和戰術、進攻和防禦、戰爭的目的和手段之間的辯證關系,提出了集中優勢兵力殲滅敵人等理論

《戰爭論》全書***有三卷八篇壹百二十四章,分別論述戰爭的性質、戰爭理論、戰略、戰鬥、軍隊、防禦、進攻和戰爭計劃。

1、戰爭與政治的關系: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壹種手段的繼續

克勞塞維茨把戰爭區分為“絕對戰爭”和“現實戰爭”兩種形態。並通過分析“絕對戰爭”認為,不應該把戰爭看成是壹種單純的暴力和消滅敵人的行為,而應把絕對戰爭作為整個社會的壹部分,放到現實生活中去進行考察。

克勞塞維茨提出,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壹種手段的繼續。在此基礎上,克勞塞維茨進壹步對戰爭與政治的關系問題作了具體的探討。壹方面,政治決定戰爭;另壹方面,戰爭反作用於政治。

2、戰爭的特性:充滿危險、充滿勞累、充滿不確實、充滿偶然性

首先,戰爭是充滿危險的領域。戰爭是充滿著艱難險阻的活動,當壹個人接觸到程度不同的危險時,只具有普通的勇氣是不夠的。要在各種苦難的條件下泰然自若,就必須具備巨大的勇氣、強烈的榮譽感或久經危險的習慣。

其次,戰爭是充滿勞累的領域。在戰爭中,勞累是暗中束縛人的智力活動和消磨人的心理狀態的許多因素之壹。要想不被勞累所壓倒,就需要有壹定的體力和精神力量。為此,指揮官應要求軍隊和部下在戰爭中自覺鍛煉吃苦耐勞的精神。

其三,戰爭是充滿不確實的領域。在戰爭中.壹切行動所追求的只是可能的結果,戰爭行動所依據的情況有四分之三好像隱蔽在雲霧裏壹佯,是或多或少不確定的。人們對隱藏著的敵情,只能根據不多的材料進行推測,同時也很難每時每刻都確切地了解自己的情況.從而增加了認識和把握戰爭規律的困難。

其四,戰爭是充滿偶然性的領域。人類的任何活動都不像戰爭那樣,給偶然性這個不速之客留有這樣廣闊的活動地盤。偶然性會增加各種情況的不確定性,並擾亂戰爭事件的進程。由於偶然性的不斷出現,就會不斷發生預期計劃與戰爭實際不符的情況,它直接影響到作戰計劃的實施。

3、戰爭的目的:打垮敵人

克勞塞維茨認為,戰爭的直接目的是打垮對方,使敵人無力抵抗是戰爭行為真正的目標。在他看來,打垮敵人這個抽象的戰爭目的,包括三個要素:壹是消滅敵人的軍隊;二是占領敵人的國土;三是征服敵人的意誌。

4、戰爭理論:不是死板的規定而應是壹種考察

克勞塞維茨認為,軍事活動具有自己的特點,企圖為軍事藝術建立壹套死板的理論,好像搭起壹套腳手架那樣來保證指揮官到處都有依據,是根本不可能的。為消除戰爭理論與實踐之間的矛盾,克勞塞維茨提出,戰爭理論不應是對戰爭實踐的規定,而應是壹種考察,這種考察就是對事物進行分析探討。

它可以使人們對事物有壹個確切的認識。他認為,戰爭理論主要是幫助指揮官和從事戰爭的人們確定思考的基本路線,而不應像路標那樣指出行動的具體道路。

5、精神要素:軍隊的武德和軍事天才

克勞塞維茨之前的軍事理論家往往過分誇大物質因素在決定戰爭勝負中的作用,忽視乃至否認精神因素的作用。克勞塞維茨充分肯定精神因素在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認為精神要素是戰爭中最重要的問題之壹,對軍事力量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他指出,在戰鬥過程中,精神力量的損失是決定勝負的主要原因。

6、集中兵力:戰略上最重要又簡單的準則

克勞塞維茨認為,數量上的優勢不論在戰術上還是戰略上都是最普遍的制勝因素。因此,在決定性的戰鬥中盡可能多地集中兵力這個原則,在現在必須提到比過去更高的地位。尤其是交戰雙方在科學水平、武器裝備和訓練等方面越是處於均勢,兵力的對比就越起決定性的作用。

他還把數量上的相對優勢進壹步區分為空間上的兵力集中和時間上的兵力集中。在克勞塞維茨看來,雖然在戰術上兵力可以逐次使用,但在戰略上兵力卻必須同時使用。數量上的優勢應該看作是基本原則,不論在什麽地方都是應該首先和盡量爭取的。戰略上最重要而又最簡單的準則是集中兵力。

7、進攻和防禦:兩種最基本的作戰形式

克勞塞維茨認為進攻和防禦是相輔相成的。每壹種防禦手段都會引起壹種進攻手段,同樣,壹種進攻手段是隨著壹種防禦手段的出現自然而然地出現的。也就是說,當防禦的方法壹經確定,進攻就針對它們采取對策;防禦研究了進攻所使用的手段,於是又產生新的防禦原則。

進攻和防禦總是這樣相互作用並得到相互促進的。他指出,戰爭中的防禦(其中包括戰略防禦)決不是絕對的等待和抵禦,而只是壹種相對的等待和抵禦,因而多少帶有壹些進攻因素。同樣,進攻也不是單壹的整體,而是不斷同防禦交錯著的。

8、民眾武裝:燎原之勢的熊熊烈火

克勞塞維茨對民眾戰爭壹貫持贊成態度,並對民眾戰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充分的肯定。他認為,民眾武裝如同燎原之勢的熊熊烈火。他們分散隱蔽,突然襲擊,機動靈活,時隱時現,神出鬼沒地采取壹切手段打擊和削弱敵人,使敵人索道處處都有抵抗的因素,但是處處又都捉摸不到。

作者簡介

卡爾·馮·克勞塞維茨(Carl von clausewitz,1780—1831),普魯士將軍、軍事理論家和軍事歷史學家。他壹生參加了四次戰役:萊茵戰役、奧新塔德會戰、法俄戰爭和滑鐵盧戰役。1792年克勞塞維茨參加普魯士軍隊並參加了對法戰爭,因功升為少尉。後進入柏林軍官學校學習。1803年從柏林軍官學校畢業後被任命為奧古斯特副官。

1806年在普法戰爭中被俘,第二年被釋放回國。1809年進總參謀部,因反對普魯士與拿破侖結盟而辭職,前往俄國並參加俄國軍隊,以反對拿破侖的入侵。1813年回柏林,後擔任萊茵軍團參謀長,開始軍事理論研究。1818年以將軍銜調任柏林軍官學校校長,任職期間著述了《戰爭論》。

擴展資料

德國軍事大師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中總結了戰爭的核心四原則:

(1)用最高的精力使用我們所可能動用的壹切兵力。

(2)盡可能集中兵力在準備作決定性打擊的點上。

(3)不可浪費時間,行動快速可獲得先機。奇襲,為獲致勝利的最強力因素。

(4)用最高的精力來追隨已獲的成功。追擊已敗的敵人實為獲致勝果的唯壹手段。

《戰爭論》中寫道:“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壹種手段的繼續”,戰爭是完成政治目的的手段,政治的利益是戰爭所追求的目標,所以戰爭行為的決策標準是權衡利益。

關於第壹條(1)用最高的精力使用我們所可能動用的壹切兵力。這是指盡可能的增加作戰力量,這是力的第壹個要素,力的大小對作用效果有影響,力越大,效果越大。在廣義動量定理公式Fαt=MV中,增大力F的大小,會使成果MV增大。

第二條(2)盡可能集中兵力在準備作決定性打擊的點上。指的是力的三要素中的作用點。力的作用點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點不同,效果不同。集中兵力於決定性的打擊點上,決定性的打擊點就是兵力的作用點。向決定性的打擊點集中兵力,才能取得決定性的成果。

第三條(3)不可浪費時間,行動快速始可制敵機先。奇襲,為獲致勝利的最強力因素。不可浪費時間指的是廣義動量定理公式Fαt=MV中的時間,增加時間t會使成果MV增大。行動快速始可制敵先機指爭取時間t優勢,快速行動可以使敵人沒有準備,措手不及,這樣敵人的抵抗能力變弱,更容易取得成果,行動快速就是相對於敵人增加了力量的作用時間t。

李德哈特說:“最普通的錯誤是:使妳的對手,有自由和時間來集中他的兵力,而用以對抗妳的集中兵力”。行動快速相對的增加了力量的作用時間t,成果MV便會增大。奇襲就是指改變力量的方向α,由於敵人在此方向上沒有準備,所以取得的成果也會增加。

第四條(4)用最高的精力來追隨已獲的成功。追擊已敗的敵人實為獲致勝果的唯壹手段。敵人潰敗時,會選擇逃亡,此時敵人的隊形散亂,不能組織起有效的反抗,敵人的抵抗力變得很弱,而相比較下,勝利方的力量F則變得更強。

在廣義動量定理公式Fαt=MV中的F相對變大,則取得的成果MV便會增大。勝利的精神作用容易提高士兵的戰鬥力,而失敗的精神作用會降低士兵的抵抗力。並且在追擊敵人的過程中,敵人由於急於逃命,則更容易從敵人手中獲得戰利品,從而增加勝利的成果,並且相應的減少了敵人的戰爭資源。

追擊已敗的敵人是系統思考中的正反饋,被追擊的敵人戰鬥力變弱,從而相應的我方與敵方的對比優勢變強,從而更大程度的消弱敵人的戰鬥力,形成正反饋效應。

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中強調集中兵力的重要性,他寫道:“

數量上的優勢不論在戰術上還是戰略上都是最普遍的致勝因素。

戰略上最重要而又最簡單的準則是集中兵力。

人們必須承認,數量上的優勢是決定壹次戰鬥結果的最重要的因素,只不過這種優勢必須足以抵消其他同時起作用的條件。從這裏得出壹個直接的結論:必須在決定性的地點把盡可能多的軍隊投入戰鬥。

在壹般條件下進行的大小戰鬥中,不論其他方面的條件如何不利,只要有顯著的數量上的優勢,而且無需超過壹倍,就足以取得勝利了。

如果我們不抱偏見地研究現代戰史,那就必須承認,數量上的優勢越來越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在決定性的戰鬥中盡可能多地集中兵力這個原則,在現在必須提到過去更高的地位。

數量上的優勢應該看作是基本原則,不論在什麽地方都是應該首先和盡量爭取的。

壹切用於某壹戰略目的的現有兵力應該同時使用,而且越是把壹切兵力集中用於壹切行動和壹個時刻就越好。”

百度百科-戰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