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求文檔: 從傳說中的黃帝到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小傳200

求文檔: 從傳說中的黃帝到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小傳200

小傳:

軒轅黃帝為中華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國遠古時期部落聯盟首領。黃帝(英文:The huangdi;Yellow emperor)(前2697-前2599年)少典之子,本姓公孫,長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軒轅之丘(在今河南新鄭西北),故號軒轅氏,出生、創業和建都於有熊(今河南新鄭),故亦稱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他首先統壹中華民族的偉績而載入史冊。他播百谷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創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車,發明指南車,定算數,制音律,創醫學等,是承前啟後中華文明的先祖。傳說中遠古時代中華民族的***主,五帝之首

炎帝,傳說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又稱赤帝、烈山氏,位於黃河中遊陜西渭河地區。壹說即神農氏(或神農氏的子孫)。相傳其母名女登,壹日遊華陽,被神龍繞身,感應而孕,生下炎帝。傳說炎帝人身牛首,頭上有角。炎帝生於烈山石室,長於姜水,有聖德,以火德王,故號炎帝。炎帝少而聰穎,三天能說話,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穡之事。他壹生為百姓辦了許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豐食足衣;為了讓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嘗遍了各種藥材,以致自己壹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樂器,讓百姓懂得禮儀,為後世所稱道。據《史記》等古籍追記,炎帝姓“伊耆”,名石年。母為有嬌氏女,名曰女登,是少典正

讓制得到帝位,傳說是夏後氏部落的首領,是子承父位、中國奴隸制的創始人。

禹,姒姓夏後氏,名文命,號禹,後世尊稱大禹,是黃帝軒轅氏玄孫 。通過禪

大禹率領民眾,與自然災害中的洪水鬥爭,最終獲得了勝利。面對滔滔洪水,大禹從鯀治水的失敗中汲取教訓,改變了「堵」的辦法,對洪水進行疏導,體現出他具有帶領人民戰勝困難的聰明才智;大禹為了治理洪水,長年在外與民眾壹起奮戰,置家庭於不顧,「三過家門而不入」。

齊桓公

齊桓公

齊桓公

(?-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時代齊國第十五位國君,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姜姓,名小白。齊僖公的兒子、齊襄公的幺弟,其母為衛國人。春秋五霸之首。齊襄公和齊君無知相繼死於內亂後,小白與公子糾爭位成功,即國君位為齊桓公桓公任管仲為相,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壹、兵民合壹的制度,齊國逐漸強盛。桓公於前681年在甄(今山東鄄城)召集宋、陳等四國諸侯會盟,齊桓公是歷史上第壹個充當盟主的諸侯。當時中原華夏各諸侯苦於戎狄等部落的攻擊,於是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北擊山戎,南伐楚國,桓公成為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賞賜。桓公晚年昏庸,信用易牙、豎刁等小人,最終在內亂中餓死。

商鞅

商鞅(約前395年—前338年),漢族,衛國(今河南安陽市內黃梁莊鎮壹帶)人。戰國時期政治家、思想家,先秦法家代表人物。姬姓,衛氏。又稱衛鞅、公孫鞅(衛鞅之“衛”即氏於國,商鞅之“商”即氏於居或氏於官,又“諸侯之子曰公子,諸侯之孫曰公孫,公孫之子以王父字為氏”。衛鞅之祖為衛國君,故又稱公孫鞅。)商鞅應秦孝公求賢令入秦,說服秦孝公變法圖強。孝公死後,受到秦貴族誣害以及秦惠文王的猜忌,車裂而死。其在秦執政二十余年,秦國大治,史稱“商鞅變法”,並使秦國長期淩駕於山東六國之上,但最後還是死於自己的法。

變法:

1.編制戶口,加強刑法

2.獎勵生產

3.獎勵軍功

4.推行縣制

5.承認土地私有

6.統壹度量衡

張騫

張騫(約公元前164~前114年),漢族,字子文,漢中郡城固(今陜西省城固縣)人,中國漢代卓越的探險家、旅行家與外交家,對絲綢之路的開拓有重大的貢獻。開拓漢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並從西域諸國引進了汗血馬、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等等。

張騫通西域

漢武帝建元元年( 前140),武帝欲聯合大月氏***擊匈奴,張騫應募任使者,於建元二年出隴西,經匈奴,被俘。後逃脫,西行至大宛,經康居,抵達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壹年多才返回。在歸途中,張騫改從南道,依傍南山,企圖避免被匈奴發現,但仍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壹年多。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內亂,張騫乘機逃回漢朝,向漢武帝詳細報告了西域情況,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因張騫在西域有威信,後來漢所遣使者多稱博望侯以取信於諸國。張騫對開辟從中國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有卓越貢獻,至今舉世稱道。

蔡倫

蔡倫(61?~121)字敬仲,漢族,東漢桂陽郡人。我國四大發明中造紙術的發明者。自古以來都是把字寫在或刻在竹片上,再編成冊,那種用來寫字的絲綢叫做紙。絲綢很貴而竹簡又太笨重,並且不便於人們使用。蔡倫於是想出壹種方法,用樹皮、麻頭以及破布、魚網造成紙。元興(漢和帝年號)元年上奏皇帝,皇帝誇贊他的才能,從此都采用他造的紙,所以天下都說“蔡侯紙”。

張仲景

張仲景,河南南陽人,東漢後期醫學家。生於公元150年正月十八日,於公元219年溘然長逝,享年69歲。他出生於壹個沒落的官僚家庭,其父張宗漢曾在朝為官。由於家庭條件的特殊,於是他從小就接觸了許多典籍。他從史書上看到了扁鵲望診齊桓公的故事後,對扁鵲產生了敬佩之情,也為他後來成為壹代名醫奠定了基礎

張仲景,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稱為醫聖。相傳曾舉孝廉,做過長沙太守,所以有張長沙之稱。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在方劑學方面,《傷寒雜病論》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創造了很多劑型,記載了大量有效的方劑。其所確立的六經辨證的治療原則,受到歷代醫學家的推崇。這是中國第壹部從理論到實踐、確立辨證論治法則的醫學專著,是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壹,是後學者研習中醫必備的經典著作,廣泛受到醫學生和臨床大夫的重視。

華佗

華佗字元化,又名旉,漢未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是三國著名醫學家。少時曾在外遊學,鉆研醫術而不求仕途。他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於手術,被後人稱為“外科聖手”、“外科鼻祖

華佗畫像雕像集萃(20張)”。精通內、婦、兒、針灸各科,外科尤為擅長,行醫足跡遍及安徽、山東、河南、江蘇等地。他曾用“麻沸散”使病人麻醉後施行剖腹手術,是世界醫學史上應用全身麻醉進行手術治療的最早記載。又仿虎、鹿、熊、猿、鳥等禽獸的動態創作名為“五禽之戲”的體操,教導人們強身健體。後因不服曹操征召被殺,所著醫書《青囊書》已佚。今亳州市有“華佗庵”等遺跡。

司馬遷

司馬遷(公元前145—公元前87年後),字子長,又稱太史公,漢朝著名的史學家,與

司馬遷像

司馬光並稱“史界兩司馬”與司馬相如合稱“文章西漢兩司馬”。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壹家之言”的史識,成就了《史記》——中國歷史上第壹部紀傳體通史。全書130篇,52萬余字,包括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和七十列傳,主要記諸侯之事,對後世的影響極為巨大。被稱為“實錄、信實”,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學“雙壁”之壹,前“四史”之首。

曹操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壹名吉利,漢族,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中國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國時代魏國的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後為魏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他為魏武帝。曹操壹生征戰,為全國盡快統壹,在北方廣泛屯田,興修水利,對當時的農業生產恢復有壹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門第觀念,抑制豪強,所統治的地區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此外,他還精於兵法,著《孫子略解》、《兵書接要》《孟德新書》等書。作為壹代梟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詩歌,抒發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苦難生活,慷慨悲涼。

諸葛亮

諸葛亮造像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瑯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蜀漢丞相,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發明家、軍事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謚曰忠武侯;後來的東晉政權為了推崇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代表作有《前出師表》、《後出師表》、《誡子書》等。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成都有武侯祠。另,大詩人杜甫有《蜀相》名篇傳世。

北魏孝文帝

孝文帝( 公元467年— 499年),本姓“拓跋”,名宏。是拓跋弘的長子,471年—499年在位, 為北魏第六位皇帝,謚號孝文皇帝。484年孝文帝下令實行俸祿制,使吏治貪汙腐敗現象有所好轉,485年馮太後、孝文帝頒布了均田令,495年正式遷都洛陽,命鮮卑貴族漢化,采用了漢族統治階級的政治制度。這些改革,加速了當時北方各少數民族封建化的過程,促進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祖沖之.

祖沖之( 公元429年—公元500年)是我國傑出的數學家,科學家。南北朝時期人,漢族人,字文遠。生於宋文帝元嘉六年,卒於齊昏侯永元二年。祖籍範陽郡遒縣(今河北淶水縣)。祖沖之從小接受家傳的科學知識。青年時進入華林學省,從事學術活動。壹生先後任過南徐州(今鎮江市)從事史、公府參軍、婁縣(今昆山市東北)令、謁者仆射、長水校尉等官職。其主要貢獻在數學、天文歷法和機械三方面。

數學成就:他寫的《綴術》壹書,被收入著名的《算經十書》中,作為唐代國子監算學課本,可惜後來失傳了。祖沖之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第壹位將圓周率值計算到小數第7位的科學家,創造了中國紀協世界之最。

天文歷法

祖沖之創制了《大明歷》,最早將歲差引進歷法;采用了391年加144個閏月的新閏周;首次精密測出交點月日數(27.21223),回歸年日數(365.2428)等數據,還發明了用圭表測量冬至前後若幹天的正午太陽影長以定冬至時刻的方法。

機械制造

他設計制造過水碓磨、銅制機件傳動的指南車、千裏船、定時器等等。此外,他在音律、文學、考據方面也有造詣,他精通音律,擅長下棋,還寫有小說《述異記》。是歷史上少有的博學多才的人物。

為紀念這位偉大的古代科學家,人們將月球背面的壹座環形山命名為“祖沖之環形山”,把小行星1888命名為“祖沖之小行星”。

王羲之

東晉書法家,字逸少,號淡齋,漢族,祖籍瑯琊臨沂(今屬山東),後遷會稽(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中國東晉書法家,有書聖之稱。歷任秘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人稱“王右軍”、“王會稽”。其子王獻之書法亦佳,世人合稱為“二王”。。此後歷代王氏家族書法人才輩出。東晉升平五年卒,葬於金庭瀑布山(又稱紫藤山),其五世孫衡舍宅為金庭觀,遺址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