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關於桂花十分香的詩句(描寫桂花很香的詩句)

關於桂花十分香的詩句(描寫桂花很香的詩句)

1.描寫桂花很香的詩句

1、宋代李清照《鷓鴣天·桂花》: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壹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

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釋義:此花淺黃而清幽,形貌溫順又嬌羞。性情蕭疏遠離塵世,它的濃香卻久久存留。無須用淺綠或大紅的色相去招搖炫弄,它本來就是花中的第壹流。梅花肯定妒忌它,而它又足以令遲開的菊花感到害羞。

在裝有華麗護欄的花園裏,它在中秋的應時花木中無雙無儔。《離騷》裏,為何巖桂不被收?大詩人屈原啊,可真叫無情無義,在寫到諸多花木的《離騷》裏,為何巖桂不被收?

2、宋代謝懋《霜天曉角·桂花》:

綠雲剪葉,低護黃金屑。

占斷花中聲譽,香與韻、兩清潔。

勝絕,君聽說。是他來處別。

試看仙衣猶帶,金庭露、玉階月。

釋義:桂樹的綠葉青翠欲滴,仿佛是用碧雲剪裁出來的,青青的葉片低垂著,保護著它那像金子碎屑壹樣的黃色花朵。它獨占了花中的美譽,無論是它那優雅的氣質還是幽郁的香氣,兩樣都稱得上是花中的極品,無誰能比。

桂花已達到了無法再聖潔的程度,妳若不信就聽我說說它非同壹般的來處。妳擡頭望望天上那輪皎潔的月光,嫦娥輕逸地把長袖揮舞,白玉做成的臺階映射著銀色的光輝,金碧輝煌的宮殿沐浴著壹層甘露。那就是月宮,桂花就在那裏生長。

3、唐代王維《鳥鳴澗》: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釋義:寂靜的山谷中,只有桂花在無聲的飄落,夜半更深,萬籟俱寂,似空無壹物。明月升起光輝照耀驚動了山中棲鳥,它們在春天的溪澗裏不時地鳴叫。

4、宋代晏殊《中秋月》: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釋義:月光下梧桐樹影隨著時間推移,不知不覺的移動著,在這團圓夜仍是獨自面對著角落。月宮中的嫦娥現在也未嘗不感遺憾吧,陪伴她的,畢竟只有那清冷的月宮和孤寂桂樹。

5、唐代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釋義:庭院地面雪白樹上棲息著鵲鴉,秋露無聲無息打濕了院中桂花。今天晚上人們都仰望當空明月,不知道這秋思之情落在了誰家?

2.描寫桂花香的詩句

桂花香

桂林林靈靈桂林,

桂花花香香滿城。

遙見仙子輕起舞,

落花似雪飄無聲。

無題

陸遊

半醉淩風過月旁,

水精宮殿桂花香。

素娥定赴瑤池宴,

侍女皆騎白鳳凰。

思遠

獨坐小庭裏,

風送桂花香。

冷露如清淚,

嫦娥亦何傷?

浣溪沙·戀翼

桂花香飄絲雨天,

朵朵鋪地惹人憐,

只因知是塵土戀。

猶憶當初識紅顏,

明年今時又怎念?

但願此情永不闌。

桂花

街邊桂花樹,

城裏林中優。

不覺日相伴,

幽香報中秋。

桂花

冰清玉潔在月宮,

白衣如雪展素容。

妙手若得采壹枝,

香入翰墨情更濃。

桂花吟

天姿國色滿庭芳,

獨領風騷自無雙。

九宵之外借靈氣,

慧質蘭心有清香。

山茱萸

王維

朱實山下開,

清香寒更發。

幸與叢桂花,

窗前向秋月。

秋思(其二)

孤星無影去

雲開月滿樓

桂花飄香夜

又是壹年秋

驀山溪(桂花)

萬俟詠

芳菲葉底。誰會秋江意。深綠護輕黃,怕青女、霜侵憔悴。開分早晚,都占九秋天,花四出,香七裏。獨步珠宮裏。

佳名巖桂。卻是因遺子。不見月中來,又那得、蕭蕭風味。霓裳舊曲,休問廣寒人,飛太白,酬仙蕊。香外無香比。

3.關於”桂花的香氣“詩句有哪些

1、《靈隱寺》唐宋之問

鷲嶺郁岧峣,龍宮鎖寂寥。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捫蘿登塔遠,刳木取泉遙。

霜薄花更發,冰輕葉未雕。夙齡尚遐異,搜對滌煩囂。

待入天臺路,看余度石橋。

2、《早發始興江口至虛氏村作》唐宋之問

候曉逾閩嶠,乘春望越臺。宿雲鵬際落,殘月蚌中開。

薜荔搖青氣,桄榔翳碧苔。桂香多露裛,石響細泉回。

抱葉玄猿嘯,銜花翡翠來。南中雖可悅,北思日悠哉。

鬒發俄成素,丹心已作灰。何當首歸路,行剪故園萊。

3、《答樂天所寄詠懷,且釋其枯樹之嘆》唐劉禹錫

衙前有樂饌常精,宅內連池酒任傾。

自是官高無狎客, 不論年長少歡情。

驪龍頷被探珠去,老蚌胚還應月生。

莫羨三春桃與李,桂花成實向秋榮。

4、《鷓鴣天·桂花》宋李清照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

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壹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

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5、《舟行至清遠縣,見顧秀才,極談惠州風物之美》 宋蘇軾

到處聚觀香案吏,此邦宜著玉堂仙。

江雲漠漠桂花濕,海雨翛翛荔子然。

聞道黃柑常抵鵲,不容朱橘更論錢。

恰從神武來弘景,便向羅浮覓稚川。

4.形容桂花香的詩句是什麽

1.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壹流。——李清照(宋)《鷓鴣天·桂花》

解釋:淡黃色的桂花,並不鮮艷,但體態輕盈。於幽靜之處,不惹人註意,只留給人香味。不需要具有名花的紅碧顏色。桂花色淡香濃,應屬最好的。

2. 綠雲剪葉,低護黃金屑。占斷花中聲譽,香與韻、兩清潔。——謝懋(宋)《霜天曉角·桂花》

解釋:桂樹的綠葉青翠欲滴,仿佛是用碧雲剪裁出來的,青青的葉片低垂著,保護著它那像金子碎屑壹樣的黃色花朵。它獨占了花中的美譽,無論是它那優雅的氣質還是幽郁的香氣,兩樣都稱得上是花中的極品,無誰能比。

3. 勝絕,君聽說。是他來處別。試看仙衣猶帶,金庭露、玉階月。——謝懋(宋)《霜天曉角·桂花》

解釋:桂花已達到了無法再聖潔的程度,妳若不信就聽我說說它非同壹般的來處。妳擡頭望望天上那輪皎潔的月光,嫦娥輕逸地把長袖揮舞,白玉做成的臺階映射著銀色的光輝,金碧輝煌的宮殿沐浴著壹層甘露。那就是月宮,桂花就在那裏生長。

4.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王維(唐)《鳥鳴澗》

解釋:春天夜晚,寂無人聲,芬芳桂花,輕輕飄落。青山碧林,更顯空寂。

5. 桂花浮玉,正月滿天街,夜涼如洗。——文征明(明)《念奴嬌·中秋對月》

解釋:枝頭的桂花像垂著的塊塊白玉,圓月映照了整個蒼穹,夜空好似被洗凈了壹般。

6. 山間偃仰無不至,石泉淙淙若風雨,桂花松子常滿地。——高適(唐)《賦得還山吟送沈四山人》

解釋:山中俯仰自如無意不可至,石間泉水淙淙恰如風吹雨,桂花松子極多常常落滿地。

7.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晏殊(宋)《中秋月》

解釋:遙看天上明月,想那月宮中的嬋娟,現在也未嘗不感遺憾吧,陪伴她的,畢竟只有那清冷月亮和孤寂桂樹。

9.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符曾(清)《上元竹枝詞》

解釋:香甜的桂花餡料裏裹著核桃仁,用井水來淘洗像珍珠壹樣的江米。

10. 獨有南山桂花發,飛來飛去襲人裾。 ——盧照鄰(唐)《長安古意》

解釋:只有淒靜的南山壹些桂花在紛飛,點點打在人的衣上。

5.求重點寫桂花香氣的詩句

李清照的詠桂詞,***有《攤破浣溪沙·揉破黃金萬點輕》、《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鷓鴣天·暗淡輕黃體性柔》這三首。

雖然數量遠不及詠梅詞多,而且都是小令,然而這三首詠桂詞,對於作者審美理想的體現,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下面來看第壹首《攤破浣溪沙·揉破黃金萬點輕》 揉破黃金萬點輕,剪成碧玉葉層層。

風度精神如彥輔,大鮮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結苦粗生。

熏透愁人千裏夢,卻無情。 此詞贊美桂花金黃的色澤,輕而小的花朵,層層的碧葉,沁人心脾的芳香。

雖然桂花不像月季、牡丹那麽顯眼,但那綴滿枝頭、含而不露的瀟灑風度,是其他花所不及的。作者不僅贊美她的“形”,而且贊美她卓然的“神”。

轉而寫梅花,梅重重的花瓣,與桂相比,竟顯得庸俗了。這樣就襯出了桂花。

結句是說,不僅桂花的形態超群,其芳香更是濃烈襲人,致使愁人幽遠的夢境被“熏”破。不直說花香,而說香氣能熏破夢境,桂花之香自現。

這樣把桂花和人聯系起來,更加情味盎然。這種寫法,正是作者推崇精神力量的體現。

下面這首《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是李清照詠物精神的絕佳範例之壹。 病起蕭蕭兩鬢華,臥看殘月上窗紗。

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終日向人多醞藉,木犀花。

在這首詞中,作者處處從難小事著眼,描寫黎明前病中室內的生活,描寫白天裏室外的景物;然而最後兩句,筆鋒突然壹轉,直指桂花精神。“蘊藉”二字道出了桂花溫雅清淡的風度,又指明含蓄的香氣,對於花小淡黃,芬芳徐吐的桂花來說,二字可謂形神兼備。

對桂花香氣的贊美與前面詠梅詞壹脈相承。全篇並沒有直接贊美桂花之辭,甚至可以說,沒有後兩句,我們無從得知詠桂。

它的出場看似是意料之外,然而我們從李清照的詠梅詞中知道她對香氣甚是偏愛,因此馨香徐吐的桂花的出現本在情理之中。 再看後兩句的內容,本來是自己終日看花,卻說是花終日向人,把桂花寫得傷感多情,仿佛它知道作者病中寂寞,有意來陪伴。

這種精神上的安慰,又是對作者物我統壹,超然於世的回饋。 在某種意義上,《鷓鴣天·暗淡輕黃體性柔》是李清照審美理想的宣言書。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壹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欄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開篇兩句寫出了桂花的獨特風韻,上句重在誇“色”,下句重在詠“香”。

色黃而冠之以“輕”,再加上“暗淡”二字,說明她不以明亮的光澤和濃密嬌艷的顏色取悅於人,雖色淡光暗,卻秉性溫雅柔和。也正是因為桂花的“暗淡”、“輕黃”,桂花的“無須淺碧深紅色”,才“自是花中第壹流”。

“情疏跡遠只香留” 壹句是本詞的核心,向我們展示了作者的審美理想,桂花的香不但是花中第壹流,更是審美的最高境界。從以前的作品中我們能看出作者不追求外在的美,而在這首詞中,作者又告訴我們,她同樣不傾向於情感的外現。

這兩句看是詠桂花,又似詠人,似在歌頌壹種內在的精神的美,語意蘊藉,耐人尋味。 無論是梅花“妒”,菊花“羞”,還是為屈原未寫桂而抱憾,都只為了突出桂花的高雅,表現了女詞人重內在美、素質美和崇尚淡雅高潔的情懷。

由以上對詠梅和詠桂詞的分析,我們知道,無論是作者贊美梅“此花不與群花比”,還是詠桂“自是花中第壹流”,其內在思想是不矛盾的。對於梅的描寫,從最初的工筆描摹,到形神均衡,到最後成為精神寄托,實際上作者對其“形”看得是越來越淡了,而“神”的位置逐漸凸顯了出來。

對於桂花,作者更是處處著眼於其內在美的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