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之所以作文能力差,作文水平低,主要是缺少生活實踐、頭腦中沒有或缺乏素材造成的。下面是我為您整理的關於曹操的作文素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曹操作文素材壹
在《三國演義》中,曹操是壹位奸雄,生活的信條是?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是奸詐、殘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讀過?三國?的人,壹提起?奸雄?,誰都知道是指曹操。?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句話,最能體現曹操的奸惡。
但現實生活中的曹操,卻有著對理想的追求,是壹個矛盾的復雜體。原以為曹操是壹代奸雄,又以為只是壹介武夫,讀了他的《短歌行》等詩篇,才知道他的內心世界是極其豐富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這是否也印證了壹條真理:人是壹個復雜的組合體?
曹操是建安七子之壹,有極高的文學造詣。我們學過的《觀蒼海》《龜雖壽》《短歌行》等作品都是曹操寫的。
曹操作文素材二曹操不但是中國歷史上壹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還是壹位傑出的文學家,著有《孫子略解》、《兵書接要》等軍事著作和《蒿裏行》、《觀滄海》、《薤露》、《短歌行》、《苦寒行》、《碣石篇》、《龜雖壽》等不朽詩篇。後人並且輯有《曹操集》。曹操手跡曹操的詩歌,極受樂府影響,現存的詩歌全是樂府歌辭。這些詩歌雖用樂府舊題,卻不因襲古人詩意,自辟新蹊﹐不受束縛,卻又繼承了?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精神。例如《薤露行》、《蒿裏行》原是挽歌,曹操卻以之憫時悼亂。《步出東門行》原是感嘆人生無常,須及時行樂的曲調,曹操卻以之抒述壹統天下的抱負及北征歸來所見的壯景。可見曹操富有創新精神的民歌,開啟了建安文學的新風,也影響到後來的杜甫、白居易等人。曹操詩的內容大致有三種:反映漢末動亂的現實、統壹天下的理想和頑強的進取精神、以及抒發憂思難忘的消極情緒。漢末大亂,曹操又南征北討,接觸的社會面非常廣大,故多有親身經驗和體會如《蒿裏行》謂漢末戰亂的慘象,見百姓悲慘之余又見詩人傷時憫亂的感情。故後人謂曹操樂府?漢末實錄,真詩史也?。壹代梟雄,縱風光壹世,亦有星落殞滅之時。曹操對此也感到無能為力,只有作詩感嘆,無可奈何。如《短歌行》中?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感傷,《秋胡行》之低沈情緒,《陌上桑》等遊仙作品中都可見他的消極情緒。曹操的詩歌形式是十分創新的。他尤擅寫五言體和四言體。《蒿裏行》原是雜言,曹操卻以五言重寫,非常成功。四言詩方面,本自《詩經》之後已見衰落,少有佳作,但曹操卻繼承了《國風》和《小雅》的傳統,反映現實,抒發情感。例如《短歌行》、《步出夏門行》等均是四言詩之佳作,使四言詩重生而再放異彩。曹操詩文辭簡樸,直抒襟懷,慷慨悲涼而沈郁雄健,華美辭藻並不常見,惟形象鮮明,如《觀滄海》壹詩:?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寥寥數筆,即能以遼闊的滄海景象,表現詩人的胸襟,不加潤飾。
曹操作文素材三曹操焚稿
《三國演義》第六十回講了這樣壹個故事:張松出許都求見曹操,曹操見張松矮小,相貌又醜,便有意冷落他,邊洗足邊接見,使張松憋了壹肚子氣。次日,曹操掌庫主簿楊修拿出曹操新著兵書《孟德新書》給張松看,意欲示曹操的大才。張松看了壹遍即記了下來,故意笑曰:?此書吾蜀中三尺小童,亦能暗誦,何為新書?此是戰國時無名氏所作,曹丞相盜為己能。?楊修不信,張松說:?如不信我試誦之。?遂將《孟德新書》從頭至尾朗誦壹遍,並無壹字差錯。楊修大驚,就去告知曹操,曹操奇怪地說:?莫非古人和我想的都壹樣?認為自己的書沒有新意,就讓人把那本書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