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農歷五月初五
端午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壹。根據國務院644號令,端午節放假1天,從2014,1開始執行。端午節在唐宋時期也是法定節日,但沒有今天這麽重要。唐宋時期有十幾個節日,三天到七天,端午節只放壹天假。明代假期很少,端午節放假三天,顯然受到重視。
節日的起源
1,端午節的由來
有壹種說法是端午節是從壹個古老的惡日演變而來的。端午節現在是繼春節之後的壹個重要節日,但在古人看來,五月五日是壹個極其糟糕的日子。古人認為正月是好月,五月是惡月,初五是惡日,五月的惡月遇到了惡日,是非常不吉利的壹天,人們都要避開,民間形成了避開五月五日的習俗。
漢代《西京雜記》中記載,五月五日出生的孩子都想棄子。人們認為在這壹天出生的孩子會傷害他們的父母和他們自己。《漢代禮儀誌》中說,五月五日,大門要用彩繩和彩桃印裝飾,防止邪靈進門。
東漢風俗通:五月五日,五彩綢縛臂者,作兵鬼,使人不疾[1]。這些習俗與5月5日是邪惡的月份和邪惡的日子有關。
據說端午節起源於夏季的至日節。夏季至日是壹年中最長的壹天,從天文學意義上來說,它曾被認為是壹年的開始。這也是壹些糧食作物的播種季節和新的農業周期的開始。因此,夏季的至日壹度被壹些民族視為新年,它比冬季的至日更早成為新年。
據後漢書記載,夏季的五月,萬物盛開,到了夏季的至日,殷琦開始發芽,所以莊稼恐怕長不好。我用彩帶連接肉菜,用細布打顧(Gǔ)鐘。5月5日,門上掛著五顏六色的彩帶,防止惡鬼進屋。
南北朝《荊楚年譜》記載了夏季至日節的習俗:吃粽子,用彩帶綁在手臂上,稱為“長壽”。吃粽子是長壽的習俗,這項比賽後來成為端午節的典型習俗。
據晉代地方風俗的記載,“仲夏初五,同夏至日”。根據當地習俗的記載,在金代,夏季的至日節和端午節是兩個並行的節日。直到現在,仍有壹些地方慶祝夏季至日,而不是端午節,所以端午節起源於夏季至日節的觀點沒有得到很好的認可。
有人說端午節起源於古代的“木蘭節”。這是在唐代的《隋·季華·李》等古籍中說的。西漢《大戴禮》中有五月五日用蘭草沐浴的記載。無論是辟邪日還是夏季至日,它都起源很早,最晚不晚於木蘭節。用蘭草洗澡的習俗並沒有成為端午節的主流習俗。
2.端午節名稱的演變。
“地方習俗”稱為“仲夏初五”,仲夏是夏季的第二個月,也就是五月,“終”表示開始,相當於歷法中的“始”字,如初壹、初二、初五,可以表示初壹、初二、初五。五是初五,仲夏初五是5月5日。
唐朝以前,很多節日都沒有具體的名稱,只是用日期來表示。南北朝的《荊楚紀事》和唐代的《尚書》吏部都把端午節記載為“五月五日”。
這個節日在唐代的官方名稱仍然是5月5日,而民間的“李年”被稱為端午節。唐代李繼翁的《子姬叔》記載,端午即五月初五。很明顯,省略了“仲夏五”這個詞,變成了仲夏五。到了唐代,人們把端午叫做端午節,子姬叔說當時的詔令還是叫端午,不是端午節。《子姬叔》提出了從“端午”到“端午”的轉變。端午是五月初五的簡稱,端午節是由端午轉化而來。端午為什麽成為端午節?《子姬叔》沒有說清楚。
宋代以後,端午節成為正式名稱,壹直固定下來,流傳至今。“端午節”是怎麽變成“端午節”的?有壹種說法,在古代,五月被稱為正午,五月是正午,五日是結束。按照這種說法,把五月初五稱為“正午”似乎更合理。《歷》稱端午節為“午日”,其他古籍也說初五是午日,因為月份和日子都是午時,端午節也曾被稱為“雙午節”。因為初五按幹支歷是正午,所以初五改為端午節。
端午節還有其他名稱,如清代燕京的《年譜》和民國時期的《中國年譜》。在古籍中,端午節有崇武等多個名稱,我就不壹壹說了。
3.端午節吃粽子和賽龍舟的由來。
端午節是關於賽龍舟和吃粽子的。在現代,通常說是紀念屈原。這個說法不是現代人發明的,起源很早。《荊楚紀年》說,五月五日是屈原投汨羅江自盡的日子。人們非常悲傷,所以他們劃了壹條船去救他。
《荊楚紀年》還提到了另外兩種說法。在韓丹春寫的《曹娥碑》中,說伍子胥是在五月五日被水淹死的,這壹天的比賽是為了紀念伍子胥。渡海傳說說,五月五日的比賽起源於越王勾踐。據《荊楚紀年》記載,端午節為什麽是賽跑有三種解釋:1,紀念屈原,2,紀念伍子胥,3源於勾踐。東漢蔡邕的《曹勤》中也提到,端午節是為了紀念頡利推的,而頡利推的故事更多地與寒食節有關。
民俗學家認為,這項比賽起源於南方水鄉祭祀水神的傳統。人們在夏季的至日上舉行賽跑,並向水中扔大米和食物。《荊楚歲時年譜》記載:“周乘之,謂之飛。壹個覺得他是水軍,壹個覺得他是水馬。”從“race”的含義來看,“race”是競賽,意思是有點擺渡,就是從壹端到另壹端的距離不要太遠。感覺賽龍舟可能和古代水兵的軍事訓練有關,後來演變成壹種民間活動。正如古希臘的體育運動起源於軍事訓練。
節日習俗
《地方風俗》記載,金代的端午節非常簡樸。“仲夏初五,煮鴨(wù),角粟為粽子。我在晉代的端午節度過了壹段簡單快樂的時光。壹個字是“吃”,煮鴨子,吃粽子。目前,端午節的典型習俗是吃粽子、劃龍舟、掛艾草和菖蒲、吃雄黃酒等。這些習俗歷史悠久。
1.吃粽子
明朝的《萬歷野生集》記載,在明朝,立春吃春餅,元宵節吃元宵紫苑,4月8日洗佛節吃粽子,5月端午節吃粽子。
粽子起源很早,早在晉代。根據當地習俗的記載,先慶祝壹天,然後用葉子把糯米包起來(gū) [2],用栗子和棗灰汁煮,就是壹個節日(dàn)。當地的習俗中有關於包粽子的詳細記載。用茭白葉蓋糯米,用板栗棗灰汁煮,類似現代粽子,含堿。這種做法很像現代的粽子。在我們家鄉江西北部,很多人還喜歡用堿水吃粽子。牛角小米和現代粽子基本壹樣。
宋代《惜春三山記》:楚人用竹筒貯米,作為祭祀屈原之物,取名粽子。根據傳說,每個人都認為它很經濟。在這種狀態下,人們以竹葉包米為角(sh化身),也有方團子互相餵飯(wèi)。《惜春三山記》記載,江漢地區的人們在端午節時用竹筒裝大米祭祀屈原。用竹筒煮的粽子叫做粽子。這個習俗流傳到全國各地,他們都把粽子作為端午節的節日食品。現在,我們州的人用大竹葉和米飯包粽子。這個粽子叫方粽子。
現在很多地方的粽子都是用竹葉包裹的。毛竹又叫箬竹,是壹種葉子又大又短的竹子。還記得這首詩嗎?“青竹帽青竹帽不用回雨”,竹帽就是用竹葉做成的帽子,用來擋雨。
2.龍舟比賽
龍舟賽,古代叫賽龍舟。《荊楚歲時年譜》記載了南北朝時期人種交叉的景象。小船輕,叫飛鳥,壹個叫水軍,壹個叫水馬。州裏的官民都在河邊看比賽。
宋代的《惜春三山誌》記載了福建端午節的盛況。在端午節,每個人都會進行龍舟比賽。在該州的南臺江內江,有龍舟比賽。鼓聲震天,船夫們穿著鮮艷的顏色,按照鼓聲劃著龍舟。妳們互相爭鬥...
至少在南北朝時期,端午節賽艇比賽已經形成了壹種習俗。劃艇從南北朝時期的輕舟變成了宋代的龍舟,就像現代的名字壹樣。
農村賽龍舟打打殺殺的陋習要追溯到宋代。直到現在,現代地方的賽龍舟,總是涉及群毆,經常導致人員傷亡。所以從古至今,政府經常禁止端午節賽龍舟,但從來沒有禁止過。直到現在,端午節賽龍舟仍然是壹項傳統節目。
3.其他習俗
鬥蛋。
拼蛋是小時候端午節的核心記憶。在我的家鄉江西,雖然只有客人來招待的時候才能做雞蛋湯,但是端午節可以吃雞蛋,而且每家每戶都會提前壹兩個月腌制很多鹹蛋。端午節那天早上,媽媽煮了壹大鍋鹹蛋和鮮蛋。
這家人還把雞蛋染成紅色,用專門編織的網兜包好,掛在孩子的脖子上。壹個小孩脖子上掛著壹個紅色的雞蛋,手裏拿著壹個,口袋裏裝著壹個。他隨時準備和朋友打雞蛋,雞蛋的尖端會指向對方。誰打破雞蛋誰就輸了。
古代蛋叫雞,鬥蛋古代叫鬥雞。打蛋這個遊戲歷史悠久,連春秋時期的《左傳》都說這個遊戲歷史悠久。打蛋本來是寒食節的習俗,後來移到了端午節。
掛艾葉。
我家鄉的每個家庭都想在端午節買艾葉和菖蒲。它們被綁在壹起做成小木筏,放在大門的兩邊,掛在窗戶的兩邊。這種習俗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據《荊楚時代》記載,五月五日,將艾草紮成成人的形狀,掛在大門上,以消除毒氣。從宋代的《東京夢》到清代的《景帝歲時紀勝》,都有端午節要在門上掛艾草的記載。
喝雄黃酒。
端午節喝雄黃酒。據清代景帝紀聖記載,端午節前,將菖蒲根切細,與雄黃混合,曬幹,用酒浸泡。把喝剩的酒抹在孩子的臉上、耳朵上、鼻子上,灑在床上、蚊帳上,驅趕各種毒蟲。
小時候叔叔用雄黃在我額頭上寫“王”字。這壹習俗在民國《民國年間回憶》中有記載:“酒中雄黃,飲之可解毒。小兒額中,公黃書“王”字如虎,雲易長。”用雄黃在孩子額頭上寫“王”字,就像老虎額頭上的“王”字,說這樣孩子就會遠離疾病和災難,容易成長。
總結
端午節的由來有些復雜,有幾種說法。通常的說法是“糟糕的壹天”。端午節的習俗主要用艾葉、菖蒲、雄黃酒、五彩絲綢等來避蟲毒、止邪...這些習俗主要延續了五月五日是壞月、壞日的相關說法。
端午節吃粽子和劃龍舟的習俗是從夏季的至日節遷移過來的,端午節也吸收了與寒食節有關的習俗。賽龍舟和吃粽子的習俗早在晉代就有了。紀念屈原的想法,就像寒食節紀念館的推出壹樣,是漢魏時期出於意識形態的需要而發明的。
端午節的名稱正式形成於唐代。端午節在唐宋時期是法定節日,但在唐宋時期並不被重視。
【1有瘟疫。
[2]茭白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