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2 禹所積石之山在其東,河水所人。
譯文
禹所積石山(意為禹堆石而成的山)位於誇父國的東面,是黃河流入的地方。
原文
8.13 拘纓(應作“癭”,yǐng)之國在其東,壹手把纓。壹曰利纓之國(此句當是後人註解,不是經文)。
譯文
拘纓國(因其國中之人常用手托著脖子上的肉瘤而得名)在禹所積石山的東面,國中之人用壹只手托著頸部的大肉瘤。
壹說拘纓國叫利纓國。
原文
8.14 尋木長千裏,在拘纓南,生河上西北。
譯文
尋木有千裏長,生長在拘纓國的南邊,黃河上遊的西北方。
原文
8.15 跂(qǐ,通“企”)踵國在拘纓東,其為人大,兩足亦大。壹曰大踵(此句當是後人註解,不是經文)。
譯文
跂踵國(傳說中的國名。因其國中之人踮起腳跟走路而得名)在拘纓國的東邊,該國的人身材高大,兩只腳也非常大。
壹說此國叫大(壹說應作“反”)踵國。
原文
8.16 歐絲之野在大踵東,壹女子跪據樹歐(通“嘔”)絲。
譯文
歐絲之野(地名)在大踵國的東邊,有壹個女子跪著倚靠在桑樹上吐絲。
原文
8.17 三桑無枝,在歐絲東,其木長百仞,無枝。
譯文
有三棵沒有樹枝的桑樹,生長在歐絲之野的東面,它們高達百仞(古時以八尺或七尺為壹仞),沒有樹枝。
拓展:
蠶神
傳說太古時候,有壹個漂亮的女孩兒,她的父親被征去作戰,女孩兒思念父親,便對家中的壹匹白馬開玩笑說:“馬兒啊,如果妳能把父親接回來,我就嫁給妳。”馬聽到這話,竟然真的掙脫韁繩跑了出去。
過了幾天,父親果然騎著馬回來了。壹家人重聚,自然歡喜不叠,女孩兒卻好像忘了她說過的玩笑話。馬開始不吃不喝,見到女孩兒進出會神情異常,高聲嘶鳴。
父親看到這種情況非常奇怪,就問女兒原因,女孩兒將說過的玩笑告訴了父親。父親萬萬不會將女兒許配給壹匹馬,又怕它對女兒不利,便把女兒關在屋子裏,還殺死了馬,將白色的馬皮剝下來掛在院中。
壹次,父親外出,女兒在院中玩耍,看到馬皮心生恨意,便把馬皮丟到地上用腳踩,說:“妳是畜生,怎麽能妄想娶人做妻子呢?現在丟了命,不是自找的嗎……”話音未落,只見馬皮騰空而起,包裹住女孩兒向門外飛去,瞬間不見了蹤影。
女孩兒的父親四處尋找女兒,最後在壹棵大樹上發現了全身包著馬皮的女兒,可是她已經變成了壹條白色的蟲,正慢慢搖動著馬壹樣的頭,從嘴裏吐出白色的絲線。
人們就把這種樹叫“桑”,諧音“喪”,是說女孩兒在此喪生。
父親十分傷心,卻見女孩兒從天而降,對他說:“天帝封我為蠶神,請父親不必再傷心。”說完,升天而去。人們聽說了這件事,於是紛紛蓋起蠶神廟供奉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