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根溯源
1、據《通誌?氏族略》及《元和姓纂》所載,黃帝之孫揮 首創弓箭,因其官職得姓張氏。
2、據《通誌?氏族略》所載,春秋時的晉國大夫解張,其子孫以其字張侯命氏,也稱張姓。又載,張姓世仕晉,韓、趙、魏三家分晉後,除部分留原籍外,大多隨新都建立而遷移。
3、賜姓而來。據《讀史方輿紀要》所載,三國時蜀相諸葛亮賜雲南的南蠻酋長龍佑那為張姓,以後其子孫以張姓自居。
4、其它姓氏改姓張。據《三國誌?魏誌》所載,三國時,曹魏名將張遼,改聶姓為張姓。另有韓、姬等姓人士和鮮卑、匈奴、契丹等眾多少數民族改姓張姓。
得姓始祖
張揮。張姓的誕生很古老,約有五千年歷史。在人文初祖 黃帝時代,黃帝有壹子叫少昊清陽氏,少昊之子揮自幼聰明過人,愛動腦筋。壹次,他觀看夜空,從星星的組合中得到啟發,經過研究,發明了弓。在當時人類基本以狩獵為生,弓的發明是壹件很了不起的大事,於是黃帝封揮為專門制造弓的官叫“弓正”,也稱“弓長”,又將官名合二為壹賜他“張”姓。張揮成了張姓人的始祖。
繁衍播遷
傳說時代的張姓起源於清陽,最初的發祥地,當是今天的 河北、山西、河南等地。春秋時,晉國和韓國有姬姓改為張姓者,繁衍甚廣,在京兆、太原等地形成望族。漢代以前,張姓由河南以北地區繁衍到黃河流域大部分地區,由此,張姓壹族遍布陜西、河南、山東、河北等地。同時期有張姓人入蜀郡為太守。漢代,張姓族人有的落籍吳郡(今江蘇蘇州市),也有的遷往東北及西北等地。漢末的董卓之亂,使中原地區生靈塗炭,北方的張姓被迫南遷。西晉末年,因“永嘉之亂”迫使張姓也同其他士族壹起大舉南遷。此後不久,吳郡張姓首先崛起,成為我國張姓在東南沿海地區的繁衍中心。唐至五代,張姓在南遷的同時,也同存於許多州郡的顯姓望族中,成為各姓氏中顯赫的壹員。北宋末年,隨著金兵占領黃河南北及蒙古軍隊的南下,為躲避戰亂,張姓又壹次大舉南遷,經過多次的南遷,從而使得張姓在宋代至元明清時期分布於大江南北各個區域,形成了壹支支龐大的族系,其中不乏有許多名門望族,並使張姓成為我國幾大姓氏之壹,且始終位居前列。今日張姓分布北方地區多於南方,絕對人數以山東、河南、河北、四川四省為最多,占到全國漢族張姓人口的百分之三十六。
郡望堂號
張姓在其龐大支系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許多郡望,據《 元和姓纂》、《廣韻》所載,主要有二十六個:
1、清河郡,治所在清陽(今河北清河東南);
2、範陽郡,治所在涿縣(今屬河北);
3、太原郡,治所在晉陽(今太原市西南);
4、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陜西西安市西北);
5、南陽郡,治所在宛縣(今河南南陽市);
6、敦煌郡,治所在敦煌縣(今甘肅敦煌縣西);
7、安定郡,治所在高平(今寧夏固原);
8、襄陽郡,治所在襄陽(今湖北襄樊市);
9、洛陽郡,漢、魏時治所在今洛陽市白馬寺東洛水北岸;隋、唐代移治漢城西十八裏;
10、河東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
11、始興郡,治所在曲江(今廣東韶關市南);
12、馮翊郡,治所在臨晉(今陜西大荔);
13、吳郡,治所在吳縣(今江蘇蘇州市);
14、平原郡,治所在平原(今山東平原縣西南);
15、河間郡,治所在樂城(今河北獻縣東南);
16、中山郡,治所在盧奴(今河北定州);
17、魏郡,治所在鄴縣(今河北臨漳西南);
18、蜀郡,治所在成都(今屬四川);
19、武威郡,治所在武威(今甘肅民勤縣東北);
20、犍為郡,治所在敝邑縣(今貴州遵義市西);
21、沛郡,治所在相縣(今安徽濉溪縣西北);
22、梁郡,治所在睢陽(今河南商丘南);
23、汲郡,治所在汲縣(今河南汲縣西南);
24、河內郡,治所 在懷縣(今河南武陟縣西南);25、高平郡,治所在昌邑(今山東巨野縣南);
26、上谷郡,治所在沮陽(今河北懷來東南)。
堂號:
“清河”、“金鑒”、“孝友”、“親睦”、“冠英”、“燕貽”、“敦睦”、“宗嶽”、“敬誼”、“源流”、“百忍”等。
宗族特征
1、得姓較早,源遠流長。
2、張氏壹族,枝繁葉茂,各郡望 字行輩份排列有序,清光緒年間張允選等修《張氏族譜》,有山東黃縣壹支字行為:“基業可久,名望堂昭,衍慶為誌,肇錫永超。”張綬青刊修《張氏族譜》,有江蘇潤城張姓壹支字行為:“好學用典,有文斯遠,積慶之家,儒宗以衍,運際昌明,時乘光顯。”據民國壹九三五年張勉西所修《張氏族譜》,廣西桂林張姓壹支字行為:“增其心性學,器宇自溫純,積厚垂麻遠,國恩申錫頻。”
名人精粹
張儀:戰國時期魏國著名的政治活動家、軍事家和外交家,張儀的連橫戰略增強了秦的力量,加快了中國的統壹進程。張良:城父(今安徽)人,漢初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為輔佐劉邦建立漢室立下了汗馬功勞。張衡:東漢南陽郡西鄂(今河南)人,傑出的文學家和科學家,是地震測量工具渾天儀的發明者,此外,張衡還制造過測定風向的候風儀。張仲景:東漢南陽(今河南南陽)人,著名醫學家,所著《傷寒雜病論》,標誌著我國臨床醫學和方劑學已發展到壹個較為成熟的階段。張角:東漢傑出的農民起義軍領袖,他組織發動的農民戰爭給漢政權以沈重的打擊。張飛:涿郡(今河北涿州)人,三國時蜀國名將,輔助劉備建立蜀漢,以驍勇威猛,不懼生死而贏得壹世英名,有“萬人之敵”、“熊虎之將”之稱。張僧繇:南朝梁代吳中(今江蘇蘇州)人,著名書畫家。創造了“凹凸法”的繪畫手法,與顧愷之、陸探微並稱魏晉三大畫家。張居正:明朝湖北江陵(今湖北荊州)人,張氏的“壹條鞭法”是我國賦稅制度史上的重大改革。張謇:江蘇南通人,清代著名實業家和政治活動家。張謇創辦的大生紗廠有力地推動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並開創了士林壹代新風。張太雷:江蘇武進人,中***早期黨員之壹,發動了近代史上著名的廣州起義。張自忠:山東臨清人,在“臺兒莊戰役”中據守臨沂壹線,為“徐州會戰”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抗戰相持階段,孤軍深入敵後,英勇戰死。張學良:遼寧海城人,發動“西安事變”,促進了國***兩黨合作,***同抗日,為民族解放事業做出了不朽功績。張大千:四川內江人,著名書畫家,壹生作畫無數,遺作甚多,與齊白石並稱“南張北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