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裏古代歷法和天文學壹樣,高深莫測。所以,看見古代歷法就是壹臉懵。尤其是我們在讀歷史古籍的時候,常常會遇到天文歷法,比如《書·高祖本紀》:“武德九年,七月辛亥,太白晝見。甲寅,太白晝見。八月丙辰,請和。丁巳,太白晝見。壬戌,吐谷渾請和。甲子,皇太子即皇帝位。”文中的“辛亥”是幹支,如果不懂歷法我相信妳不知道幹支代表是意思是什麽,為了弄懂壹起來學習壹下。
古代教育
古代的年,壹個“春秋”就是壹年!
在古代每壹次改朝換代就會出現“受天命,改正朔。”正,指的是壹年之首。朔,指的是壹月 之首。“正朔”代指歷法。所以,古代的歷法,也是不斷的更改,經過數次才定型。
在古代“年”和“歲”是同義,因此在古代“歲”就是“年”的意思。古人常以播種到收成這壹個過程,稱之為壹年。所以《說文》當中就有:“年,熟谷也。”按稻子成熟的周期來算,就是以地球繞太陽壹周的時間,現在稱之為“陽歷”,還有壹種以“朔”為單位,叫“陰歷”。其實古代的歷法,既不歷也不是單純的陽歷,而陽合壹。
在古代,平年12個月,有6個大月各30天,6個小月各29天,全年也就354天。按照現在的平年來說,少了11天,相隔3年就要少壹個月,所以古代三年壹閏月,使平均的年份等於壹個太陽年(365)。其實,三年壹潤也不正確,所以《說文》說:“五年再閏”。如果,5年閏兩次,其實又多了,後來規定19年***閏7個月。總之,古代的計算年月,需要專業的天官去計算,壹般人還真的難以弄懂。所以,我們只要知道平年是365天,閏年366 天,每4年壹潤就可以了。
在商朝和西周,壹年分為春秋兩個時節,就是種莊稼時所說的春天播種,秋天收獲,以表示壹年四季。所以,如果“春秋”出現在這兩個朝代之前出現,就指的是壹年四季。在《莊子·》中有:“蟪蛄(huìgū)不知春秋 。”文中的“蟪蛄”指的是“蟬”,“春秋”指的是壹年,翻譯過來就是,蟬的生命短促不知道壹年有四季。
孔子編的《春秋》意思是指“春天”到“冬天”壹年中發生的事情,並非只記錄春天和秋天。因為春秋時期,用“春秋”兩個時節表示壹年,所以《左傳》當中常以“春”開頭紀年。比如《左傳·隱公元年》開篇就記載:“元年春,王周正月。不書即位,攝也。”文中采用的是帝王紀年法,有年、季節、月,壹般沒有精確到某壹日。
計時日晷
古代月和季節,很多雅稱!
古代壹年分為四季,這個不用說,都知道。不過在四季節裏面又分為,12個月。古代的夏歷將12月分為“孟春(1月)、仲春(2月)、季春(三月),孟夏(4月)、仲夏(5月)、季夏(6月),孟秋(7月)、仲秋(8月) 、季秋(9月),孟冬(10月)、仲冬(11月)、季冬(12月)。”其實裏面的“孟、仲、季”和古代兄弟排行次序差不多,“孟”指老大,“仲”指,“季”指老三。
陸遊的詩《箕蔔》中有:“孟春百草靈,古俗迎紫姑 。詩中的“孟春”就是壹月,按照古代習俗迎紫姑(廁神)。所以,在古文當中,如果出現仲春就是2月份,季春就是3月份。如果,妳不懂古代的歷法和稱謂,估計壹時難搞懂。
在古代“春季”的雅稱有“發生或青陽”,“夏季”的雅稱有“朱明或長嬴”,“秋季”的雅稱有“金素或白商”,“冬季”的雅稱有“玄英”。知道這些雅稱對我們閱讀古文,還是很有幫助。
24節氣
古代季節中的24節氣,掌握農事耕作必知!
古代在長期的耕種掌握了四季的變化,然後又總結出了二十四節氣,可以用來紀月。二十四節氣是怎麽算的呢?通俗的說,壹年十二個月,壹個月又分為二個節氣,壹***二十四節氣。這些節氣都固定的,比如春季有三個月,正月(立春、雨水,各十五天);二月(驚蟄、春分各十五天);三月(清明、谷雨各十五天)。
精細壹點的說法,立春就是春天的之壹天,15天2時5刻過後,就是雨水意思是雨水很多。再過15天2時5刻,就是驚蟄(古稱“啟蟄”為避漢景帝劉啟的諱,改名“驚蟄”)等等。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立夏(夏天來臨)、立秋(秋天來臨)、立冬(冬天來臨)。
掌握了二十四節氣,在農村種地就不用發愁了,春天該種什麽,秋天種什麽,農民伯伯已經背得滾瓜爛熟。由於現在的年輕人很少種地,所以不知道24節氣,到底有什麽作用。
古代的紀年,看古籍必備!
我國古代的紀年方式大概有三種,分為帝王紀年、歲星紀年和幹支紀年。在古籍當中,壹般采用帝王紀年和幹支紀年。
我國最早的帝王紀年,從“國人”這壹年開始的。時間是公元前841年,周厲王因為昏庸無道被國人趕出了首都鎬京,周公(周定公)與召公(召穆公)***同攝政,這壹年稱之為“元年”。
此後,就是2年、3年、4年到了14年,周厲王駕崩。如果,要換算稱公元紀年,就用元年減去周厲王的在位年限(841-14=827),那麽周厲王去世那壹年就是公元前827年。周厲王去世這壹年,他的兒子周宣王即位,即周宣王元年。而周宣王即位46年駕崩,(827-46=781)那麽周宣王駕崩的年份是公元前781年,這壹年周幽王即位,即周幽王元年。這種算話,我相信大家已經秒懂了。
到了西漢時期,漢武帝創立年號以後,在史書當中就開始用年號紀年。比如漢武帝始創的之壹個年號為“建元”,史書裏面就開始采用建元元年、建元二年、建元三年依次。“建元”年號,使用了六年,改為“建光”,又開始采用新年號重新紀年。
60甲子
幹支紀年起源於西漢,東漢開始通行!
“天幹”分為10幹(1.甲、2.乙、3.丙、4.丁、5.戊、6.己、7.庚、8.辛、9.壬、10.癸),“地支”分為12支(1.子、2.醜、3.寅、4.卯、5.辰、6.巳、7.午、8.未、9.申、10.酉、11.戌、12.亥。)“天幹”配“地支”組合為60個單位,稱之為“六十個甲子”。
“六十甲子”又稱“六十花甲子”,其最古老的用途是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紀年為60年壹個周期,紀月為5年壹個周期,紀日為60天壹個周期,紀時為5天壹個周期。
60個甲子是如何組合的呢?把“天幹”中的壹個字擺在前面,後面再配上“地支”中的壹個字,這樣就構成壹對“幹支”。此外,“幹支”的組合是天幹的單數,配地支的單數。天幹的雙數,配地支的雙數。其實,搭配非常的簡單,仔細看看就懂了。
比如,1984年是甲子年,那麽1985年就是乙醜年,1986年就是丙寅年,然後以此類推直到60個甲子循環完畢,又開始從甲子開始紀年,所以“六十甲子周而復始”。如果說1984年是甲子年,60年後又是壹個甲子,那麽就是1984+60=2044。也就是說,2044年是甲子年,2045年是乙醜年。無論向前推算,還是向後推算,用幹支都可以算出是哪壹年。比如現在是2022 年(己亥年),那麽60年後(2079年)又是壹個己亥年。
古代紀月以5年為壹個周期,5年即60個月,紀日以60天壹個周期。比如“武德九年,七月辛亥,太白晝見。甲寅,太白晝見。八月丙 辰,請和。丁巳,太白晝見。壬戌,吐谷渾請和。甲子,皇太子即皇帝位。”
唐高祖李淵武德九年(公元626)七月二十五日,白天出現太白星。二十八日,白天出現太白星。八月初壹,求和。初二,白天出現太白星。初七,吐谷渾求和。初九,皇太子李世民登基。
幹支紀月,用幹支搭配地支,比較好換算。但是,紀日就不好換算成現在的日期。必須借助黃歷,單憑口頭計算,我看很少人能算得出。所以,這裏就不說詳細了。
古代時辰
古代的紀時
古代測定時間采用的是“日晷”,在皇宮當中,有專門的記錄時間。古代計時的時候采用的“十二地支”又叫“十二時辰”分別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個時辰代表兩小時,子時(23點至1點)、醜時(1點至3點)、寅時(3點至5點)、卯時(5點至7點)、辰時(7點至9點)、已時(9點至11點)、午時(11點至)、未時(至15點)、申時 (15點至17點)、酉時 (17點至19點)、戌時(19點至21點)、亥時(21點至23點)。
此外,每個時辰代表兩小時外,他們還有相對應的動物,稱之為“十二生肖”。即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壹日有十二辰(壹時辰合現代2小時),壹時辰有八刻(壹刻合現代15分鐘),壹刻有三盞茶(壹盞茶合現代5分鐘),壹盞茶有兩炷香(壹炷香合現代2分30秒),壹炷香有五分(壹分合現代30秒),壹分有六彈指(壹彈指合現代5秒),壹彈指有十剎那(壹剎那合現代0.5秒)。
古代能掌握具體時辰的壹般只有皇宮和貴族家庭,普通老百姓白天靠太陽,晚上雞鳴來判斷時間。所以,古代的老百姓往往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古代二十四節氣,其實都是勞動總結出來的,可見古人的智慧令人欽佩。
以上就是與古代黃歷怎樣查年月日相關內容,是關於幹支紀日的分享。看完萬年歷查詢日幹支後,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