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從內容上,《詩經》涉獵面很廣,有男嗔女怨的婚戀詩,以《南風·關雎》為代表;有寫奴隸辛勞的怨刺詩,如《魏風·伐檀》和《魏風·碩鼠》姊妹篇;又有幽怨反側的思婦詩,如名篇《王風·於役》;又有表達士大夫愛國意識的憂患詩,諸如《王風·黍離》、《小雅·節南山》和《小雅·雨無正》等等,幾乎各個方面都有涉及。概括的說來,《詩經》所反映的是各階層的人,特別是平民(包括奴隸、服役者這樣的下層勞動者)真實的生活和情感。與之不同的是《楚辭》,《楚辭》為文人士大夫所作,表達的多為士大夫階層對現實的情感流露,多為抒情言誌,如屈原的《離騷》,如司馬遷所說“離騷者,猶離憂也”,即屈原遭逐之後,苦悶之情的表述;又如《天問》,簡直就是作者“憂心愁悴,仿徨山澤,……仰天嘆息,……呵而問之”(王逸語)。需要說明的是,即便如此,楚辭中的憂患意識和愛國情操與詩經是壹脈相承的,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如壹條紅線貫穿始終。《詩經》以借物抒情為主要特征的比興手法
<<氓>>
<<君子於役>>
<<將仲子>>
<<碩鼠>>
<<蒹葭>>
《小雅.采薇》
<邶風*擊鼓>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原本只稱做《詩》,儒家把它尊為經典,故稱作《詩經》。編成於春秋時代,***305篇。分為“風”“雅”“頌”三大類:《風》有十五國風,《雅》有《大雅》、《小雅》,《頌》有《周頌》、《魯頌》、《商頌》。
除《詩經·鄭風·子衿》、《詩經·秦風·蒹葭》、《詩經·周南·關雎》、《詩經·周頌·噫嘻》、《詩經·小雅·采薇》、《詩經·衛風·碩人》等名篇外,還有以下名篇名句:
1.《詩經?6?1衛風?6?1淇奧》
如切如磋①,如琢如磨②。
①[切、磋]本義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為學問上的商討研究。 ②[琢、磨]本義指制玉器時精細加工,比喻對德行或文章修飾使其精美。
2.《詩經?6?1衛風?6?1木瓜》
投①我以木桃②,報③之以瓊瑤④。
①[投]這裏指贈送。 ②[木桃]就是桃子。 ③[報]回贈。 ④[瓊瑤]美玉。
3.《詩經?6?1鄭風?6?1風雨》
風雨如晦①,雞鳴不已②。
①[如晦]昏暗得好像夜晚。 ②[已]止。
4.《詩經?6?1小雅?6?1鹿嗚》
呦呦①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①[呦呦(yōuyōu) ]鹿嗚聲。
5.《詩經?6?1小雅?6?1棠棣》
兄弟鬩①於墻,外禦其侮。
全句的意思是,兄弟在家中爭吵,但對外來的入侵和侮辱卻***同抵禦。①[鬩(xì)]爭吵。
6.《詩經?6?1小雅?6?1車舝(轄)》
高山①仰止,景行②行止。
①[高山]比喻道德崇高。 ②[景行]大路,比喻行為正大光明。
7.《詩經?6?1小雅?6?1鶴嗚》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8.《詩經?6?1小雅?6?1小旻》
戰戰兢兢,如臨①深淵,如履②薄冰。
①[臨]來到。 ②[履]踩,走。
9.《詩經.小雅?6?1伐木》
出自幽谷①,遷於喬木。
①[幽谷]深谷。
10.《詩經?6?1大雅?6?1蕩》
靡①不有初,鮮②克③有終。
①[靡]沒有誰。 ②[鮮(xiǎn)]少。 ③[克]能。原句大意是沒有誰向善沒有壹個開始,但很少能堅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