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什麽是“麻紗本”

什麽是“麻紗本”

標準答案來啦^_^ 我提供的這個答案被百度加入詞條羅

古書版本名。

麻沙本,是指福建建陽縣西麻沙鎮書坊所刻的書。建陽及建甌兩地刻的書又稱建本。建陽縣屬下的兩個市鎮麻沙和崇化,在宋元時代均以刻書著名,當地人世代以刻書為業,有圖書之府的美稱。

由於榕樹較多,質地松軟,雕版省時省工,因此這個地區刻書業非常發達,與鎮東北的崇化坊並稱“圖書之府”。但所刻之書,不夠精工,印刷稍多,往往模糊不清,人稱“麻沙本”。自宋末至明,麻沙本銷及全國,遠及朝鮮、日本。然訛誤較多。其質量次於杭州及四川所刻本。

麻沙鎮所刻印的書籍,流傳甚廣,真可謂無遠不至,其所以興盛,亦有其天然的兩大條件存在:第壹、福建多盛榕樹,榕樹木質柔軟易刻,是刻書的好材料。第二、閩北盛產紙,便於印書。另外,宋代大儒楊時是浦城人,繼承洛學,門人眾多,浦城與建陽是鄰縣,文風易於傳播,這是刻書的又壹條件。

麻沙書坊由於刻書極盛,大量刊印之余,難免有校勘不精之弊。據嘉靖建陽縣誌記載,曾由崇化人劉剡負校正之責,梁章矩的歸田瑣記,又謂嘉靖五年時,翰林侍讀汪佃被派往建陽校勘書版,可見麻沙本的訛字不少。

麻沙本的字體,有其特殊的風格,字畫起筆、轉筆、止筆,都帶有棱角,與別處所刻的書,顯然不同。印書多用竹紙,不僅宋麻沙本如此,元麻沙本亦如此。竹紙之性脆弱,日久容易折裂,必須慎重保存。雖然麻沙鎮於元明時兩度毀於火,書版已蕩然無存,但至今仍可見到麻沙本的真面目,例如新編事文類聚翰墨全書,就是元泰定元年的麻沙本(見附圖1)。由圖中可以看到麻沙本的字畫特征,以及刻書的牌記。

圖片地址: http://living.pccu.edu.tw/chinese/photo/_06-201-3299麻沙本新編事文類聚翰墨全書.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