隸書水字怎麽寫為氺,相關內容如下:
1.簡介
隸書是中國古代壹種漢字字體,又稱“八分”“左書”“史書”,起源於戰國後期的秦國,是中國書法史上筆法演變的分水嶺,是古今文字、象形文字和抽象文字的轉折點,漢字方塊字的特點定型於隸書。
古籍記載,戰國後期,秦國監獄中地位低微的文書抄寫官員(壹說為罪犯程邈)在大小篆書的基礎上削繁就簡,化圓為方,創造了隸書。
現代學者依據20世紀70年代考古發現的實證資料,基本認定古籍的說法是錯誤的,隸書起源於戰國後期。
其字體從戰國後期至西漢早期逐漸隸變,篆書筆法不斷減弱,隸書特性不斷突顯,逐漸發展成熟,至東漢達到鼎盛,成為官方正體文字,並廣泛用於史書、官方文件、碑刻中。
魏晉南北朝之後,隸書的地位被楷書、行書、草書等新興字體取代,唐代曾在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時短暫流行,但總體仍屬衰退期。壹直到清代,考據和文字金石之學風氣大興,隸書復興,出現了壹批隸書大家,展現出有別於漢隸的獨特藝術價值。
2.名稱定義
隸書是中國古代壹種漢字字體,“隸書”的名稱最早見於東漢史官班固的《漢書·藝文誌》。10根據班固的記載,這種文字在秦時“施之於徒隸”,後人也有流傳“程邈造隸”的說法。
無論是“施之於徒隸”還是“程邈造隸”,過去認為這種字體的最初使用者——在獄中抄寫文書的低級官吏在當時被稱為“隸”,因此這種字體也就被稱為“隸書”。
東漢時,著名的文字學家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沿用了“隸書”的名稱,“隸書”作為指代這種字體風格和形式的書法術語由此正式確定下來。
隸書還有“左書”“史書”“八分”等別稱。“左書”又作“佐書”,最早見於許慎《說文解字敘》,是新莽時期對秦隸的稱呼,清代文字學家段玉裁在《說文解字註》中認為“左”有輔佐篆書的意思。
史書是西漢後期和東漢早期對隸書的壹種別稱,根據段玉裁的考證,漢代史官善於使用隸書,因為隸書能幫助他們便捷地書寫大量文字,漢代史書也多用隸書寫成,於是隸書也就有了“史書”的別稱。
八分壹詞產生於東漢末年,來源於蔡琰評論他父親——隸書大家蔡邕的話“割程隸八分取二分,割李篆二分取八分”。
到漢魏之際,隸書筆畫更加輕便,蠶頭燕尾的特征逐漸淡化,為了與此前舊有的隸體區分,之前東漢中後期的隸書就被稱為“八分”,後來逐漸混用,“八分”也成了隸書的別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