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操,漢魏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三國時期魏國的拓荒者,《孫子兵法》第壹註本的作者。
曹操不太機警,有政治手腕,而任俠放蕩不羈。他“博覽群書,尤擅兵法”。20歲時,升董廉為郎,授洛陽北尉。黃巾起義爆發後,任騎馬校尉,參與鎮壓黃巾軍,轉戰濟南。後來,在建立荒地之後,
整訓隊立下汗馬功勞,於公元208年升至頂峰。從197年到221年,曹操先後擊敗呂布、袁術、袁紹等強大集團,征服烏桓貴族,統壹北方。因為精通兵法,熟讀《孫子兵法》,著有《兵書》、《兵書綱》、《兵書綱》等書。以及《孫子兵法》、《司馬法》等正確註解。
曹操高度贊揚孫子兵法。他曾說:“我讀了太多兵法和謀略的書,孫武的作品太深刻了。”(孫子旭)孫子兵法言簡意賅,博大精深,壹般人很難明白其中的道理。《孫子兵法》經過曹操的校勘和註釋,得以流傳於世。
曹操不僅對兵法有著深刻的理解,而且有著創造性的打法。至於“五事”“七計”之廟,他說:“計者,擇量敵,量地而望卒,易近而遠,計於廟中。”(《孫子註·數篇》)。他深入分析了決定壹場戰爭勝負的五大因素:道、天、地、將、法。他說“道”就是通過說教來教育人民;“天道”是指討伐天道,根據陰陽狀況和四季氣候進行。“地”是指九種地形,情況不同,要因地制宜;“將”的意思是壹個將軍應該具備五種品質:智、信、仁、勇、嚴。既要掌握基本情況,又要隨時掌握形勢變化。“知其變,則勝之。”只有掌握了它的變化,妳才能贏。曹不僅遵循孫吳的基本原則,而且在判斷敵我強弱、運用進攻策略、選擇具體作戰方案等方面因時因地進行了創造性的發展。
曹操非常講究戰法。《孫子兵法·計攻筆記》中說:“以十敵壹圍,等於智勇而兵鈍。”如果主弱客強,就不需要十個了,於是曹操就圍了丕,活捉了呂布。曹曹參根據自己的實戰經驗豐富和發展了孫武的觀點。
曹操善於以敵制勝,機動靈活。《孫子兵法·筆記·註》中說:“制以權治,權以事治。”他還說,“修行的規則是無常的。”強調根據當地條件和地形權衡利弊,靈活機動。強調“兵無恒形,故宜狡也”,“用兵於勢也”,“兵無恒勢,水無常也”(《孫子註》)。主張兼顧利害,正確運用形與勢,奇與正,虛與實,“應敵之情”。曹操繼承和發展了孫武的兵法思想,在《孫子兵法》的指導下,在割據局面下步步為營,成為群雄中的佼佼者。
-
但是妳可以去看看/2004-10-25/1714237387 .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