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山姜黃簡介

山姜黃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概述 3 山姜黃的別名 4 來源及產地 5 性味歸經 6 功能主治 7 山姜黃的用法用量 8 使用註意 9 化學成分 10 山姜黃的藥理作用 11 參考資料 附: 1 古籍中的山姜黃 1 拼音

shān jiāng huáng

2 概述

山姜黃為中藥名,出自《廣州植物誌》。為唐·侯寧極編著《藥譜》記載的蓬莪術之別名[1]。

3 山姜黃的別名

蓬術、莪術、山姜黃、芋兒七、廣術[2]

4 來源及產地

姜科植物莪術Curcuma aeruginosa Roxb.、郁金 C. aromatica Sali *** . 或廣西莪術C. kwangsiensis S. G. Lee et C. F. Liang的根莖。主產廣西、四川、浙江[2]。

5 性味歸經

苦、辛,溫。入肝、脾經[2]。

6 功能主治

行氣,破血,消積,止痛。治癥瘕積聚,血瘀經閉,跌打損傷,飲食積滯,脘腹脹痛[2]。

7 山姜黃的用法用量

煎服:4.5~9g[2]。

8 使用註意

孕婦忌服[2]。

9 化學成分

郁金的根莖經蒸餾而得的揮發油,名莪術油,再取莪術油制成莪術油註射液,用於早期子宮頸癌,作局部瘤體註射,壹次5~10ml,壹日壹次。或稀釋後靜脈滴註。莪術根莖含揮發油,其中主成分為莪術呋喃烯酮(Curzerenone, transZedoarone),還含表莪術呋喃烯酮(Epicurzerenone,cisZedoarone)、莪術二酮(Curdione)、莪術二醇(Curcumadiol)、案葉素、樟腦、莰烯、龍腦、蒎烯等。又含莪術螺內酯(Curcumanolide)A及B和微量的姜黃素(Curcumin)、去甲氧基姜黃素、雙去甲氧基姜黃素。廣西莪術揮發油中,主含龍腦,還含大牻牛兒酮、案葉素、莪術醇(Curcumol)、莪術二酮等。郁金根含揮發油,內含β欖香烯、蒎烯、莰烯、樟腦、案葉素、莪術醇、莪術二酮、大牻牛兒酮。還含四甲基吡嗪等。[2]

10 藥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