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堅持歷史教學與學術研究相結合,在搞好教學的同時,堅持不懈地進行學術研究。其合著有《中國近代史綱》、《簡明中國近代史》、《清代貴州五次民族起義》、《貴州古籍集粹》、《平黔紀略》等書。在中國近代史思想家專題研究中,發表了《孫中山的對外開放思想》、《孫中山的中西文化觀》、《左宗棠的塞防思想》及《康有為的“大同書”》等多篇論文。在貴州地方史專題中,發表了《五四運動在貴州》、《張秀眉領導苗民起義的幾個問題》及《西漢夜郎的社會矛盾》等多篇論文。在民族史專題中,發表了《侗族的形成與唐宋羈縻政策的關系》及《論民族文化融合》等學術論文。
1980年起,任貴州史學會顧問、貴州歷史文獻學會理事、貴州民族文化學會常務理事及侗文學研究會副會長。1980年10月,以《義和團“扶清滅洋”剖析》論文參加在山東濟南召開的“義和團國際學術討論會”,1992年11月,以《侗族是百越壹支發展起來的民族》論文參加在貴州凱裏召開的“百越民族國際學術討論會”,1996年8月,以《王陽明教育思想的貢獻》論文參加在貴陽召開的“王陽明國際學術討論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