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十四是鬼節的原因是大約在宋代,北方戰亂,壹群漢人為了聚攏祖先們的亡靈,決定提前壹天過中元節,把祖宗的亡靈集中起來,然後帶著祖宗牌位逃往南方避難。
7月14日鬼節由來:相傳南方原並無中元節,是古代漢人南遷傳入的。7月14日定為鬼節原因是大約在宋代,北方戰亂,壹群漢人為了聚攏祖先們的亡靈,決定提前壹天過中元節,把祖宗的亡靈集中起來,然後帶著祖宗牌位逃往南方避難。
後來為了紀念這個日子,逃往南方的漢人就把中元節改為在每年的農歷七月十四過。現在七月十四已經是許多南方漢人和少數民族***同的節日,南方人過的節是七月十四,而北方人過的節是七月十五,都叫中元節,即鬼節,現在中國佛教界視每年農歷七月十五日為“盂蘭盆節”。
壹般人都認為,七月十四是鬼門大開的日子,因此都極少出夜門,這只是壹個片面的想法。事實上,七月十四的午夜,即七月十五的十二點之前,鬼門是從大開到關上,古籍記載,這個時候,應該是遊蕩人間的鬼魂回歸地府的最後限期。
七月十四習俗
招魂祭祖:這裏的招魂不同於人剛死的招魂,後者是人死之後,為了使其魂魄歸於屍體和墓穴,不至於遊離在外成為孤魂野鬼而進行的儀式,前者的招魂則更加世俗化和具有親切感,是對死去親人的深情呼喚,有設祭祀酒菜、點香燃燭、燒紙錢等儀式,在祭祀完畢,全家人方可食用祭祀用過的酒菜。
做法事道場:這場超度勝會是佛家普渡眾生思想的具體展現,往往辦得極為隆重,高僧雲集,場面浩大,還往往在期間請戲班上演有關冥界神鬼故事的大戲,比如《鐘馗嫁妹》、《白蛇傳》等,頗得農村群眾的喜愛。
放河燈:大約起源於南北朝梁武帝時期,當時只是僧人在放生池裏放河燈,後來流傳到民間。成為人們表達對死去親人的思念,對活著的人們祝福的美好習俗,可是現在已經很難看到放河燈的活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