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天下大亂,盜賊四起,到處彌漫著戰爭的硝煙,生靈塗炭,民不聊生。張仲景回到家鄉,發現這裏已不是從前記憶中的模樣了。以前,店鋪無數。
大街上的人摩肩接踵,客棧裏滿是客人。可現在,路上的行人極少,都是衣衫襤褸,食不裹腹。這時,正是冬日, 大量饑民不光衣不遮體,很多人的耳朵都凍裂了,潰爛發炎。
張仲景見了心裏很不是滋味,長長地嘆了壹口氣,該怎麽拯救家鄉人民於水深火熱之中?他陷入深深的沈思中。冥思苦想了幾個日子,張仲景吩咐自己的徒弟在路邊架起了壹個大醫棚。
把新鮮的羊肉、火紅的辣椒還有壹些驅寒藥材放到大鍋裏精心熬制。這天正值冬至,行人比往常更少,可肉香壹下子就吸引來了無數家鄉人,張仲景吩咐弟子將煮好的食材撈起來。
剁碎,碾成泥,再用面皮包成耳朵狀,這便是今天餃子的雛形。鍋中煮熟的餃子和湯水香飄十裏,醫棚裏接受施舍的人越來越多,人們吃了後,贊不絕口。幾天後,凍裂的耳朵也因吃了餃子。
喝了湯水而痊愈。這湯水人們叫它“驅寒矯耳湯”。從此,為了紀念名醫張仲景,就有了冬至吃餃子的風俗,至今還流傳著壹句話:“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擴展資料:
關於冬至其他傳說故事:
1、相傳,漢代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
呼作“餛飩”。恨以食之,並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餛飩是在冬至這壹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便成習俗。其實,冬至這天吃餛飩古代最流行的是在北京地區。
南宋時,開始盛行冬至食餛飩祭祖的風格。而在許多古籍中記載,餛飩是中華民族的開天辟地者黃帝。因此吃餛飩是對黃帝或那些做過開天辟地之事的人的尊敬緬懷與祭祀。
2、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這證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
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
因此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壹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壹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此刻仍有壹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
百度百科-張仲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