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化>;目錄
序言:古代東方科技文明的起源
1.天文地理
古人說天論地 古人觀天 萬物起源
天象記錄 日食 流星 新星和超新星 彗星 五星連珠 太陽黑子 石刻紀錄
歷法 歷法成就 治歷方法 節氣 中西比較 《太初歷》《大明歷》《大衍歷》《授時歷》
天文儀器 圭表 日晷 漏刻 渾儀 渾天儀 地動儀 渾象 簡儀 仰儀 水運儀象臺
著名天文學家 甘德 落下閎 張衡 祖沖之 張遂(僧壹行) 郭守敬 沈括
天文著作 《甘石星經》《靈憲》
著名地理學家 裴秀 酈道元 徐霞客 魏源
成就 制圖六體 風的觀測和儀器 降水的觀測和儀器 濕度的觀測和儀器 雲的觀測和雲圖集 《水經註》 《徐霞客遊記》 《海國圖誌》
2.古代數學
成就 算籌 算盤 十進制的使用 分數和小數的最早運用 九九表 負數的使用 圓周率的計算 二進制思想的開創國
著作 《周髀算經》《九章算術》《海島算經》《孫子算經》
數學家 劉徽 張衡 祖沖之
3.古代軍事
軍事思想 孫子兵法 六韜 司馬法 孫臏兵法 尉繚子 吳子
軍事發明 古代戰車 馬鐙的發明與流傳 中國古代火箭 火藥 噴火裝置 弩的發明和流傳
人物 兵聖孫武 民族英雄嶽飛 諸葛亮
4.中國傳統醫學
中醫概況 中醫的歷史 中醫基礎理論 中藥基礎
診法與療法 四診法 針灸 刮痧 推拿 拔火罐
食療與養生 食療的含義 食物的四性與五味 藥膳 中醫養生 養生佳品:茶、藥酒
特色發明 針灸銅人 中醫針具 舌苔模型 內經圖 鐵球 五禽戲 太極拳
古代名醫 錢乙 葛洪 王冰 皇甫謐 王叔和 滑伯仁 淳於意 李時珍 李東垣 扁鵲 戴思恭 張子和 張仲景 巢元方 孫思邈 孫壹奎 華佗 劉完素
5.古代農業
古代水利 中國古代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 鄭白渠 引漳十二渠 它山堰 芍陂 靈渠
後套八大渠 邗溝
古代農具 中國水車 骨穭 石鏟 鐵鋤 鐵犁
古代農業科技人物 賈思勰 徐光啟 宋應星
農業技術成就 齊民要術 天工開物 農政全書 雜交水稻
6.古代建築
自成體系的中國傳統建築 早在周代就已開始了城市規劃 中國近代建築發展軌跡 中國建築史之分期 中國建築之特征
7.中國古代機械
成就 中國傳入西方的機械技術 考工記 遠西奇器圖說錄最
生活用具 被中香爐 司母戊方鼎
生產 方板鏈泵 水力大紡車 皮帶傳動
交通工具 櫓、舵與輪船 指南車 記裏鼓車 獨輪車
8.中國紡織印染
中國古代紡織 中國古代服飾 中國絲織藝術 中國刺繡藝術 中國古代印染 古代礦物顏料 染織品種 古代絲綢發展 絲綢染整工藝 中國四大名繡 天然織物染料
9.中國航海技術
古代造船 古代中國造船回顧 三大船型 古代名船
造船發明 帆 船尾舵 櫓 車船 龍骨結構 水密隔艙
航海發明 航海羅盤 牽星術 計程儀 針路 其它航海知識的應用
航海大事記 徐福東渡日本 漢代的海上絲綢之路 鑒真東渡日本 鄭和下西洋
10.中國造紙印刷
造紙術 原始的書寫材料 紙的發明過程 造紙技術的發展 蔡倫改進造紙術 造紙術的傳播
人物 蔡倫 畢升 王禎 胡正言
印刷術 印刷術的發明 雕版印刷術的發明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 印刷技術的傳播
特色發明 宣紙 筆墨的發明 印章 拓印 套印及彩色印刷 紙幣
11.中國古代哲學
哲學流派 道家哲學 儒家哲學 法家哲學 名家哲學 墨家哲學 陰陽家哲學
思想家 老子 孔子 韓非子 墨子
哲學著作 《道德經》 《論語》 《易經》
哲學關鍵詞 道 陰陽 八卦 五行 太極 天人合壹
12.中國古代工藝
中國瓷器 中國家具 中國青銅 中國陶器 中國雕塑 中國漆器 中國紋飾 文房四寶 景泰藍 中國木雕 中國剪紙 中國鐘鼎 中國風箏 唐三彩 中國燈彩 中國年畫 紙紮藝術 雲南紙馬 秋色藝術 中國扇子 中國玉器 中國貼畫 金屬工藝 嵌銀工藝 石雕藝術 中國竹雕
2.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天文地理
我國領土遼闊廣大,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為美國。差不多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等。我國領土的四端為:最東端在黑龍江和烏蘇裏江的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135°E多),最西端在帕米爾高原附近(73°E),東西跨經度60多度,東西相距約5000千米,最南端在曾母暗沙(4°N)、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53°N)多,南北跨緯度約50度,南北相距約5500千米。
我國的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00我國半球位置:東半球和北半球。
00我國的經緯度位置:我國領土南北跨越的緯度近50度,大部分在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我國領土[1]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為美國。差不多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等。我國領土的四端為:最東端在黑龍江和烏蘇裏江的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135°2′30''E),最西端在帕米爾高原附近(73°40′E),最南端在立地暗沙(北緯3度51分00秒,東經112度17分09秒)(英語:Lidi Ansha或Lydi Shoal)為中國南海南沙群島區域的壹座暗沙,是實際上的中國領土的最南端(非位於其東北約15海裏的曾母暗沙)。按中華人民***和國行政區劃,立地暗沙屬於海南省三沙市管轄。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53°33′N,124°20′E)我國東西跨越經度60多度,最東端的烏蘇裏江畔和最西端的帕米爾高原高原相差5個時區。
對於中國古代的天文學系統,和西方相比也有自己的特色。中國天文學系統繼承了中國哲學系統的天人合壹的思想。舉個例子,大熊座在中國的天文學中由北鬥,文昌,三臺三個星官構成。北鬥都很熟悉,不多贅述了;文昌就是民間傳說中的文曲星,掌管科舉考試的天體;三臺指的是在現實生活中的科舉考試的三個階段,鄉試,會試和殿試三個階段。完全不同於西方天文學天上都是神明,和人間無關。我個人喜歡使用中國天文學來對莫顆星命名,因為它很有文化內涵而且比較容易記。
但是中國天文學這套體系也制約了中國天文學的發展。比如日月食,根據立法預報它應該有啊,但是沒有發生。如果在西方,恐怕是要對歷法進行修正了。在中國呢,群臣向皇帝叩首,恭喜皇帝的大恩大德感動了上蒼(即使姚崇也幹過這樣的事)。
3.中國古代天文分什麽.歷法分什麽
中國是世界上天文學發達最早的國家之壹。
由於生產和生活的需要,人們從遠古時期開始就已經對天文現象進行觀察,經過世代連續不斷的努力,積累了越來越多的天文學知識,並逐漸形成了內容豐富且具有獨特風格的天文學體系。中國古代天文學在許多領域曾長期在世界上處於領先的地位,在世界天文學史和中華民族文化史上,都寫下了光輝的篇章。
中國古代天文學的最主要組成部分是歷法,換壹句話說,歷法是中國古代天文學的核心。中國古代歷法不單純是關於歷日制度的安排,它還包括對太陽、月亮和土、木、火、金、水五大行星的運動及位置的計算;恒星位置的測算;每日午中日影長度和晝夜時間長短的推算;日月交食的預報等等廣泛的課題。
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古代歷法的編算相當於近現代編算天文年歷的工作。為此,我國古代天文學家展開了壹系列的觀測與研究活動:譬如對歷法諸課題的***同起算點——歷元的選定,對壹個又壹個天文學概念的闡述,對種種天文常數的測算、各種天文數表的編制,對具體推算方法、天體測量方法和數學方法的抉擇和改進等等。
這些就構成了中國古代歷法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內容。 當然,中國古代天文學還包涵更廣泛的內容,如中國古代特有的、精良的天文儀器的設計與制造,關於宇宙理論的探討,以及對壹系列天象特別是奇異天象的長期系統的觀測與記錄等,它們與歷法壹起,組成了中國古代天文學的十分豐富多彩的體系。
中國古代天文學體系經歷了發生、發展、完善、沒落,最終融入近現代天文學的漫長演變過程。下面我們擬分六個階段(即如下六節)簡要地加以介紹。
西周以前的天文學知識 這是壹個天文學知識開始萌芽和初步積累的漫長歷史時期。由於生產和生活的需要,從對星辰出沒、日月運動的觀測中,人們逐漸形成了與這些需要密切相關的年、月、日等時間長度的概念,進而產生了初始的歷法系統。
由於占蔔活動的需要,人們對天象變化、尤其是異常天象的出現,極為關註,這也 *** 了人們對天象觀測的重視,並由此逐漸形成了天象記錄的傳統。這些都給後世的發展以深刻的影響。
壹、觀象授時時期 我們的祖先,生息在中國遼闊的土地上,人們在自己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逐漸發現日月星辰的升落隱現,自然界寒來暑往,獵物的出沒和植物的榮謝等自然現象,對於人類的生存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有意識地觀察和認識這些自然現象,以期順乎自然,求得自身的發展,便成為先民們感興趣的問題之壹,從中也就逐漸萌發出天文學知識的嫩芽。
太陽對人們無疑是至關重要的。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就是以太陽的出入作為作息時間的客觀依據。
太陽出入造成的明暗交替出現的規律,必定給先民們以極深的感受,於是以太陽出入為周期的“日”,應是他們最早認識到的時間單位。 自然,月亮的圓缺變化,是又壹明顯的和意義重大的天象。
說它意義重大,是因為月亮的亮光對於人們夜間活動的安排是關鍵的要素。經過長期的觀測和計數,人們逐漸發現月亮圓缺的周期約為30日,這便進而導致壹個較長的時間單位“月”的產生。
對於更長壹些的時間單位“年”的認識,要較“日”、“月”困難得多,但這是對於人們生產和生活的意義更為重大的壹種周期,因為寒暑、雨旱,以及漁獵、采集乃至農業生產活動無壹不與它有關。所以,人們對它進行了長期不懈的探索。
由物候——草木枯榮、動物遷徙、出入等的觀察入手,大約是探索壹年長度的最早方法,隨後才是對某些星象的觀測。後者所得結果要較前者來得準確。
據傳說,在顓頊帝時代,已設立“火正”(1)專司對大火星(心宿二,天蠍座α星)進行觀測,以黃昏時分大火星正好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時,作為壹年的開始,亦即這壹年春天的來臨。由此不難推得壹年的長度。
這是我國古代觀象授時的早期形態。據研究,這大約是公元前2400年的事。
又據《尚書·堯典》記載,在傳說中的堯帝時,“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其具體的觀測方法與結果是:“日中星鳥,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虛,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即以觀測鳥、火、虛、昴四顆恒星在黃昏時正處於南中天的日子,來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以作為劃分壹年四季的標準。
據推算,這大約是公元前2000年時的實際天象。 由上述記載,我們還可以推知,當時已有原始圭表的出現,否則人們就無從確定某星辰南中天的問題。
這時的圭表還僅用於厘定方位,尚未用於測定日影的長度。觀測星辰南中天來確定季節,可以減少地平線上的折射和光滲等的影響,其精度自然要比觀測星辰出沒來得高。
此外,從“日中”和“宵中”(指晝夜平分)、“日永”和“日短”(分別指白晝最長和最短的日子)等說法,可知其時已應用了某種測量時間的器具(這壹點由下述《夏小正》的有關記載亦可證)。這些都說明,此時已進入觀象授時相當發達的時代。
其標誌是:所觀測的恒星已由壹顆增加到多顆,由觀測恒星東升改為南中天,並已使用了某些器具。 更值得註意的是,《堯典》還記述了這時人們已經采用了“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
4.中國古代的天文知識
天文與農業
中國古代的天文學是非常發達的,宋代時對壹年周期的推算已經精確到了秒。在中國有的教科書上說古代天文學是為了指導農業生產。為此我請教了做農民的奶奶。奶奶對壹年周期的知識限於農歷中閏月的推算,二十四節氣的推算。她種地壹是隨大流,二是參考節氣,也就是說誤差可能會有半個月之多。再說天文知識,那就只限於牛郎織女的故事之類了。“農業生產”遠遠不要中國古代那樣發達的天文學。其實只要參考物候,看壹看柳樹是否發芽了之類的,就足以定下合適的播種時間。要是青蛙都要死搬太陽歷,每年到了時日,不管風霜雨雪都要從冬眠的洞裏出來,這些天文青蛙壹定活不過壹次倒春寒。
中國古代天文學其實是占星術
天上的星宿會與地上的皇帝與大臣有對應,行星的運動、彗星等等都預示人間大事。所以講“天垂象”。歷代明君,看到壹定的天象,都會鞠身自省。天文學也就歷來受皇家支持,同時受皇家壟斷。二十四史中,許多都專門有天文誌,講的就是天文現象如何預示了人間大事。這裏要提壹句的是,現代的氣象,古代也是屬於天文,是令人敬畏的天象的壹部份。
現代天文學動輒“宇宙的起源、演化、歸宿”,對氣象更想要去預測、控制。這也是現代的“探索”與“控制”了。
古人講“君子畏天”。天文現象只是天給人看的壹些信號,人知道自己違背了天意,那就要早早改正才是。天怎麽能去探索呢?更不用說要去控制了。
5.想整體了解壹下我國古代的天文星象歷法的知識
中國文化星象歷法的時間觀念 2005-7-14 21:15:47 不詳 不詳 閱讀86次 年月日時的區分:根據《尚書》的資料,中國的史文化,自唐堯開始,經過虞舜而到夏禹,早已秉承古的傳統,以太陰歷為基準,確定時間的標準。
壹年分為十二個月;每月均分為三十天;每天分為十二時--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壹時又分三刻。這種星象歷法的時間觀念,由來久遠,相傳遠始於黃帝時代,這事是否可信,另當別論。
但都是以太陰(月亮)為基準,所以代表了十二時辰的十二個符號,便叫作"地支"。擴充"地支"符號的應用,也可以作為年的代號,例如子年、醜年而到亥年以後,再開始為子年、醜年等循環性的規律。
二十四節氣的區分:古代的"星象歷法",同時也以太陽在天體的行度作標準。所以中國過去采用的陰歷;實際上是陰陽合歷的。
除了壹年十二個月,壹個月三十天的基準以外,根據太陽在天體上的行度與地面上氣象的變化和影響,又以"春、夏、秋、冬"四季,統率十二個月。也等於《易經》"乾卦"卦辭所謂"元、亨、利、貞"的四種德性。
並且除了以四季統率十二個月外,又進壹步劃分它在季節氣象上的歸屬,而分為二十四個節氣,例如"冬至、小寒(十二月節)大寒,立春(正月節)雨水,驚蟄(二月節)春分,清明(三月節)谷雨,立夏(四月節)小滿,芒種(五月節)夏至,小暑(六月節)大暑,立秋(七月節)處暑,白露(八月節)秋分,寒路(九月節)霜降,立冬(十月節)小雪,大雪(十壹月節)"等二十四個名號。這二十四節氣的標準,是根據太陽與地球氣象的關系而定,並非以太陰(月亮)的盈虧為準。
五候六氣的劃分:除了四季統率十二個月、二?慕諂?醞猓?忠?五天為壹候""三候為壹氣""六候為壹節"作為季節氣候劃分的基準。根據這種規例,推而廣之,便可用在以三十年為壹世,六十年為兩世,配合《易經》交爻重劃卦的作用。
縮而小之,則可用在壹天十二個時辰、刻、分之間與秒數的微妙關系。 這種上古天文氣象學和星象學,以及歷法的確立,雖然是以太陰(月亮)的盈虧為基準,但同時也配合太陽在天體上的行度,以及它與月亮、地球面上有關季節的變化。
可是上古中國天文星象學除了這些以外,再把"時間"擴充到天體和宇宙的"空間"裏去,探究宇宙時間的世界壽命之說,不但並不完備,實在還很欠缺。只有在秦、漢以後,逐漸形成以天文星象的公式,強自配合中國地理的"星象分野"之學,勉強可以說它便是中國上古文化的"時""空"統壹的觀念。
很可惜的這種"時""空"統壹的學說仍然只限於以中國即天下的範圍,四海以外的"時""空",仍然未有所知。況且"星象分野"之學,在中國的地理學上,也是很牽強附會的思想,並不足以為據。
青年同學們讀國文,看到王勃《滕王閣序》所謂的"星象翼軫",便是由於這種"星象分野"的觀念而來。 邵子對"時""空"思想的開拓 漢末魏、晉到南北朝數百年間,佛學中無限擴充的宇宙"時""空"觀進入中國以後,便使中國文化中的宇宙觀,躍進到新的境界。
但很可惜的,魏、晉、南北朝數百年間的文化觸角,始終在"文學的哲學"或"哲學的文學"境界中高談形而上的理性,並沒有重視這種珍奇的宇宙觀,而進壹步探索宇宙物理的變化與人事演變的微妙關系。甚之,當時的人們,限於知識的範圍,反而視為荒誕虛玄而不足道。
(關於佛學的宇宙觀和世界觀的補充說明,必須要另作專論,才能較為詳盡。)直到北宋時代,由邵康節開始,才撮取了佛家對於形成世界"成、住、壞、空"劫數之說的觀念,揉入《易》理"盈、虛、消、長""窮、通、變、化"的思想中,構成了《皇極經世》的"歷史哲學"和"易學的史觀"。
其實,邵子創立《皇極經世》"易學史觀"的方法,我想他的本意,也是寓繁於簡,希望人人都能懂得,個個都可壹目了然。因此而"知天""知命","反身而誠"而合於天心的仁性。
並非是故弄玄虛,希望千載之後的人們,"仰之彌高"鉆之不透的。無奈經過後世學者多作畫蛇添足的註解,反而使得邵子之學,愈來愈加糊塗。
在邵康節所著人盡皆知的《皇極經世》壹書中,最基本的壹個概念,便是他把人類世界的歷史壽命,根據易理象數的法則。規定壹個簡單容易記錄的公式。
他對這個公式的定名。叫做"元、會、運、世"。
簡單地講,以壹年的年、月、日、時作基礎。所謂壹元,便是以壹年作單元的代表。
壹年(元)之中有十二個月,每個月的月初和月尾。所謂晦朔之間,便是日月相會的時間,因此便叫做會。
換言之,壹元之間,便包含了十二會。每個月之中,地球本身運轉三十次,所以壹會包含三十運。
但壹天之中又有十二個時辰,每壹個時辰,又有三十分。因此把壹運之中包含十二世,壹世概括三十分。
擴而充之,便構成了"三十年為壹世,十二世之中,***計三百六十年為壹運。三十運之中,***計壹萬八百年為壹會,十二會之中,***計十二萬九幹六百年為壹元"。
壹元便是代表這個世界的文明形成到毀滅終結的基數,由開辟以後到終結的中間過程之演變,便分為十二會,每壹會中又有運世的。
6.古代文化常識天文地理的綜合性學習
關於中國古代文化的結構分類,各家學派標準不同,分類也不同:有物質與精神兩分法;有物質、制度、精神三分法;有物質、制度、行為、心態四分法;還有物質、社會、精神、藝術、語言、風俗六分法等。這些劃分盡管層次不壹,但都是按照人類創造文化的發展進程由物質到精神、由感性到理性的層次劃分的,適用於專業人員的學習研究。中學生學習教材中的中國古代文化,應根據教育功能的不同來劃分。
中學語文教材中涉及的古代文化知識,它包括天文、地理、文學藝術、哲學宗教、政區歷法、軍事刑律、陰陽五行、家族禮法、音樂美術、飲食服裝、車馬冠蓋、文化奠基、政治經濟制度、明君賢相的治國方略,以及價值觀念、道德情操等等,但由於教材中沒有專門論述中國古代文化知識的課文,這些知識都零散地分布在古文典籍之中,教師教學難,學生學習更難,因此,教學時應將分散的古代文化知識根據教育的功能不同梳理歸類,每壹類下分若幹知識點,以課文中的某壹古代文化知識點為突破口作分析,成扇面輻射展開,拓寬範圍並向縱深發展。然後再探討下壹個知識點。這樣做有三個好處:壹是將課文中零散的知識歸類成系統,建立知識鏈條。二是教師們在傳播零散的古代文化知識時可以采用專題講座的方法。三是給學生提供壹種研究性學習的方法,打開思路,養成良好的治學習慣。
7.哪位有關於中國古代天文歷法詳細資料
中國古代天文歷法的演變 中國是世界上天文學發達最早的國家之壹。
由於生產和生活的需要,人們從遠古時期開始就已經對天文現象進行觀察,經過世代連續不斷的努力,積累了越來越多的天文學知識,並逐漸形成了內容豐富且具有獨特風格的天文學體系。中國古代天文學在許多領域曾長期在世界上處於領先的地位,在世界天文學史和中華民族文化史上,都寫下了光輝的篇章。
中國古代天文學的最主要組成部分是歷法,換壹句話說,歷法是中國古代天文學的核心。中國古代歷法不單純是關於歷日制度的安排,它還包括對太陽、月亮和土、木、火、金、水五大行星的運動及位置的計算;恒星位置的測算;每日午中日影長度和晝夜時間長短的推算;日月交食的預報等等廣泛的課題。
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古代歷法的編算相當於近現代編算天文年歷的工作。為此,我國古代天文學家展開了壹系列的觀測與研究活動:譬如對歷法諸課題的***同起算點——歷元的選定,對壹個又壹個天文學概念的闡述,對種種天文常數的測算、各種天文數表的編制,對具體推算方法、天體測量方法和數學方法的抉擇和改進等等。
這些就構成了中國古代歷法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內容。 當然,中國古代天文學還包涵更廣泛的內容,如中國古代特有的、精良的天文儀器的設計與制造,關於宇宙理論的探討,以及對壹系列天象特別是奇異天象的長期系統的觀測與記錄等,它們與歷法壹起,組成了中國古代天文學的十分豐富多彩的體系。
中國古代天文學體系經歷了發生、發展、完善、沒落,最終融入近現代天文學的漫長演變過程。下面我們擬分六個階段(即如下六節)簡要地加以介紹。
西周以前的天文學知識 這是壹個天文學知識開始萌芽和初步積累的漫長歷史時期。由於生產和生活的需要,從對星辰出沒、日月運動的觀測中,人們逐漸形成了與這些需要密切相關的年、月、日等時間長度的概念,進而產生了初始的歷法系統。
由於占蔔活動的需要,人們對天象變化、尤其是異常天象的出現,極為關註,這也 *** 了人們對天象觀測的重視,並由此逐漸形成了天象記錄的傳統。這些都給後世的發展以深刻的影響。
壹、觀象授時時期 我們的祖先,生息在中國遼闊的土地上,人們在自己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逐漸發現日月星辰的升落隱現,自然界寒來暑往,獵物的出沒和植物的榮謝等自然現象,對於人類的生存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有意識地觀察和認識這些自然現象,以期順乎自然,求得自身的發展,便成為先民們感興趣的問題之壹,從中也就逐漸萌發出天文學知識的嫩芽。
太陽對人們無疑是至關重要的。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就是以太陽的出入作為作息時間的客觀依據。
太陽出入造成的明暗交替出現的規律,必定給先民們以極深的感受,於是以太陽出入為周期的“日”,應是他們最早認識到的時間單位。 自然,月亮的圓缺變化,是又壹明顯的和意義重大的天象。
說它意義重大,是因為月亮的亮光對於人們夜間活動的安排是關鍵的要素。經過長期的觀測和計數,人們逐漸發現月亮圓缺的周期約為30日,這便進而導致壹個較長的時間單位“月”的產生。
對於更長壹些的時間單位“年”的認識,要較“日”、“月”困難得多,但這是對於人們生產和生活的意義更為重大的壹種周期,因為寒暑、雨旱,以及漁獵、采集乃至農業生產活動無壹不與它有關。所以,人們對它進行了長期不懈的探索。
由物候——草木枯榮、動物遷徙、出入等的觀察入手,大約是探索壹年長度的最早方法,隨後才是對某些星象的觀測。後者所得結果要較前者來得準確。
據傳說,在顓頊帝時代,已設立“火正”(1)專司對大火星(心宿二,天蠍座α星)進行觀測,以黃昏時分大火星正好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時,作為壹年的開始,亦即這壹年春天的來臨。由此不難推得壹年的長度。
這是我國古代觀象授時的早期形態。據研究,這大約是公元前2400年的事。
又據《尚書·堯典》記載,在傳說中的堯帝時,“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其具體的觀測方法與結果是:“日中星鳥,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虛,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即以觀測鳥、火、虛、昴四顆恒星在黃昏時正處於南中天的日子,來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以作為劃分壹年四季的標準。
據推算,這大約是公元前2000年時的實際天象。 由上述記載,我們還可以推知,當時已有原始圭表的出現,否則人們就無從確定某星辰南中天的問題。
這時的圭表還僅用於厘定方位,尚未用於測定日影的長度。觀測星辰南中天來確定季節,可以減少地平線上的折射和光滲等的影響,其精度自然要比觀測星辰出沒來得高。
此外,從“日中”和“宵中”(指晝夜平分)、“日永”和“日短”(分別指白晝最長和最短的日子)等說法,可知其時已應用了某種測量時間的器具(這壹點由下述《夏小正》的有關記載亦可證)。這些都說明,此時已進入觀象授時相當發達的時代。
其標誌是:所觀測的恒星已由壹顆增加到多顆,由觀測恒星東升改為南中天,並已使用了某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