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始祖伏羲氏因蓍草生於蔡地而畫卦於蔡河之濱,遂名其地為蔡。因此也有了伏羲畫卦臺這壹景點。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封其弟叔度於蔡,建立蔡國,以國為氏,傳18代近500年,史稱上蔡。後屢受楚國侵犯,壹再遷都,初平侯遷至新蔡,後昭侯遷至州來(今安徽鳳臺),改州來為下蔡。
秦於此置上蔡縣。南朝宋移治是動城,故址在今汝南。北魏神龜二年(519)改置臨汝縣,北齊廢;隋開皇六年(586)又置武津縣;大業間復置上蔡,臨汝、武津先後省入,至此上蔡之名遂不變。隋屬汝南郡,唐屬蔡州,元至明清均屬蔡州。民國初,屬汝陽道。建國後,屬信陽專區,1965年改屬駐馬店專區。1995年被定為 歷史 人文景觀 旅遊 開發區。
上蔡縣被聯合國譽為千年古縣,其境內的古蔡八景已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名勝古跡,古跡名勝遍布縣境。有“蘆崗擁翠”、“雲護蓍臺”、“蔡河沈月”、“鴻隙現蓮”、“斯井雞鳴”、“景賢書聲”、“洪河夜雨”、“白雲深處”八大古景,重點古跡有蔡國故城、白圭廟、伏羲畫卦亭、蔡侯玩河樓、孔子問津處、孔子曬書臺、光武臺、奎星樓、李斯墓、蔡侯墓。蔡國古城遺址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古城西城墻之上的蔡侯玩河樓,樓臺之上建有玉皇廟,神殿及拜殿臺,是歷代文人雅士聚會之地,留下諸多膾炎人口的詩篇。蔡河之濱的白龜廟,蓍草蔥郁,白龜浮遊。伏羲畫卦亭史稱造文字之先,創中華民族文明之始。遊客來此 旅遊 都是戀戀不舍,連連稱贊!
上蔡縣轄8個鎮、14個鄉、4個街道辦事處:黃埠鎮、楊集鎮、洙湖鎮、黨店鎮、塔橋鎮、朱裏鎮、華陂鎮、東洪鎮,大路李鄉、無量寺鄉、邵店鄉、五龍鄉、楊屯鄉、和店鄉、蔡溝鄉、齊海鄉、崇禮鄉、韓寨鄉、東岸鄉、小嶽寺鄉、西洪鄉、百尺鄉,蔡都辦事處、蘆崗辦事處、重陽辦事處、臥龍辦事處。每壹個鄉鎮都有自己的獨特的產業,比如說楊集的鐵鍋、毛筆;塔橋的豬蹄;邵店的生姜以及黃埠的黃麻等等。這些產業壹起促進了上蔡的發展。
上蔡縣境內交通便利,京珠高速公路穿境而過,縣城西距京廣鐵路、107國道26公裏,東距106國道40公裏,北依漯(河)蚌(埠)鐵路55公裏, 開龔公路、高蘭路、商桐路、吳黃路4條省級公路縱貫全境,縣鄉公路四通八達,鄉鄉公路交織成網,全縣有柏油路面630多公裏。從上蔡縣通往北京、上海、寧波、廣州等大城市都比較方便!現在上蔡縣境內各村莊都實現了村村通,來回都比較快捷。
上蔡縣文化底蘊豐富,名勝古跡遍布。在這裏妳會感受到什麽是古老遺跡的味道。同時文化豐富的上蔡壹直在敞開大門等待妳的到來,相信上蔡縣會給妳帶來深刻的印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