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甄嬛傳》裏的鵝梨帳中香是什麽?

《甄嬛傳》裏的鵝梨帳中香是什麽?

大家在看《甄嬛傳》的時候,都會被裏面跌宕起伏的劇情所吸引,劇情裏面宮鬥妳來我往,十分耗費腦細胞,如果稍微有壹絲註意力不集中,可能就會看不懂接下來的劇情進展了。

大家都知道,在電視劇裏面,安陵容的人設是壹個調香高手,她的調香技術不僅為她本人加分,而且也對劇情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她不僅會用調香來爭寵,還會用調香來謀害他人。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在電視劇情出場的幾種香料中,有壹種叫做“鵝梨帳中香”的香料,因為它奇特的名字,引起了人們的註意。

那麽這個鵝梨帳中香到底是什麽東西呢?

首先我們要將它分為兩部分來理解,第壹部分為“帳中香。”要說古代的講究人,會在臥室門裏掛上壹層紗幔,然後呢,在這帳中點的香,就叫帳中香。點上香料陶冶情操,增加壹些生活情趣,活的精致壹些。

那個時候香料的原理和用途與我們現在使用的香薰差不多,都是為了去除異味或者提升生活品質。但是古代的香料都是使用天然的材料制作而成的,並不像我們如今的香薰壹樣,會加入壹些化學藥劑,雖然在化學成分的驅使下,出現了很多種類不同的氣味,但是相比起來也少了很多自然的風味。

那麽最初發明“鵝梨帳中香”的人是誰呢?相信大家都對這個人有所耳聞,他就是皇帝中的“文藝青年”:南唐後主李煜,他制成的鵝梨帳中香也被人稱為“江南後主帳中香”。

這個人十分傳奇,做的所有工作中,除了皇帝沒當好,在其他領域都得心應手,取得了不小的成就,這樣的人和宋徽宗真是天造地設的壹對。相傳李煜制香的契機是因為他和他的夫人周娥皇,夫妻恩愛,比翼雙飛,所以希望制香來增加壹些生活趣味。不過有人說是鵝梨帳中香是大周後周娥皇所作,也有人持反對意見,說是小周後周女英所作,直到現在,到底“香出誰手”已經無從考證了。

為了增加生活中精致的小細節,他們便希望可以改良原先使用的帳中香,曾經他們使用的香料氣味甜膩,在宴會或者平日工作使用還好,可是若是放在臥室中,便有些太過香甜,有點齁嗓子,讓人無法入睡,於是他們便希望可以制造壹款香味清新淡雅的香料,以便入眠,於是夫妻兩人便放棄了傳統使用的香料,轉而把目光投在了梨的身上。

梨這種水果對人可算是好處多多,在古籍中曾經評價梨為“百果之宗”,相信大家在平常也喝過父母煮的梨湯,味道清甜淡雅,正符合他們苦苦尋找的“淡雅之香”,於是夫妻兩人壹合計,開整!李煜此人將梨的頂部削掉,然後中心的核挖空,把梨做成壹個小小的容器,然後將沈香粉、檀香粉按比例加入,再蓋上頂部。

放在壹起加熱,然後在陰涼處放幹,如此反復幾次,等到重復到第三次的時候,李煜終於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這樣就是鵝梨帳中香的大概做法。

目前流傳在現代的鵝梨帳中香的配方有很多種,基本原理大同小異,將沈香和鵝梨放在火上壹起加熱,讓鵝梨清甜的汁水浸入香料中,這樣就會改善原有沈香或者麝香的味道,收獲與傳統香料不壹樣的獨特香氣。

後來鵝梨這種原料還在香料制作中被經常使用,比如香類書籍中記載的小龍涎香等,就使用了鵝梨,在《甄嬛傳》中也提到了這種龍涎香。而且鵝梨用途廣泛,還有壹定的藥用價值,所以在藥物中也有所使用。在蘇軾的《與歐陽知晦四首》中就提到了用鵝梨入藥:

“合藥須鵝梨,嶺外固無有,但得凡梨梢佳者,亦可用”。

人們都對沒接觸過的奇特事物帶著向往與好奇。越是記載的神乎其神,就越可以吸引人的好奇心。經過了這麽多的渲染,相信有很多人已經躍躍欲試,希望可以還原這種神奇的香料。制作所需要的普通常用的沈香和檀香我們都可以依靠萬能的網購,但是這種鵝梨到底在哪裏找到呢?梨的選擇是這種香料的靈魂,但是就算是現在常見的梨,又如何能保證可以和千年以前梨樹的品種和味道相同呢?李煜在制作的過程中使用的梨又是什麽品種的梨呢?

根據考證,古時候的鵝梨為榅桲,即新疆木梨。大家都知道新疆是個好地方,因為晝夜溫差大,所以水果的糖分比其他地方高,味道也格外甜美,所以木梨的味道也十分香甜。明代古籍《普濟方》曾記載:

“以榅桲實初熟時,置衣笥中,其氣芬馥。”

意思就是在這種新疆木梨剛剛成熟的時候,放在衣服中,它的氣味十分芬芳。這種新疆木梨不僅香氣很濃郁,而且因為它的糖分高,所以果肉的粘度也很高,不需要粘粉就可以直接用手搓成香丸。就算不加以特殊加工,在平常隨手搓兩顆“香丸”裝在衣服裏,也可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