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社會的構成是什麽?大神們,救命

社會的構成是什麽?大神們,救命

“社會”是我們經常遇到的壹個詞,但越是常見的概念,越不容易解釋。《現代漢語詞典》說:“社會是指由壹定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組成的整體。”這種說法是“迂腐”的。在這方面,恐怕普通人還是不太容易理解。在普通人眼裏,社會不就是我們每天看到的嗎?老百姓的理解還是有道理的。社會,首先是由人組成的,單個人不可能是社會。如果說“中國社會”,那麽這個社會是極其大的。目前,中國社會是壹個由13億多人組成的龐大人口社會。但是,僅僅談論人並不能涵蓋社會的全部意義。這壹群人也必然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並形成特定的經濟、政治、文化關系。中國社會有13億多人,包括農民、工人、工程師、記者、教授等等。例如,我們可能不認識某個特定的農民,但我們吃的蔬菜可能是他種的。再比如,我們住的大樓可能是某施工隊的工人建的,我們用的電器產品可能是某工程師設計的,我們津津有味地看著報紙上的報道,它可能是記者寫的,我們的大學孩子可能在聽某教授的課。可見,社會中的所有人都是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直接或間接地相互聯系的。所謂社會,是指形成了特定關系的所有這些人的整體。說到社會,有壹點是不能忽視的。即中國古代雖然有“社”和“社”兩個字,而且“社”字在壹些古籍中也是壹起使用的,但其含義與上面解釋的社會是不同的。我們今天說的社會,是近代日本學者在翻譯西班牙語“社會”壹詞時,翻譯成兩個漢字“社會”。後來,在中國留學的日本學者將這壹概念引入漢語。可見,今天漢語中的社會概念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形成的,而不是中國古代所說的社會。這幾年有壹個和社會有關的說法,大家都很認同。那就是“和諧社會”。和諧是我們的理想。但是,我們每天看到的、生活的社會,有時是和諧的,但也偶爾有不和諧的。例如,購房者抱怨他們花了很多錢買的房子有嚴重的質量問題;同壹個小區的居民,有人喜歡養狗,有人不喜歡狗,不喜歡狗的人抱怨養狗的人破壞了小區的衛生。這不和諧。再比如,牛奶“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後,整個社會都極為震驚,甚至壹度引發了很多居民對食品安全的恐慌。當然,這樣的社會也有不和諧的地方。正是為了推進“和諧社會”的建設,黨中央專門針對和諧社會的建設出臺了文件,黨的十七大報告也專門用了重要的壹部分論述“社會建設”。下面,我們簡單回顧壹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是如何從抓經濟建設壹步步強調社會建設的?看國家政策和政治理論中“社會”的含義。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提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國家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那麽,當時有沒有社會建設?應該說,即使在改革開放初期,社會建設也是受到重視的。當時使用的概念叫做“社會發展”。20世紀80年代初,在制定第六個五年計劃時,首次提出了“社會發展”的概念。此後,中國的“五年計劃”改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現稱“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而以前的“五年計劃”稱為“國民經濟發展計劃”。經濟和社會在名稱上的並列,不代表這裏的社會和上面說的社會或者字典裏定義的社會不壹樣?沒錯,這裏的社會是有特定含義的,不包括經濟,哪怕是為了區別於經濟。此後,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中,除了經濟和政治目標之外,還提出了“更加和諧的社會”的目標。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社會建設”,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列為新時期黨提出的四大建設。在這裏,社會不僅不同於經濟,更不同於政治和文化。對此,讀者會有疑問:文章開頭不是說社會是壹切經濟關系、政治關系、文化關系的整體嗎?這裏的社會如何與經濟、政治、文化區分開來?其實這也不難理解。社會這個概念有三層含義,即社會可以分為小社會、中社會、大社會三個概念。在某種程度上,這三個概念具有中國特色。這並不是說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直接使用“小社會”、“中社會”、“大社會”三重概念,而是說人們(包括壹些重要文獻)在使用這壹概念時,存在“小社會”、“中社會”、“大社會”三個層次。首先是“小社會”。“小社會”屬於狹義社會,即區別於經濟和政治的社會。“小社會”這壹概念的應用,曾經在中國各級政府部門非常普遍。傳統上,我國政府有關部門,尤其是統計部門提到“社會事業”時,對象是很明確的。這意味著科技、教育、文化、衛生和體育。從1981開始的中國第六個“五年計劃”,也把科教文衛體計劃作為“社會發展計劃”的內容。國家統計局曾經成立過社會統計司,其統計指標和數據也參考了科教文衛體。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小社會”的概念已經不那麽流行了。其次,是“大社會”。“大社會”是本文開頭解釋的社會概念。它是社會關系的總體概念,包括人類社會的壹切關系。這個社會不同於自然,也不同於人類社會之前的世界。這個概念經常被理論家使用。馬克思曾經指出,所謂社會是壹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他還說:生產關系總是加起來形成所謂的社會。馬克思所說的顯然屬於“大社會”的概念。最後是壹個“中間社會”。“中間社會”其實是“小社會”的壹個擴展概念,在概念範疇上也屬於狹義社會。“中間社會”更適合今天所說的“社會建設”的內容。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在“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部分,提到了六個方面,即教育、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和社會管理。在去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溫總理在社會建設和保障民生的標題下提到了七個方面的建設:教育、衛生、人口和計劃生育、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和住房保障。可見,“中間社會”的概念是具體的,並不是包羅萬象的“大社會”。同時,“中間社會”的概念比“小社會”更大,包含的內容更多,使用起來也更靈活。目前,我們所說的“社會建設”的突出內容是與民生相關的各種社會因素。除了以上列舉,還可以包括:社區建設、社會組織建設、社會階級關系、治安和公共秩序,等等。在中國,社會這個概念的含義是不斷變化的,特別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實踐,不斷賦予社會和社會建設新的內容。這種變化說明了我們社會的發展進步,也說明了我們的發展觀更加全面。經濟發展很重要,社會發展和社會建設越來越重要。因此,談論“什麽是社會”不僅僅是壹種學術理解,不僅僅是壹種學術意義上的理解,而是通過壹種方式告訴大家,理解什麽是社會在政策制定上具有參考意義,在推動國家建設上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與千千數百萬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